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世茂幼兒園 陳彥汝
環境與幼兒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皮亞杰的環境與主體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環境因素是幼兒發展的重要條件。所以,在早期閱讀中,創設有助于幼兒語言發展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從映入眼簾的閱讀區的環境布置開始,幼兒就在接受著閱讀環境的熏陶。如何營造幼兒喜歡的氛圍,如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吸引、引導幼兒積極進入閱讀區,養成會看書的習慣和愛讀書的情感,是本文想要探討的。
閱讀需要一個相對獨立和安靜的區域,選擇教室里合適的地方作為閱讀區也大有學問。教師在創設環境時,要考慮幼兒在區域游戲時能做到互不干擾,保障幼兒閱讀進程和思維能不被打亂。在舒適的環境下閱讀書籍,也會讓幼兒心情舒暢,從而產生熱愛讀書的情感。教師也應該打破思維定式,閱讀區也可以創設在教室外、走廊中,如“帳篷節”“城堡”等主題,讓小班幼兒身臨其境,各班圖書、材料還能共享,選擇余地變大,幼兒閱讀興趣也變得更持久性了。
1.色彩明亮,采光溫暖。色彩心理學指出,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寓意。因此閱讀區色彩的明亮與灰暗直接影響著幼兒的閱讀心情與注意力。教師在整體創設閱讀區之前,要對整體色塊進行搭配。過于明亮,幼兒會因興奮而較快產生閱讀疲勞;過于灰暗,又會影響幼兒的閱讀情緒,導致其無法體驗到閱讀的快樂。所以,在裝飾閱讀區時選擇淡綠色、淡藍色是較為合適的。同時,選擇在采光條件好的環境下閱讀,能給幼兒營造輕松溫暖的氛圍。
2.硬件舒適,提升興趣。舒適的地毯、墊子、沙發等都會吸引小班幼兒進入閱讀區。墊子或地毯要選擇適當的尺寸大小,幼兒能有足夠的空間坐下安靜閱讀,互相之間能不干擾。墻面上、窗戶上也可以掛上可愛的“小動物”的書袋,幼兒可以隨手就能拿到書籍進行翻閱。幼兒不僅可以從書柜中拿圖書,還有多種方式看到和拿到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改變了單一的取放方式,既能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又能讓圖書區變得美觀整潔。
早期閱讀是幼兒通過看、聽、說的方式進行圖書的閱讀。圖書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內容色彩鮮艷,抓人眼球。
1.圖書精選,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性思維。幼兒園早期閱讀讀物的主要來源是幼兒自帶和幼兒園繪本館借閱。幼兒帶圖書來園前,應與家長提前進行溝通,所帶繪本應該是幼兒喜歡的、在家愿意反復閱讀的,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閱讀區出現無人選擇的情況。幼兒園圖書館的圖書也要提前篩選,過濾掉有大量文字和雙語的讀物,留下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適合3~6歲幼兒閱讀的圖書,以便幼兒后期能根據圖文并茂的圖書理解故事內容。在借閱時,教師也要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段,再次篩選出適合本班幼兒的圖書。在滿足幼兒個體差異性時,教師可針對班級出現的熱點話題或者“問題”現象,選擇相應類別繪本進行糾正指導,充分利用繪本進行實時教育。
2.好書推薦,優秀繪本精讀。在環境中可以充分運用有限的空間,引導幼兒選擇符合每月主題或經典系列的圖書。教師可以創設“好書推薦角”,將繪本封面、主要人物、內容簡介等畫下來制作成版面,每月更換,將推薦的繪本進行單本書架式展示,便于幼兒取放。教師也可以在一些過渡環節,與幼兒一起讀一讀,加深對繪本的印象,激起幼兒自主閱讀的欲望。然后投放到專屬開辟的“好書推薦”架子上,供幼兒選擇。因為小班幼兒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容易先入為主,會選擇色彩、封面吸引他們的圖書進行閱讀。所以繪本依照“封面朝上”原則進行擺放,其余繪本為節省空間,可以一本本推開疊加擺放,讓每本繪本都能充分展示在幼兒眼前,便于幼兒選擇。
