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 張秀妮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各領域被充分使用,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將其與數學教育有機融合,可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教師要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等多方面因素,結合教學內容實現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放松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樂于投入數學知識的探索中。
興趣是學生保持知識探索的動力。只有調動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愿學、樂學。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開展教學活動,相較于單一講解的方式,這一模式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強,也能給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空間,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如,在“空間幾何體”的探索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學生主動投入數學學習中。教師引導并呈現與之相應的圖片,從古代發展到現代,各個國家的建筑物都有著自己的獨有特征,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上海的東方明珠塔等。這些建筑有著自己的特色,也保持整體的協調性,是建筑師的智慧。若以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應怎樣看待這些建筑物呢?教師在語言引導的同時,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圖片,使學生形成直觀印象。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會活躍思維,以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加強學習效果。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內容抽象的課程,這也導致學生在知識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引領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領悟。教師可通過故事、動畫等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數學知識的探析中,并在深入探索中實現對數學知識本質屬性的理解,提升教學質量。
比如,在“等比數列”這節知識的學習中,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富有趣味的學習空間,促使學生開展知識探究。教師引領,并展示相關圖片:在古代印度,西薩發明了國際象棋,當時的國王很欣賞他,允許他提出一個要求。他想了想,要求在64 格的棋盤之上,在第一格放一粒小麥,第二格放兩粒小麥……以后每一格放的小麥數量為前一格的兩倍。國王令數學家進行計算,最終的結果使國王極為震驚。同學們,這是為什么呢?你知道到底是多少粒小麥嗎?結合有趣的故事與圖片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愿意進行數學知識的探析,在主觀意識的作用下深化學習,確保學習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由原本的靜態變為動態,使學生可以更輕松地實現難點知識的突破,加強對數學知識的領悟以及應用。教師要發揮信息技術的模擬以及動態演示等功能,消除學生的知識障礙,強化學生認知。
例如,在“指數函數”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信息技術直觀、動態的優勢,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上的難點,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幾何畫板演示底數a 取不同值的時候函數的變化,引領學生觀察函數圖像的變化情況,并對函數y=ax的圖像以及性質進行總結。利用動態化的演示,可以降低學生在理解抽象知識時的難度,也使學生專注于對數學知識的探索,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向推理層面逐步發展,促進了個人能力的增強。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必然趨勢。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結合新的教育思想與技術等落實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愉悅空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優勢,激發學生探析數學知識的主動性,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會學生正確的探究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實現學生的綜合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