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懷合
(平邑縣畜牧局流峪鎮畜牧獸醫站 山東臨沂 273309)
為了保證畜禽的健康,養殖戶需要對畜禽進行疫病的防控。但是現在很多地區因為經費不夠、器材有限,沒有辦法對畜禽進行嚴格的疫情防控,經常草草了事,甚至有的對于畜禽病癥找不出來原因,又沒有辦法治療,造成疫病在畜禽之間傳播感染。
當前,農民在生產各方面活動與市場經濟存在過度分離,已經成為直接影響實施畜禽疫病防控的主要障礙。例如:品種選育與其他市場經濟活動過度分離,缺乏市場監管,故意違反市場契約,故意披露或隱瞞,從而造成產銷信息分離,農民與普通市場主體、消費者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農民的產銷行為也得不到更好的市場監管。另外,由于目前我國畜禽疫病產品在進入國際經濟市場后沒有一個完善的風險追溯防控機制,且畜禽疫病防控風險的發生發展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客觀偶然性。在市場環境利益的因素驅使下,養殖戶往往會對畜禽疫病的有效防控存在僥幸心理,會通過研究采取盡量減少疫病防控環節來大幅降低生產經營活動成本。為躲避當地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督,降低其處理成本,養殖戶往往會刻意對各環節數據信息進行隱瞞,導致畜禽行業同行間的信息溝通交流和互動機會明顯減少,加上政府及監管部門組織開展的養殖戶疫病監測防控經費補貼等活動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繼而直接影響養殖戶疫病監測防控管理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現在的大多畜禽防疫機構由國家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畜牧業在不斷地擴大,養殖戶畜禽的數量越來越多,需要大量的防控疫病的器材,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往的資金已經不能夠支撐。疫病防控器材不夠,相關技術達不到,對疫病防控工作來說會造成不良影響,也會使防疫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畜禽健康成長。
我國現在有很多地區開始發展畜牧業,但是有很多養殖戶沒有接受這專業的培訓,而是通過老一輩人的養殖經驗,按照老一輩人講授的方法進行養殖,由于沒有學過專業的知識技能,在面對突發的疫病時,就不能做出正確的處理,從而造成損失。有一些人不能正確認識到疫病的危害,為了不讓自己造成太大損失,會將感染疫病的畜禽轉給其他人,還有的人在畜禽病死后,將帶病的動物尸體只進行潦草處理,沒有正確地安排疫病防控工作,因此造成大面積的畜禽疫病的傳染。
有些地方的畜禽疫病防控制度不夠完善,對于疫病防控沒有嚴格的要求。疫病防控人員在工作時沒有執行的標準,遇到病情根據以往的經驗處理,有時候處理的方式不夠妥當,缺乏科學性,沒有對疾病進行深入研究,這樣就會導致在面對新的突發疫病時,不能做到及時抑制病情,對整個畜牧業來說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再加上疫病防控的人員比較少,工資待遇方面制度也不完善,缺乏工作的積極性[1]。在進行畜禽防疫工作管理時,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去進行防疫工作,比如說沒有對養殖戶進行防疫工作的宣傳,或者是對防疫工作的措施實施不當等,這樣就造成了畜禽防疫工作不到位,從而造成了更多的經濟損失。
畜禽疫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預防。預防措施做得好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疫病防控首先需要了解畜禽的種類以及了解它們的健康狀況,而這些都需要依靠養殖戶與畜禽的熟悉程度,以及工作人員的認真和細心。一些工作人員認為這些無關緊要,導致在這方面比較疏忽,造成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嚴重妨礙了疫病的防控工作。
要完善畜禽疫病的防控,首先要健全疫病防控管理制度。只有管理制度嚴格了,疫病的防控效率相對來說才能提高。關于疫病防控管理制度,應該做到細節化,把疫病防控的任務重視起來,做到“人人有責”。[2]應該給疫病防控好的養殖戶發放獎金,給疫病防控有重要功勞的人,也要給予鼓勵和發放獎金,使他們更積極地進行疫病防控,提高動物疫病防控的效率。
各個地方的畜禽疫病防控部門應該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考核,多引用專業的人才,經常開展疫病防控的培訓,讓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的學習,增長疫病防控的知識,還可以帶領工作人員去聽專家們的講座,去不同的地區學習防控手段,讓他們對于動物疫病防控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能更好地防止疫病的發生[3]。同時,也可以在制度管理中使用獎懲制度,對一些表現好的防控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對一些消極怠工、不遵守管理制度的人員進行處罰,這樣就會促使防控人員進行自我專業能力的提升,在完成防疫工作時能夠更加出色。
疫病的防控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購買相關的器材設備、對疫病進行研究、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學習先進的技術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疫病防控??梢蕴岣咭卟》揽厝藛T的薪酬,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疫病防控工作,防止人員的流失。有了更先進的器材、更先進的技術,積極了解各種疫病,對疫病進行研究,這樣才能在疫病剛發生時就能控制得住。
要想更好地預防畜禽疫病的發生,養殖戶要從疫病發生的根源出發,加強對于疫病的正確認識,相關部門要對養殖戶定期進行相關培訓,讓專業的疫病防控技術人員定時地講授防控知識,讓養殖戶了解到如果有畜禽發生疫病不要隨意處理,要第一時間告訴有關部門,并把已經感染的畜禽隔離開來,防止一傳多的問題發生。同時,也要對畜禽進行疫苗注射,不然帶來的損失會更大[4]。相關部門也要負起責任,嚴格對各地進行監督,檢查各個地方的養殖場的防控工作是否到位,畜禽是否有接種疫苗,對貪圖便宜、對動物疫病缺少防控、不按規定而造成疫病傳染的養殖場進行嚴肅處理,同時還要對發生疫病的畜禽進行合理的處理,防止帶病的肉類進入市場,造成更大的危害。
養殖場的建造要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使之變得更加合理。在選取畜禽幼崽時,要注重幼崽的身體情況,選取身體健康的幼崽,有助于降低幼崽的生病概率,也能降低疫病的發生概率。養殖戶在進行養殖場地的建設時,應注重科學合理,不應只圖便宜,達不到畜禽生長的基本需求,導致畜禽的不健康成長。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農業防疫管理制度,加強農業動物疫病防疫從業條件資格審查;建立畜禽養殖檔案,實施畜禽標識使用有效監管,使養殖戶嚴格切實遵守動物飼料、飼料制品添加劑和動物獸藥生產使用的有關法律規定,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疫情的發生或者是擴散。
為了使疫病防控更加的完善,相關部門改變了以往的強制讓養殖業主進行畜禽疫病防控的方式,推行了更多合理的政策,讓養殖戶從被動的防控轉變為積極的疫病防控,并定期地給養殖戶進行疫病防控的培訓,讓他們認識到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對養殖業投入大量的資金為疫病的防控提供支持,組織養殖戶進行專業的學習,帶領養殖戶們學習先進的疫病防控技術和培養他們處理疫病的能力,讓不同地區的養殖戶進行專業交流,分享不同的防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