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中泉 (甘肅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左二壩小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的入門階段,能否順利入門關系到學生以后寫作的態度和寫作能力提升的程度,也關系到學生語文水平的整體狀況,而這恰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題。
學生在生活中,曾經經歷過或者看到過許多有趣的或是意義深遠的事,但是好多學生卻不善于積累。寫作時,他們不會選擇典型事例,而隨意選件事例去寫,而且只寫幾句簡單的話,無法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更無法進行合理的想象,無法把生活中經歷過的事進行合理的編排,有血有肉地寫入自己的文章中。
寫作是有好多技巧的,好的文章就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是經過精心的設計,細心的打造,認真的修改才能完成的。但是好多學生即使有了好的材料,也不知道如何去寫。他們不會對事例進行合理的描述設計,不知道應該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不會組織語言進行恰當的表達,更不會用優美而恰當的詞句去突出精彩的部分,只是一味地計流水賬,使文章枯燥無味,毫無可讀性。
一篇文章的成功與否,一定程度上在于中心思想是否突出。寫作時,千言萬語都是為中心去服務的,但是有的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什么是中心,也不知道如何去突出中心。他們只是把自己想寫的內容一股腦兒寫下去,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詳略之說,根本表達不出中心思想,給讀者一種“喝白開水”的感覺。
語言的精美就像藝術品的線條和色彩,它能極力吸引讀者的眼球,也像大廚的調料挑動食客的味蕾。在文章中,優美的詞語,流暢的語句會牽動讀者的心靈,打動讀者的靈魂,促使讀者去閱讀,把他們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去感悟其中的哲理。但好多學生遇到了精彩的事例,卻無法用精美的語言去表達,他們不會組織流暢的語言,不會選擇恰當的詞語,更談不上運用合理的修辭手法去打造自己的作品,從而白白浪費了好題材。
1.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特點
低年級學生主要面對的是看圖寫話。由于剛步入小學階段,對這個年齡的學生來說,真正會看圖的學生很少,他們只能看到圖中的人或者小動物在干什么,所以寫話時也只能寫一句最簡單的話,至于其他的內容基本上寫不出來,在“看圖寫話”這樣的題目中很難得到高分,影響到語文的整體水平。同時如果入門不順利,還有可能種下“作文恐懼癥”的種子,在以后寫作文時就會莫名地害怕,從心理上拒絕寫作,久而久之,也會影響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2.教學策略
低年級的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有較強的想象力,他們發揮想象時不像中高年級的學生,更不像成人那樣理性。他們的想象是信馬由韁式的,從來不受客觀規律的限制,也不受時空的限制,而且不怕說錯話,想起什么就說什么,說到哪里算哪里。
在教學看圖寫話時,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平時,要注重學生的閱讀,要求他們大量閱讀故事書,尤其是看圖講故事一類的書。有意識地定期開故事會,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故事給大家分享。當一個學生講完后還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講解,力爭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有時候還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續講故事,講得好的學生進行語言鼓勵,甚至評選故事小能手進行物質獎勵,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遇到看圖寫話時,一開始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圖上畫了些什么,比如是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干得怎么樣,結果如何等一些問題,然后讓學生寫幾句簡單的話。寫好后互相讀一讀,看看句子寫得是否通順,表達的意思是否完整,不好的地方互相進行修改。當學生能順利寫出幾句通順的話后,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看圖寫話,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寫,盡量多地加一些畫面外的內容,把故事編得有頭有尾有血有肉。完成后在小組內或者班上讀一讀,進行集體修改和完善。
1.小學中年級學生寫作特點
(1)生活閱歷不豐富。由于現在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從小就把孩子緊緊地圈在自己精心設計的學習圈子中,有意識地剝奪了他們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機會,阻止了他們參與家庭和社會中的一些活動,從而缺少了正確的交流判斷和社會實踐能力。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看電視和看課外書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以致徹底阻斷了孩子的視野,使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孩子們的生活積累就變得少之又少了,在寫作文時就無物可寫,寫時也是言之無味,無血無肉,更談不上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了。
(2)選擇事例不典型。當一篇命題作文出現時,好多學生不知道該寫哪件事,不知道哪件事更典型,往往選不出好的題材,寫出的內容過于平淡,也表達不出什么意義。
(3)寫作手法單一。在寫作時,許多學生的寫作方法過于單一。不論寫什么事,他們經常習慣性地用一種手法去完成,不會把從課文中學到的各種好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得文章千篇一律,沒有一點新意,更沒有亮點。寫作文時,內容基本上是平鋪式的展開,沒有詳略之分,找不出哪是重點,哪是非重點。句式也比較單一,不會運用修辭手法去使句子變得更有味道。
(4)語言表達不合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文章語言特點往往生活化現象比較嚴重。他們在寫作文時,經常把生活語言用在文章中,不會把生活語言變為書面語言,也不會處理對話語言,經常出現滿篇對話的現象。
2.教學策略
(1)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針對學生對大自然了解的缺失和對社會的陌生,教師帶領他們去了解大自然,引導他們欣賞自然風光,指導觀察動植物的特點,還和他們一起參與一些集體活動,培養參與能力和集體意識。在每學期的家長會上,要和家長交流教育方法,說服家長讓孩子多讀課外書,適當地看電視,多參與一些家庭活動和社會活動,以便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
(2)分析課文和作文指導相結合。首先從文章的選材立意,主要內容到寫作方法的安排,然后到每一部分與總體的關系,最后深入到字詞的運用和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在分析時緊緊和學生的作文相聯系,多做比較多做假設多問為什么。有時即興讓學生仿寫一段話,來表達某種意思。這樣經過長期的學習,就會使他們不論從文章選材上,還是寫作方法和語言表達上都會有長足的進步。
(3)教師批閱和學生批閱相結合。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挑自己文章的毛病很困難,但對挑別人文章的毛病卻很感興趣。我抓住這一特點,在批閱作文時,首先讓學生互相批改,然后小組集體批改,對作文進行完善,最后老師批閱,并把優秀作文在班上展示朗讀分析。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寫作激情,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還能迅速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1.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特點
經過了小學四年的寫作,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一些寫作技巧,這時候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怎樣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完美,文章結構更合理,語句更優美,表達更清楚了。
2.教學策略
高年級的作文教學,除了繼續采用中年級的教學方法外,還要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求他們進行大量的讀書,從中汲取營養。教師可以從圖書室里挑選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放在教室內,以便他們隨時閱讀。教師可以教給他們正確的閱讀和寫讀書筆記的方法,鼓勵他們多讀多寫。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在交流會上,讓大家選出基本自己最喜歡的書作為研討的對象。先安排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書心得,然后各小組匯集本組內的心得,選出一人在班上進行發言交流,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補充或者反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集體交流后,老師再做適當的評價補充,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
經過對各階段學生寫作的長期訓練,不但使學生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也提高了他們的整體語言把控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從而提升了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