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 廣西柳州 545001)
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造紙行業、建筑行業以及裝修行業等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市場對木材有更大的需求量,尤其是對大徑級木材需求更高,亟待通過多種措施提升木材的供應量。桉樹作為一種生長速度較快的樹種,具有培育大徑材的獨特優勢,通常其大徑材只用10~12 a 左右就能夠成材,且病蟲害較少。與此同時,桉樹大徑材結構較為緊密、材質密度大,更為堅實耐用,經濟價值和使用價值都較高,所以研究桉樹大徑材培育具有較大的實踐性意義[1-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國家對木材需求量不斷增加,加之資源需求結構的變革,大徑材培育得到了很多人員的重視。現有情況下,我國很多地區都開始大力發展桉樹人工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木材供應量,但是依然無法滿足社會需求。且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有效開展,使大徑材市場缺口更大,為了彌補缺口,我國不得不擴大進口鋸材、原木的規模。很多木材出口國為了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制定了大徑材出口有關的限制措施,并提高了出口價格,因此,一味地依靠進口木材緩解國內木材市場缺陷顯然已經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逐漸加大了對桉樹人工林培育的力度。速豐林作為國家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之一,當前發展速度不斷提升,桉樹速豐林的面積也出現了較大的增長,然而速豐林存在注重小徑材培育、品種單一等問題,導致森林資源低齡化發展,進一步增加木材市場供求矛盾。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我國多地開始加強桉樹大徑材培育,制定了科學的大徑材培育規范。
(1)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桉樹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并且產量較高,對其進行大面積種植能夠推動國家綠化面積擴大以及森林覆蓋率的提高,還能夠推動當地氣候的改善和優化,對于生態平衡十分有利。
(2)提升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種植桉樹的時候需要投入苗木、間伐、施肥、種植等方面的費用,一般每667 m2所投入的費用在1 500 元左右,而大徑材年均生長量基本為2.5 m3,依據輪伐期10 a 計算,大徑材有25 m3的蓄積量,其售價為800 元/m3,這就可知其產出價值要比成本投入高很多,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當前在我國市場對大徑材需求不斷提升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造林大戶開始注重大徑材培育,降低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推動了國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保障木材安全。以往狀況下,我國大徑材木材主要是依靠進口,與很多國家之間有密切的木材來往關系,對國外木材市場有較高的依賴性,這樣在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資源戰略方面的糾紛,不利于我國木材安全。而有效培育桉樹大徑材,能夠減少我國對外進口木材的依賴性,從而保障我國木材安全。
在桉樹大徑材培育中,施肥是最為基礎的工作,合理施肥能夠改善林木生長的環境,使土壤肥力得到提升,為桉樹更快速高效地生長起到較大的作用。在實際運行中,一般林場較為關注桉樹的樹高情況和胸徑情況,因此在選擇施肥技術方法的時候也要關注這些內容,經過實踐總結可知,氮磷肥和氮肥具有較好的施肥效果,尤其是在幼林時期,應當提升對氮肥的關注度,并適當施加磷肥。將單株桉樹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要想確保其快速生長,通常應當施肥尿素200 g,加磷酸鈣100 g,在桉樹生長到4~5月時進行追肥,一顆桉樹最佳的追肥量為磷肥60 g、氮肥160 g,將氮磷肥比例保持在2.67:1 左右。在這種施肥技術方法之下,桉樹大徑材會達到92.5%以上的材積增長率,且可以將其經濟效益提升至80%。
桉樹大徑材立地條件與桉樹紙漿材立地條件不同,雙方之間有較大的區別,應當結合具體情況科學選擇土地。就大徑材桉樹來看,在立地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擇厚土層地帶,避免所選擇的地方土壤結構過于緊密,如此才能夠推動大徑材桉樹的快速生長。由于林場培育大徑材桉樹的過程較為復雜,而立地是重要的限制因子,如果立地指數較低,那么就不能更好地推動桉樹林分密度調整,影響其生長,要盡量在培育的過程中提高立地指數,使其生長量得到增加。還可以通過強力施肥、混交針闊樹、混交豆科喬灌木等途徑,推動林木樹勢、抗蟲力的提升,最終取得更為良好的立地控制效果[3-4]。
