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學 潘龍
在問題驅動法下進行課程教學時,需要做好課堂問題的合理設計,才能夠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確保問題設置的合理,才能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從而實現預期的數學課程教學效果。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中,每一個問題都對應著數學知識點,而且問題和對應知識點的難度要隨著課堂內容的深入而逐漸遞增,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循序漸進中熟練掌握數學知識點,獲得良好的數學課程學習效果。通過問題的合理設計,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到數學課程中的積極性,對于后續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有積極意義。
“問題驅動”策略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到數學課程學習中,對于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這也是問題驅動法應用的作用之一。因此教師在拋出問題的過程中,還要求問題能夠具備一定的啟發和引導效果,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發散自己的思維。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過程,其實也就是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在不斷探究中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之外,還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
在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問題驅動策略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具體的“問題驅動”策略應用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問題的合理選擇,但是部分教師在問題準備過程中并沒有進行周全的考慮,想到什么就對學生提問什么,也就容易導致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得章法,也就難以驅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存在問題展示方式過于死板的情況,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問題的設置,導致學生對于問題存在一定的抗拒性,以致對課程內容也興趣缺乏,也就導致了問題驅動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很多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對現有的數學知識也無法進行有效了解,也就難以獲得預期的數學學習效果。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無法進行有效理解,思考問題的時間比較長,也就容易導致課堂進度拖沓的情況,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問題驅動法下進行初中物理數學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作為重要教學內容,并且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還存在解決能力過差的情況,長此以往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在“問題驅動”下進行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時,還需要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不斷的溝通與反思中,實現教學策略的不斷優化,這樣才能將“問題驅動”教學法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具體課程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還發現自己在應用“問題驅動”策略的過程中,往往難以獲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學生參與到該教學模式中的積極性不足。針對這一問題,也就需要教師能夠對自己的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復盤,并且要進行教學經驗的不斷總結,針對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這樣才能夠獲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確保“問題驅動”教學策略的實際應用效果。
在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問題驅動法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手段。問題驅動法的應用,能夠引導學生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滿足素質教育下的教學需求。比如在人教版的“命題、定理、證明”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先對命題、定理、證明三者的定義以及關聯性進行明確,隨后再結合實際生活場景提出問題。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先拋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命題、定理以及證明現象進行討論分析,隨后通過提問相關概念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后對這些問題進行積極探討,讓學生能夠明確這些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幫助學生進行該方面知識的深入了解。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應用問題驅動策略進行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打造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問題驅動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作為重要教學內容。比如,在進行“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兩個章節課程的教學時,為了獲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將這兩個章節的課程內容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借鑒一些優秀的“問題驅動”教學案例,將基礎知識的引入以及提出的相關問題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提升自己問題設置的合理性。但是在案例引入過程中,還需要因地制宜,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發散拓展問題的適當選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之間的區別和相似點進行觀察,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的導入。教師在此過程中還要循序漸進,在學生提出新的解決思路后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啟發,以充分發揮問題驅動法的教學價值。
在采用“問題驅動”教學策略進行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營造出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師生平等溝通的橋梁,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融入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讓“問題驅動”的教學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在進行“投影與視圖”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白問題驅動策略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在不斷的問題解決過程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在進行投影以及三視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演示或者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充分理解。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進行解答。此外教師在問題回答過程中,還需要最終將教學環節引入具體的教學內容中。最后還需要教師能夠加大和學生溝通的力度,結合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教學方案的修補優化,對“問題驅動”教學策略的應用進行完善,確保初中數學整體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驅動”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還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由于精心的設問引發學習興趣、激發思維、積極思考,從中獲得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滿足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還要提高對“問題驅動”教學策略的應用水平,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