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 徐聰玲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為了凸顯數學課程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與思維能力,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遷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分別融入課前預習、新舊知識連接、課程復習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為了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建議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輔導班級學生開展課前預習,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完成課前預習任務,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結合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數(一)”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考慮到本節課的知識點較為簡單,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為了保證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課程目標:“認識0,正確讀0”“了解0 的含義”“掌握0 的排數,能正確完成看圖寫數、讀數和排數練習”,合理設計思維導圖,將“0”通過卡通的雞蛋形象呈現出來,分別提出“1 ~9 的讀數,數一數9 只小鴨子”——“小鴨子都回家了,河面上沒有小鴨子”——“0 只小鴨子”——“請排列編號為0 ~9的鴨舍,鴨舍的編號就是其中對應的鴨子數量,請按照數量多少進行排列”,教師將這三個部分的教學按照一定層次連接起來,形成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這一結構圖示完成預習任務,理解0 的含義,嘗試0 的排列,為以后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要想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建議教師全面整合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梳理數學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攻克重點與難點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強化數學教學效果。隨著小學生年級的增長,蘇教版教材中的知識點愈發繁雜,知識體系愈發龐大,對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將不同章節中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或者將新舊知識整合在一起,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明確的導向。
結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中的“網格圖結構”,讓學生結合自己已經學習過的圖形知識繪制不同的多邊形。之后,教師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多個多邊形進行對比與分析,探討不同多邊形面積的大小。學生完成對比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不同的多邊形融入網格圖中,利用其中的方格進行疊加與計算,從而獲得對多邊形面積的理解,掌握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后,教師針對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區分“面積、周長、形狀特征”等概念的情況,利用多媒體白板軟件,將“形狀特征”設置為一級結構,將面積與周長并列作為二級結構,同時在二級結構之下引入不同多邊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與面積計算公式。通過梳理多邊形的相關知識,將其整理成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面積與周長兩個概念的區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要想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建議教師在復習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復習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環節,在以往的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將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全部再講解一遍,這樣的復習方法很難達到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的復習目的。結合上述的“多邊形的面積計算”課程教學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將“周長”的計算融入思維導圖中,這也是一種復習方式。在“多邊形的周長”的復習環節,教師需要明確思維導圖的核心為“周長”,之后向四周輻射出若干分支,比如“三角形周長”“長方形周長”“正方形周長”等,讓學生有順序地復習不同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之后再在二級結構中繼續輻射具體的計算注意事項,幫助學生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打好基礎,更能夠強化課程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借助思維導圖引入課程,借此來吸引班級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進行思考,凸顯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