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昕悅 陳 明 魏浩冉 邱鳳霞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河北秦皇島 066000)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后工作是要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做到脫貧不返貧才是真正的脫貧,而做到有機銜接的堅實基礎就是以土地為重點的鄉村農業方面的振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與農業機械化的有機結合,為實現國家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農業產業化作為鄉村農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對縮小城鄉差距,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作用。
呂梁市曾是全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多年來一直依靠發展煤炭資源來提高經濟收益,大量的煤礦廠的修建和煤炭資源的過度開采,對農業用地以及農業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大量的農業用地被用來發展煤炭產業,導致呂梁市可耕種的農業用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發展緩慢。但是隨著煤炭資源的不斷開發,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與城鄉收入差距加大等問題逐漸增多,人們越來越覺得大力發展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至關重要。因此,呂梁市政府在2010年就提出了呂梁地區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并于2013年根據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了“8+2”農業產業化振興計劃,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整個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發展。2020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了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推進呂梁市五大產業集群發展,呂梁市出臺了《呂梁市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采取15條政策措施來扶持農業產業化,帶動龍頭企業發展。在政府的帶領和大力扶持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盡管呂梁市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存在的問題還需我們共同來解決。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村經濟較落后、交通不太方便、教育教學設備以及教師的住宿條件都不是太好,進而使得農村教師資源嚴重缺乏以及青少年失學率高。這一系列的因素就導致了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水平低。在農村,農民主要是通過手動進行農作物的耕種以及收成。但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在未來進行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然而,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地區缺乏對農業機械化的理論認識,再加上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畢業以后大多選擇留在城市,這樣所學到的知識沒辦法應用到農村農業發展中,農業企業雇傭不到優秀的人才,那么就減緩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速度[1]。
政府對農業這種朝陽產業的扶持政策是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支撐,這集中體現在政府對農業資金的支持上,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農業機械化方面,用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使得農業生產有質的飛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要想取得滿意的結果,必須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進一步得到實現[2]。然而,對于一些比較貧困的縣城地區的農業產業來說,國家對這些地區的農業資金投入是非常少的,僅僅是通過簡單地發放農業補貼,滿足農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這樣會導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長期停滯不前。一些農業企業由于沒有資金支持,導致無法繼續運營,直至破產。政府對農村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應當再進一步關注和重視。
在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互聯網在農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隨之發展起來的電商和網上交易的方式,拓寬了營銷渠道,既保證了農產品的新鮮程度,又進一步地提高了銷量。通過計算機軟件工程將大多數企業與電商平臺相互連接,不僅僅能夠作為該企業的重要銷售渠道,更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能夠有效地將“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結合,推動整個產品的銷售。將5G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對于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可謂是錦上添花。但是,目前山西省呂梁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相比較其他地區來說是緩慢的,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交通道路也不太完善從而影響了物流的運輸。
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強調,我們國家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農村農業角度來看,農業的發展要用科學、環保、可持續的方法。農業一直都是我國國民發展階段的薄弱環節,當前農業發展仍然是使用傳統的比較落后的生產方式,還有就是現在的農村處于一種人多地少的狀態,很難能夠繼續保持現有耕地面積不減少從而實現耕地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許多農業生產者大量使用化肥等對土地有危害的產品,造成土壤堿性過強,嚴重破壞了土地質量,從而縮短了土地的使用期限。這種只注重產量而忽視農業生態環境的耕種方式是不可取的,雖然獲得了短暫的利潤,但對土地所造成的損害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們應該端正態度,用環??茖W的方法來進行農業生產活動,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農業科技水平對農業生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農民的現代化農業觀念意識薄弱,使其依靠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進行生產也顯得十分困難。為了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對農民進行農業現代化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業專業知識水平,掌握現代化生產方式,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梢酝ㄟ^人才引進政策使大量的掌握農村發展方面知識的大學生走進農村,將他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增加對農業機械化裝備的使用,以及宣傳先進的農業發展思想等,也可以聘請農業專家對農民進行講解,使農民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又能鍛煉掌握實踐動手能力。人才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地方要聯合農村大型企業做好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農業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制定有效的政策吸引大學生人才走進農村,培養他們建設新農村、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首先,政府主要負責人員應該實地去考察當地的優勢和特色,根據調查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采取適合當地的扶持和服務保障措施,制定滿足其發展需求的戰略規劃,要明確體現出該措施是否能夠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穩定農產品價格,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其次,政府作為中間調節者,要協調好金融機構與企業、農民之間的關系,引導金融服務機構、信貸公司向農業農村傾斜,滿足農民與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加大信貸投資規模,適時延后企業、農民的還款期限,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以最大限度支持農業農村的發展。此外,政府也要對農業的技術設施進行資金的投入,不斷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實現互利共贏。
向農民介紹互聯網的作用,通過廣泛的宣傳讓農民了解到互聯網能夠給農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種種益處,使其根據農業的特點將之與互聯網實現完美地結合,將互聯網應用于灌溉設備,一方面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另一方面也能實現資源的節約利用。通過互聯網可以有效地預測自然災害,有效避免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讓互聯網在農業發展中生根發芽,為農業的發展作貢獻,加快呂梁市農業產業化的進程。當前的社會發展離不開數據化和信息化的技術,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取得新的契機,打破農村傳統發展的觀念,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步伐。
在農業農村的發展道路上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加強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減少耕地面積的流失、保護現有的農業環境不被破壞、增強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4]。可以通過設立廣告牌或廣告語來提醒大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特別是農村的水資源污染情況特別嚴重,一些生活污水不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里,過度使用化肥,雨天經過雨水的沖刷會將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排入河里,直接造成水體污染。此外,要為農村剩余勞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也是實現持續發展的一個辦法。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措施,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體系。
在對呂梁市農業產業化的探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會逐漸消亡,也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們要做好萬全之策解決各種困難。歸根結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在我國還是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促進工業化發展和促進農業發展的道路上會產生一定的分歧,工業產業的發展是否必須要以犧牲農業產業為代價。相比工業領域來說,農業的發展顯得更為必要,農業在各方面都處于弱勢,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都不占優勢。只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才能盡快實現國家現代化。因此,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機械化的設備,同時還需要農民廣泛的積極性[5],只有這樣,農業產業才能趕上國家快速發展的腳步。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呂梁市要想加快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就應該積極應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迎難而上,鼓勵農業企業的發展,提升農民的意識,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