皮亞杰指出,三到六歲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幼兒的認知具有具體形象性,是通過直接感知來認識周圍世界的。在閱讀區投放過多的玩偶或毛絨玩具很容易分散幼兒注意力,所以,投放材料時我們要合理選擇,以防止幼兒注意力分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閱讀主題,投放相應的閱讀材料。在小班,兩到三種與閱讀主題符合的玩偶或頭飾是適宜的,既能滿足幼兒閱讀時的想象,又能減少幼兒注意力分散情況。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在圖書的投放上還可以選擇布書、會唱歌的書等相對特別的書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在幼兒園中,圖書老舊或被撕壞是難免的事,可以單獨開辟一塊小天地供幼兒修補圖書,桌上提供修補時要用到的雙面膠、單面膠、兒童剪刀等安全的工具和修補示意圖,幼兒在閱讀區也能動起手來。
幼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付出,小班幼兒早期閱讀可以通過親子閱讀進行,以家長講、幼兒聽的方式培養語感。在幼兒能安靜下來傾聽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注意畫面中的細節,通過畫面展開想象。在后期遇到一些有趣的、畫面豐富的繪本時,就可以通過幼兒講、家長聽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發現來理解和講述故事,幼兒主導繪本故事,家長進行適當的補充。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積累和堅持的,通過家長陪伴孩子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幼兒真正愛上閱讀。親子閱讀時,家長也有很多困惑:如何有效指導孩子進行閱讀?孩子的注意力時間很短怎么辦?為幫助家長解決這些問題,幼兒園通過志愿者活動的形式,走進社區,指導家長正確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首先,一本繪本的內容是豐富的,畫面上的信息也是龐大的,在講述情節的同時,也可以滲透其他領域的教育,比如:畫面中有五只小鴨子,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數一數,增強對數字的認知。這樣從各個方面都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走進一個豐富的繪本世界。所以,閱讀不僅是閱讀,繪本是一個由圖畫和文字組成的寶庫,我們通過家園攜手,共同為幼兒創設一個五彩斑斕的閱讀環境,讓幼兒時刻徜徉在有趣的閱讀世界中,帶著興趣快樂地徜徉。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鼓勵和陪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班級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故事大王”類型的講故事活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在家里,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先說一說、講一講、練一練,根據圖片講述一個繪本故事,不需要“完美”的一字不漏,只要孩子大致講出故事內容,注重孩子語言的有序性和連貫性。到了幼兒園,教師就要鼓勵孩子大方、聲音響亮地講故事,口齒清晰,鍛煉孩子在眾人面前說話的膽量,促進語言發展和人際交往結合、班級活動和親子閱讀相結合,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兒園要組織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讓原本“無味”的讀書活動變得充滿趣味與挑戰。圖書漂流和閱讀存折可以用來記錄幼兒每天和每月的閱讀情況,從而激勵幼兒堅持每日打卡,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圖書漂流活動中的漂流卡,可以記載閱讀此書的幼兒姓名,讓擁有者產生一種自己圖書被反復喜歡的成就感。同時,這樣的漂流活動,也是一個小小的移動式圖書館,每人只要貢獻一本圖書就能擁有一個閱讀庫。每月或學期末,教師都可以根據幼兒的閱讀情況評選“閱讀小達人”,使幼兒產生連續打卡成功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平時,教師也要注意觀察和記錄幼兒喜歡的繪本,將繪本演變成一個個故事小劇場,讓繪本故事躍然紙上,變得生動。之后將材料投放在表演區,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演一演、講一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環境需要我們與家長共同努力,每學期可以組織家長來園參加親子閱讀活動,通過沙龍等形式,家長可以分享自己記錄的親子閱讀故事,互相交流,讓快樂閱讀的氛圍感染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