黃軍輝
(西林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 廣西百色 533000)
柑橘產業在我國的多個地區是重要的支柱型產業,不僅為種植戶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于水果的需求。在柑橘的栽培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研究中,應加強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的掌握,保證良好的柑橘生產質量和綜合產量,在保障種植戶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助力柑橘種植業未來的長足發展,并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
柑橘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是柑橘種植業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作為中國現代農業中的主導產業之一,柑橘種植業不僅能夠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還能夠使地方的經濟發展得到更進一步的探索,提升地方的經濟水平,促進柑橘產業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的不斷提高。目前在我國多個地區,柑橘產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柑橘的種植業當中,越來越多的年輕勞動力留在了農村地區,也有越來越多的果農參與到了柑橘種植業中,擴大了柑橘產業的生產種植規模。為了實現對地區支柱產業的大力支持,應加強對柑橘質量、產量和最終經濟效益的關注,結合柑橘栽培管理中的不足,加強對柑橘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的嚴格管控,提高柑橘苗木質量,做好對柑橘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保證柑橘栽培管理中技術的有效性和對病蟲害的合理防治,提高柑橘的生產質量和總產量,為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提供切實的保障,使柑橘產業能夠增強發展實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向著未來更長遠的方向實現可持續的探索與發展。加強柑橘栽培管理,強化技術要點,做好對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證柑橘產業未來良好發展的重要舉措[1]。
在柑橘栽培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對技術要點的掌握,首先做好源頭上的質量管控工作,高品質的柑橘苗木會直接影響后續的柑橘種植質量、產量和生產效益,從選擇高品質的苗木著手,為后續的柑橘栽培做好基礎準備。在種植柑橘的具體過程中,加強對苗木源頭質量的管控,選擇苗木時應選擇無病毒的容器苗,因為和普通的苗木相比,在無病毒容器方式下培育出來的苗木植株具備多重優勢。此類植株根系發達,種植之后能夠快速成活,并且不存在病蟲害隱患,大大降低了后續的柑橘樹病蟲害問題發生概率,能夠在短時間內良好地生長,在一定時間內就能夠到達柑橘的結果期,提高了柑橘種植的質量和總產量。無病毒容器苗還為合理選擇栽培時間提供了便利條件。通常種植柑橘是以每年的9-10月或2-3月為最佳時期,栽培時間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無病毒容器苗發揮了有效作用,可以使栽培時間限制問題得到有效改善。近些年我國南方地區以春季為主要的柑橘栽培季節,由于受到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導致柑橘栽植的靈活度降低,通過應用無病毒容器苗木能夠使栽培時間更靈活,以隨起隨栽為原則,將栽培時間控制在3-9月份期間,縮短了緩苗期,使苗木栽植的效率有所提升,通過快速成果的方式,使柑橘能夠更好地生長,提高經濟收益[2]。
在柑橘的栽培管理工作中,應做好對濕度的有效管控。柑橘具有喜光的特征,同時也能夠生長在陰涼地帶,但對于外界的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耐嚴寒能力不足,在外界溫度處于15~30 ℃時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當逐漸進入開花結果期之后,柑橘對于溫度和濕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據對當地氣候環境、溫度、濕度條件的分析,栽培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柑橘生長濕度、溫度條件的高度重視,保證柑橘的生長發育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應對當地的柑橘栽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調控,同時避免柑橘在生長過程中對周圍其他植物的生長形成干擾,選擇合適的種植規劃園地,遠離居民區、礦區,為柑橘的栽培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3]。
土壤因素是決定柑橘栽培管理質量的要素之一。柑橘在實際的種植和生長過程中,在溫度、濕度合理的基礎之上,對土壤的鹽分含量、肥沃程度、酸堿度等各個方面也有著嚴格的要求。柑橘的栽培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柑橘所需土壤條件的了解,選擇pH 為5.5~6.5 的土壤環境進行柑橘的種植活動,并且保證土壤層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在種植柑橘的過程中,對種植地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應選擇合適的種植園地,保證土壤柑橘的符合種植需求,做好種植地的處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柑橘生長環境。通常情況下,在種植的兩個月前就要進行土壤的翻耕工作,翻土過程中將樹根、碎石、雜草清理干凈,保證土壤在經過充分暴曬之后,施入充足的基肥。根據對土壤肥力的分析,將一定量的基肥施入后,添加適量磷酸鈣,經過充分攪拌,做好回填壓實工作,壓實之后的種植地土壤要高出地面10~15 cm[4]。
