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第一中學 江沄
2019年12月,通過參加泉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初中“壯腰”專項培訓,筆者第一次較完整地了解了何為“生物科核心素養”,并基于此開始重新思考:初中生物中考復習課能否更加有指向性?更加吸引學生?更加有效提分?從林艾芳老師“核心素養下中考生物的復習策略”講座入手,筆者開始結合知網文獻資料,對新課進行課堂重構,從單純的生活化情境教學,轉向有策略的概念教學及大單元教學。
2020年初,線上教學全面鋪開,晉江市第一中學利用直播課基本完成了第一輪復習。然而4月后,學生返校的考試成績卻糟糕得讓教師傻了眼。時間有限,每個知識點都再復習一遍已經來不及,筆者只能針對福建中考卷命題特點,再度修改教學計劃。
1.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復習,教師首先要了解命題的指導思想、原則、特點。在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的背景下,“初中考試命題意見”指出:試題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充分考慮城鄉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增強情境創設的真實性、典型性和適切性,提高試題情境設計水平……
2.命題要“守正創新”。守正——各省市中考命題在不斷探索中,已經積淀下特有命題思路、命題理念、試題題型,題量、知識點和能力點要求,逐漸形成各區域獨有考查形式。
創新——命題人堅守著“穩中求變,變中求新”原則,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落實試題評估反饋,關注教材,借鑒高考、PISA試題,不斷為中考命題注入新活力。各省市命題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根據這些文件,筆者初步擬定了以情境教學為主的新一輪復習補充計劃,嘗試著通過強化資料分析與概念構建能力的培養提升復習效率。
生物中考復習一般按照“知識梳理鞏固→專題建構應用→綜合遷移提升”分層推進。但時間有限,加上生物學科在中考總分中占比僅30%,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對概念理解模糊、機械、不能完整解釋解決問題的原理和方法,解決問題過程缺乏“自我監控”……故強化能力培養,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實際上是比一遍遍逼著學生回顧知識點更迫切的任務。
1.學生概念理解模糊,那么,教師就有選擇性地重構一些重要概念甚至大概念,如,借助高中光合作用發現史資料及相關微課,引導學生分析各實驗設計思路及結論,提取信息,拼湊光合作用概念,以碎片化的事實證據或次位概念為零件,拼出小部件,再以這些小部件構成一個大單元,如此化零為整能有效幫助學生厘清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在厘清的過程中,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也就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2.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無法準確選擇合適解題策略,那么,教師就要落實認知策略的示范和指導,形成程序化的解題思路與有效“自我監控”方法,幫助學生“拼一分高一分,做一題會一題”。
在第一輪復習中,教師要用好課堂45分鐘,根據學生層次選擇教學方法和策略。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設計不同水平學習任務
在第二輪復習中,教師要針對兩次重要質檢反饋的情況,開展以考、評、補為主要方式的復習。教師要將知識有機整合,形成在大概念或生命觀引領下的主題,建立跨章節、跨模塊或跨學段的主題單元。這樣的單元設計是由多個具有內在聯系的課程元素(如知識技能、思維方法、態度價值觀等)構成,具有多元化和整合性,它體現了教師對學科本質和學科育人價值的理解。同時,本階段教師可以借思維導圖建立概念間的網絡關系,幫助學生從更大視角理解每個概念存在的價值。
在此輪的單元復習設計中,教師要更多考慮的是復習課的單元目標的確立和選擇,要指向課標的重要概念和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方向,故對不同層次學生作出的分層要求應更加明確。如,①通過聽講試題分析,知道自己的缺漏知識和錯誤概念。②嘗試分析試題考查意圖。③嘗試利用新情境編制新試題。
第三輪復習,教師要結合新聞熱點或科研文章,強化學生信息提取及分析能力。獲取信息,并進行有效加工和整理,建構利于知識存儲的框架,是學生可持續進步的重要基礎。教師應重視在日常教學中示范復述、組織、精加工等策略,并使之應用常態化。
從近三年試題來看,圖像和圖表分析題都占有較大比重,這些圖像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課本,這就提醒教師在復習時務必回歸課本。強化讀圖能力,不但能簡化學習,還能學活知識。
夯實基礎是關鍵。中考題目千變萬化,萬變不離解題依據,故扎實雄厚的基礎是中考取勝的必備條件之一。
(1)概念建構。課堂通過多媒體,強化直觀教學、促進創新意識培養。通過課件,教師可以將生物現象和生理過程直觀呈現,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變得形象、具體、可感,調動多種感官產生復合刺激,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2)知識網絡。常見歸納方法有圖示法、提綱法和列表法。圖示法一般用于歸納幾個知識點間的聯系;提綱法適用于單元總結;列表法更適應于期中或期末復習。學生掌握并實際應用這些方法,能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增強自主學習效果。
(3)反思歸納。教會學生使用科學的記憶法:將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做比較,理解后整理再記憶;把文字內容轉為圖或表格表述,多角度理解;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比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規避思維誤區,養成反思的習慣……
生物學科不可能占用學生很多課外時間,因此教師只有設法提高課堂效率,抓住學生關注點,打造高濃縮、快節奏復習課堂,才能提高復習的有效性。教師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各地歷年中考的命題方向,關注中考的動態和趨向,增強復習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要結合學生實際,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同時加大變式訓練力度,注重綜合運用能力培養,這樣,學生才有機會從題海戰術中解脫,獲得高效的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