在大徑材桉樹培育過程中,苗木選育是尤為關鍵的部分,所選擇的苗木質量,會直接關系到林木成活率、生長穩定性以及生長速度等,所以必須增加對苗木選育的重視度。要在詳細分析種植區域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確定是否培育大徑材桉樹,如對種植地區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等進行分析,明確其是否能夠滿足大徑材桉樹的生長要求。我國海南地區、廣西地區以及廣東地區氣溫一般較高,且雨水充足,廣西是我國首個從澳大利亞引進桉樹品種并開展無性繁殖的地區。在培育大徑材桉樹的時候,可以選擇大花序桉家系GEC 系列與東門尾巨桉DH32 -29。在科學選育和無性繁殖中培育高質量的無性系種苗。在引進種苗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原產地桉樹優良的種苗。
通過有效選擇間伐技術對大徑材桉樹的林分密度進行調整,改善林分透光以及通風條件,并且對林分結構進行有效調整,使大花序桉林木直徑生長更高效。在調整林分的時候,一般要進行6 次間伐,并控制其密度為100 株/hm2,平均胸徑保持在60 cm 左右。為了促進大花序桉整體培育水平的提高,還要關注并增加林分平均單株生物量,以便更好地促進個體林木持續高效生長。
在大徑材桉樹培育過程中,多節是較為常見的問題。節子會擾亂木材構造,影響構造的均勻,導致木材出現纖維傾斜的問題,最終對木材的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此外,高度節子還會增加鋸刨的加工難度,加大死節板材的概率。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應當不斷優化和完善修剪修枝技術,使樹干更為圓滿。要對活枝進行修剪,在樹干的上部樹冠附近區域增加生長直徑。還要調整樹冠樹枝的切口,使切口上方樹干有更大的生長量,并適當對切口下部樹干生長量進行控制,使整體樹干更為圓滿。
不管是對于國家林木行業發展而言,還是對于生態環境保護而言,培育桉樹大徑材都具有較大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應當加大對桉樹大徑材培育的力度,并通過科學選擇技術提升大徑材桉樹培育的有效性。具體來看,在培育的過程中可以做好如下措施。
要對上述培育技術進行有效運用,通過各項技術的運用使培育工作更為科學。在選擇種苗的時候,盡量選用一級種苗,且根據細胞全能性特征以及技術手段等,運用無性繁殖方式對培育條件進行優化。還要注重培育環境的選擇,根據桉樹生長需要對培育環境進行優化,通過人工整地法、機械整地法、穴墾整地法等對土壤條件進行改善,促進桉樹的健康生長。此外,在培育過程中還要做好觀察,及時將發育不良的植株砍伐掉,避免其搶占其他高質量植株的養分,達到二次造林的目的。
在大徑材桉樹培育中,氣候因素也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如年降雨量會對桉樹的樹高情況、胸材情況等帶來十分明顯的影響。桉樹是喜溫喜光樹種,如果種植區域一年中陰雨天氣較多,并且溫度不高,那么就不利于大徑材桉樹的培育。所以要盡量選擇在溫度相對較高、光照較為充足的區域培育大徑材桉樹。這里以廣西東門林場為案例進行分析,該地區年平均氣溫高于19 ℃,空氣濕度高于80%,每年基本有250~300 d 的無霜期,且降雨較多,每年降雨量高于1 900 mm,這種氣候條件對于大徑材桉樹的生長十分有利。在冬天,該林場會系統評估大花序桉的凍害指數,并在選擇苗木的時候選用耐寒品種,如巨尾桉、柳桉、巨桉等。其他地區在種植大徑材桉樹的時候,也要對地區的氣候條件進行分析,明確是否符合桉樹生長需要,并結合具體的氣候狀況采用科學的管理措施。
隨著桉樹大徑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我國對這一樹種的培育也更為注重,很多地區都加大了培育力度。雖然桉樹大徑材培育并不是十分煩瑣,但在培育中也存在較多的流程和注意事項,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才能夠提升培育的效果。而當前我國桉樹大徑材培育有關的專業化人才并不多,難以滿足市場發展需要,所以政府應當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建設,如可以通過鼓勵高校開展有關的專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國家輸送更多的桉樹大徑材培育專家,也可以鼓勵科研院所等提高研究水平,優化桉樹大徑材培育過程等。相關的林場也要注重專業技術培訓,定期對自身的技術人員進行教育,灌輸新的知識和技能[5]。
桉樹大徑材培育關系到我國林木市場的發展,影響著我國裝修行業、建筑行業等多行業的發展,但是當前由于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我國桉樹大徑材培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提升培育的有效性。文章結合桉樹大徑材培育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培育技術,并提出一系列培育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