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環縣木缽鎮中心小學 趙聰慧
作為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能夠綜合利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全面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由于部分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加強小學數學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阻礙了學生的個人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解題策略。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難以全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實現解決數學問題多樣化,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全面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加強多樣化的解題教學,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保障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更加高效穩定地開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為了實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實現解題方法的多樣化。例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中,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且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課前導入: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這幾道題有同學能解出來嗎?
146×7= 245×4= 108×5= 113×2= 123×5=
(1)課件出示教材上的習題,讓學生思考;
(2)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集體交流;
(3)大家一起回顧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
(4)1 架飛機可以載客280 人,3 架這樣的飛機可以載客多少人?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綜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通過任務驅動型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自主解題的能力。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教學演示,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能夠正確辨認并區分這些圖形,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概念。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數一數、做一做、比一比、涂一涂,幫助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1)今天老師給了你們許多紙,你能找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嗎?我請一個小朋友幫我找。(找紙并貼上黑板,課前導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2)現在分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找出長方形長的特征和角的特征,并把結果填在報告里,有困難的小組可以找書幫忙。(教師巡視指導)
(3)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后,小組代表向全班小朋友匯報討論結果。誰還有不同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4)長方形長的邊叫什么?短的邊叫什么?(教師板書)
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加強教學設計,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學習情境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樣化的解題方法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和領悟,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有效的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的天數,教師要加強教學情境創設,讓學生積極討論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將自己所知道的內容有效地表達出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年歷填表格,使用拳頭記憶法、歌闕法、游戲鞏固法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為了增強學生學習過程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式,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加強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