在柑橘的栽培管理中,整個花期會出現大面積的落花落果現象,柑橘開花量大,可出現兩次甚至以上的落花落果問題,因此做好保花保果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花謝之后的第二周和結果后的6月份左右,是大面積落花落果的高發時節,此時應將沒有正常受精的花梗及時清除。若有些植株的落果現象較為嚴重,應將一定濃度植物生長激素施用到植株上。每年進入6月份之后,對于柑橘的落果情況要進行嚴格控制,因為此時柑橘的果實基本上已經生長完成,若是落果量過大,會使柑橘的產量受到不利影響。為加強柑橘的保花保果效果,需要在春夏季節就進行枝條的修剪工作,將多余的枝條清除,保證柑橘能獲得充足的養分供給,進入五六月份之后,為了避免光照過多、干旱等對柑橘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引起落果,需要保證田間良好的濕度,做好灌溉工作,根據對柑橘園土壤情況的分析,合理控制灌溉量、灌溉頻率。同時保證通風良好,果樹有充足的光照,雨季時期則要及時進行排水工作,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避免發生落花落果的現象。
防凍保溫是柑橘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因為柑橘有著抗寒能力差的特點,尤其是在冬季來臨之前,更需要栽培管理人員做好準備工作,營造良好的柑橘生長環境,增強柑橘果樹的抗寒能力。為了避免冬季溫度過低而出現果樹根系和樹干的凍害問題,應在土壤結凍之前灌溉一次,進入冬季之后,將石灰漿涂刷在樹冠上,做好驅蟲保暖工作。為了增強防寒保溫的有效性,還可以將農用地膜覆蓋在樹根底部,增強柑橘樹的防凍能力,提高保溫效果,保證良好的柑橘栽培質量和產量[5]。
病蟲害在柑橘的種植過程中十分常見,例如蚜蟲、粉虱類害蟲,以及炭疽病等,病蟲害的侵襲是柑橘生長中無法完全避免的。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會導致柑橘的質量、產量均有所下降,對種植戶的經濟收益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針對柑橘的病蟲害防治,應加強實施管控措施,提高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保證柑橘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以綠色植保為原則,做好預防和綜合防治。首先對于日常的栽培管理,應加強管控力度,做好大致修剪工作,使樹枝的通風條件、透光性得到有效的改善,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柑橘樹能夠健康地生長,同時將枯枝病葉及時清除,降低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以常見的炭疽病為例,它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問題,針對此類疾病進行預防,要加強對柑橘樹的枝葉護理,將患病枝葉及時剪除清理掉,遠離患病果實,避免發生二次侵染的問題,配合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使柑橘樹的抗病能力能夠得到增強,保證柑橘樹的水分、營養充足,做好灌溉和施肥措施[6]。
以科學防控病蟲害為原則,創建病蟲害天敵生存的有利環境,使病蟲害的天敵能夠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抗擊病蟲害的侵襲。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相關措施,可降低害蟲的發生概率,例如蚜蟲、粉虱類的害蟲等,具有較強的趨光性特征,可以將黃色的粘蟲板懸掛在柑橘園中,防止害蟲靠近。還可以將殺蟲燈懸掛在柑橘園中,以頻振式的殺蟲燈為最佳,可以通過對遠距離燈、近距離燈進行調控,將害蟲殺滅。為了控制蝸牛的種群數量,可以通過在柑橘園內放養麻鴨的方式,做好有效管控。合理地施用農藥能夠使病害問題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但是要保證使用農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選擇質量標準符合要求的化學藥劑,控制好化學藥劑的使用量,以低毒、低殘留的藥劑為最佳,在保證藥劑有效性的同時,避免其對食品安全造成隱患。生物農藥則要結合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時間以及柑橘樹的生長規律進行合理選用,選擇最佳的防治時期進行生物農藥的噴殺活動,促進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保證良好的柑橘栽培質量[7]。
綜上所述,針對柑橘的栽培管理工作應加強對管理技術要點的掌握,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柑橘良好的生長狀態,降低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結合實際的柑橘種植情況,改善柑橘樹的生長狀況,提高柑橘產業的種植水平,加強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深入探索,對柑橘栽培管理技術多加重視,提高柑橘栽培的綜合成效,推動柑橘產業更進一步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