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東樂中心小學 周文智
近年來,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備受教學工作者的關注,在小學階段實施這項新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整合語文課程內容,同時能為素質教育發展提供推動力。當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工作刻不容緩,對此,語文教師靈活踐行綜合性學習方法,使小學生實踐水平得到循序式提高,促進學生得以均衡發展。
所謂語文綜合性學習,指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學習狀態。在新課改視域下,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學習問題和生活問題,能有效鍛煉其實踐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屬于新學習方式,在教學資源整合、學習潛力挖掘、健全人格培養、實踐能力提高等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活動性、多樣性、探究性的特點。具體分析可知,在綜合性學習環境下,教師通常會利用多媒體設備打破教學的時空限制,并共享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語文活動課上自行設計活動方式,并完善自身知識體系,使其問題解決能力大幅提升。
組織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基于學生年齡、興趣愛好、語文基礎、學習能力來組織課內外、校內外、游戲化等多種學習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長此以往,小學生會在濃厚興趣的引導下自行組織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檢驗理論知識,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科對實踐性要求較高,基于此,教師會通過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新課程標準在組織趣味活動、策劃校園活動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故語文教師大力推廣綜合性學習模式,能讓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客觀認識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間的聯系,進而全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前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大,教師重視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方面,忽視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如果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方面的認識不夠全面,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將達不到預期要求,最終難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對小學生日后發展會起到制約作用。
多數語文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機械地傳授語文知識,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學習,久而久之,其語文思維會在不同程度受限,學生還會因語文學習索然無味而產生厭學情緒。從語文教學改革角度來看,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方式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是極為必要的,教師缺乏這樣的認識將會使綜合性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語文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發揮引導作用,教師綜合素質、專業能力直接影響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教育價值的挖掘較為片面,僅向學生提供教材資源,導致課程開發工作低效推進,難以滿足小學生學習知識、鍛煉實踐能力等需求。
語文教師應正確認識綜合性學習的價值,為學生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提供思想指導。在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期間,教師可以語文教材為出發點,圍繞教材內容介紹課文中心思想,然后為學生推薦相關閱讀資料,以此拓寬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為其實踐能力的拓展提供理論支持。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一課時,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時間組織“制紙”活動,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組,為組員布置材料準備、活動方案設計等任務,鼓勵組員根據課文內容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進而豐富其紙張制作體驗,并幫助他們深刻記憶課文內容。由于制紙活動較煩瑣且時間漫長,所以教師要保持耐心,讓學生在堅持中看到自身的點滴進步。
語文教師應帶領小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體驗別樣的學習感受,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通過實踐收獲所需。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課文后,教師可向學校爭取春游機會,使這一研學機會與綜合性學習相結合,進而豐富學生的春游體驗。春游前,教師可鼓勵學生搜集與鄉村相關的資料,以此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春游計劃。在進行農家生活體驗期間,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產勞動,讓勞動過后的學生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被濃厚鄉土氣息所感染,感受課文中描述的鄉下人家特有的風景。
此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師應多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以此豐富課程資源,并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由于語文教材中的個別學習情境不具備實踐條件,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圖片或播放視頻,讓學生模仿練習,借此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實踐水平得到循序式提高。
語文綜合性學習對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為進一步優化綜合性學習效果,教師應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學術研究時間,主動學習理論知識,以此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以便出色勝任語文教學工作,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提供正向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可為語文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方面提供培訓機會,并組織交流會、座談會,讓教師之間互相借鑒綜合性學習活動設計經驗,避免綜合性學習過程方式的不完善,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綜合性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能使小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收獲語文知識、鍛煉實踐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達到最佳狀態。在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改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素質等措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綜合型人才,為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