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香岑 陳汐 劉鳳俠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
摘要:文章立足于高校圖書館深化學科服務的探索與實踐,指出了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豐富學科服務內容、深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成立學科服務聯盟、提供數據支持服務、注重學科服務成果推廣等深化學科服務的舉措。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10-0060-03
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依托高校學科開展的個性化信息服務[1]。相關文獻記載,學科服務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學科館員制度;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建立了學科館員制度,成立了學科館員小組,標志著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開始[2]。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作為一種先進的辦館理念和全新的服務模式,已持續開展了20余年,在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助力高校教學科研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3]。隨著數智化時代的到來及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深入,學術信息交流環境、科研生態環境不斷發生變化,用戶對高校圖書館深層次、精準化、前瞻性的學科服務需求增多,促使高校圖書館不斷調整、創新學科服務模式,努力構建一體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學科服務體系,推動學科服務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4]。
1高校圖書館深化學科服務的必然性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知識服務中心,應緊緊圍繞和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調整服務思路,依托特色館藏資源和多學科背景的人才隊伍,通過提高學科服務能力、拓寬服務路徑,實現學科服務的轉型發展,支持高校的“雙一流”建設。
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的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分別以“學科服務”“學科分析”邏輯與“高校圖書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將結果限制在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范圍內,共檢索出194篇相關文獻,通過對檢索結果的可視化分析與掃描,發現相關研究的高頻關鍵詞有“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雙一流”“學科館員”“學科服務平臺”“學科服務模式”“學科館員隊伍”等。例如,婁冰在《“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一文中,通過調查與分析42家“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現狀,提出了學科服務存在服務方式重疊、服務內容深度不足等問題[5];陸穎等人在《面向科研數據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一文中剖析了我國高校圖書館基于科研數據管理的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策略[6];唐淑香在《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調研及思考》一文中通過調查研究及綜合計量分析,總結了湖南省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現狀,指出學科服務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方向[7];常飛在《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與智庫協同創新機理研究》一文中探索構建了學科服務與智庫建設融合發展的模型,提出了學科服務與智庫協同創新的發展策略[8];張海梅在《“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探析》一文中研究了學科館員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提升學科館員能力的對策建議[9];邱葵在《美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與學科服務》一文中梳理了美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入職要求及嵌入式學科服務開展情況,探討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時應關注的核心問題[10]。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在學科態勢、學科熱點、專利導航、成果轉化、科研評價等方面都需要客觀數據的支撐,因此,高校圖書館深化學科服務勢在必行[11]。高校圖書館應基于豐富的信息數據資源及精準化、專業化的學科服務,通過多維度、多指標分析及對科研數據的跟蹤,全面提升高校的科研實力與學術影響力,為高校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信息支撐。
2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
2.1學科服務內容缺乏創新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內容主要有信息咨詢、課題查新及論文收錄證明等,學科服務內容缺乏創新,服務方式單一。雖然部分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專利查新、知識產權評議等服務,但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短時間內難以推廣普及。
2.2學科服務工作強度較大
近年來,學科服務越來越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重視,相較于其他業務工作,學科服務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人員都難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務,并逐漸失去工作積極性,導致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流于形式[12]。
2.3專業化、職業化的學科服務人才稀缺
學科服務涉及的知識面較大、知識點較多,是一項要求高、難度大的創新服務,高校圖書館需要了解各專業知識及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數據信息挖掘與分析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開展該項業務[13]。但是,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館員知識結構不合理、老齡化、職稱晉升困難、待遇水平較低等問題,難以吸引和留住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2.4缺乏學科服務評價制度
科學合理的服務評價機制是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持續開展的保障。筆者查閱相關統計資料得知,我國很多高校圖書館仍沒有建立健全學科服務評價制度,無法公正評估學科館員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更無法實行相應的獎懲制度,不同工作崗位的館員同酬不同工,勢必會消減學科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學科服務質量的提升[14-15]。
3深化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舉措
3.1豐富學科服務內容
高校圖書館應深入挖掘館藏文化資源,豐富學科服務內容,及時主動地了解和滿足科研型教師的資源需求。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遵從校內“雙一流”發展戰略,不斷豐富學科服務內容,如:分析各高校的排行榜指標,發布《大學排名數據分析簡報》,為校內管理人員提供決策信息支持服務;利用ESI、InCites數據庫掌握各高校的ESI優勢學科、ESI潛力學科的分布情況,開展高水平學科分析服務等。
3.2開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近年來,高校知識產權的創造和轉化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對于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多[16]。由于各高校對知識產權的關注度、重視度、投入力度不同,各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差異較大。但是,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仍處于理論探索和起步階段,難以滿足高校、企業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高校圖書館應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組織館員參加相關的培訓活動,學習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組建專業團隊為教師提供專利申報查新服務,助力高校的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
3.3成立學科服務聯盟
由于學科服務的復雜性,高校圖書館自身很難保證學科服務長期、高質量地開展,這就需要高校各部門的協同合作,組建優秀的服務團隊,明確學科服務目標并付諸行動。高校圖書館可與高校的職能部門深入合作,成立學科服務聯盟,吸納專業教師、資深教授、數據處理人員等專業人才,保證學科分析工作的持續性和精準性。
3.4提供數據支持服務
高校圖書館應依托館藏數據資源和多學科人才優勢,不斷擴展學科服務領域,積極參與高校科研人員年度績效考核、職稱評審等工作,與高校職能部門精準對接,并提供可視化的數據展示。另外,高校圖書館可通過整合相關數據,構建全鏈條、多元化的學科知識服務體系,創新開展“數據支持+知識服務”模式的學科服務。
3.5注重學科服務成果推廣
宣傳學科分析成果是提升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影響力的重要舉措[17]。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采用網站宣傳、微信推送等方式多維度、立體化地宣傳其學科分析成果,擴大了學術影響力,提升了在校內的學術地位。
參考文獻:
[1]周欣.高校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工作實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24):144-146.
[2]吳利俊,辛繼賓,應峻.國內圖書館精準學科服務研究現狀和熱點分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2):121-127.
[3]馮云,馬凌云,孔繁秀.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內涵建設及服務質量提升之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56-59.
[4]徐健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7(2):55-58.
[5]婁冰.“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2):106-112.
[6]陸穎,胡佳琪,史繼強,等.面向科研數據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3):41-48.
[7]唐淑香.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調研及思考[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0(4):60-63,90.
[8]常飛.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與智庫協同創新機理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10):61-65.
[9]張海梅.“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97-101.
[10]邱葵.美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與學科服務[J].圖書館論壇,2016(12):13-23.
[11]張娜,劉全中.“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探索: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88-90,96.
[12]蔡迎春.高校圖書館“十四五”規劃發展環境掃描[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0(5):16-19.
[13]潘香岑,劉鳳俠.“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分析服務現狀調研與思考:基于全國80所高校的調研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9):33-37.
[14]王艾.學科服務的轉型與發展:高校圖書館助力“雙一流”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20(6):17-21.
[15]袁紅軍.“雙一流”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8(8):76-81.
[16]晁蓉,涂湘波,梁麗群.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內容調查與建設研究[J].情報探索,2021(4):96-104.
[17]蔣才武,笪舫芳,黃剛.“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科服務品牌建設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1(2):34-37.
(編校:馮耕)
作者簡介:潘香岑(1987—),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館員;
陳汐(1994—),沈陽農業大學附屬小學教師;劉鳳俠(1968—),沈陽農業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副館長。
本文系2020年度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基于第五輪教育部學科評估視域下的高校圖書館多維度知識服務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WSNQN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