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英
(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醫院院感科 浙江 嘉興 314015)
口腔診療操作是在患者口腔內進行的,操作中器械與病人的血液、唾液、口腔組織接觸頻繁,都可以通過含有血液、唾液的牙科器械傳播,也可以通過環境消毒及器械的消毒滅菌不合格進行傳播,存在院感安全隱患,造成醫源性感染。因此,作為院感重點科室的口腔科,全體醫護人員更加要重視醫院感染質量的持續改進,從環境、器械的管理及操作時手衛生、職業防護等接觸隔離措施,從而有效控制口腔科的醫源性感染,保證口腔器械臨床使用的安全,確保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健康。本院口腔科嚴格按照國家及省級規范要求,使口腔科的醫院感染工作更加規范。
1.1 每年參加全院性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和考核,科內人員全員參與,達到人人熟悉,逐步提高醫務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口腔科作為醫院感染重點科室,醫務人員屬于感染高危人群,同時科室消毒不規范和操作措施不當或者操作不慎刺破手等發生職業暴露感染,還可以通過治療操作中的微粒直接吸入肺部而引起感染。通過規范環境及診療器具的消毒與滅菌,科室配有一名專職護士和科室感控員一名,有科室自查整改及院感科的每月院感質控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嚴格執行感染防控措施。
1.2 在接診患者前,必須洗手或手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到診療器械一人一用一滅菌或者使用一次性診療器械(如一次性口腔包)。操作治療時必須佩戴口罩、帽子、手套,有可能通過血液、唾液、飛沫等氣溶膠產生時必須佩戴護目鏡,避免交叉感染。診療病人時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并及時更換手套[1]。
1.3 對于高度危險性且較大的口腔器械如拔牙鉗、牙挺、鉆頭、刀柄、剪刀等統一送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手機和較小的口腔器械如車針、拔髓針等,口腔科配備了專用的一套清洗消毒滅菌設備,配備了超聲波清洗機、手機維護保養機、紙塑包裝封口機、二臺小型滅菌鍋等設備,配有口腔科專職護士負責清洗、消毒、滅菌工作,每天的器械浸泡消毒液進行濃度測試,滅菌鍋進行每月一次生物監測,確保消毒滅菌質量。污染區、清潔區、無菌物品存放區分區明確。配備了滿足科室周轉的手機、車針、拔牙鉗等各類牙科器械,保證患者能使用安全的消毒和滅菌器械。
1.4 科室所有耐高溫高壓的器械均采用一次性紙塑包裝進行高溫高壓滅菌(包括手機、車針、拔牙鉗、剪刀、鉆頭、擴挫針、拔髓針、潔牙機頭等)注明鍋次、物品名稱和滅菌時間及失效日期[2];牙膠尖、吸唾器、小刷頭均采用合格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牙科模型按照DB33/T 2208-2019《牙科模型清洗消毒技術規范》進行規范處理,牙科模型從患者口中取出后,及時使用流動水進行清洗、消毒后,盛裝于清潔容器,并標注消毒日期;使用中的各類消毒劑,嚴格按使用說明書,注明開啟有效期。
1.5 診療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區設置,無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有單獨的物品存放間和存放柜,物品有效期按日期先后有序排列,便于科室護理人員進行質量和有效期檢查,減少不必要的翻動。每位醫生配備一間單獨診室,并且嚴格做到一人一診室,從而有效防止微粒飛濺擴散。牙科綜合治療臺及配套設施設備必須每日上下午治療結束后進行清潔消毒;治療臺把手和燈把手使用一次性保護膜每天更換。
1.6 保持科室環境清潔,各診室內空氣流通,護理人員每天使用消毒劑對科室環境進行消毒,對患者使用后的床單,醫務人員需及時進行消毒與更換,或者使用一次性墊,一人一更換。醫護人員在給予患者進行診療操作前,必需進行手衛生,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制定規范化的監測制度,定期實施消毒與監測工作,診室環境每日使用動態空氣消毒機或紫外線燈消毒,動態空氣消毒機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環境清潔消毒及設備維護保養都必須進行記錄,每半年對紫外線燈管進行定期照射強度檢測,照射強度未達要求及時更換[3]。
1.7 為能更好地提高清洗效果,使用后的器械進行初步預處理后加酶浸泡保濕,防止污物、血漬等在空氣中干結,由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上門回收可回收器械,進行統一清洗消毒滅菌。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關鍵,當日使用的可回收器械進行加酶浸泡清洗、消毒、干燥、檢查、包裝、滅菌;手機使用完畢后機頭、車針等由口腔科專科護士進行標準清洗流程(使用超聲清洗機加酶洗滌),流動水沖凈后擦干,自動注油機注油保養加干燥,完全干燥后進行密封包裝于一次性紙塑包裝袋內,塑封完成后進入滅菌器滅菌。
1.8 牙科綜合治療椅的管道系統內部構造復雜、精密,難以進行清潔與消毒,易造成管腔內病原微生物定居繁殖,且由于牙科綜合治療椅使用中細菌含量超標或者牙科手機在停止轉動的瞬間機頭部位的空腔出現回吸現象,吸唾器管道管路系統不消毒污染水質,下次進行診療操作時,回吸物可隨噴出的水流進入下一位患者的口中,引起交叉感染[4]。因此,通過工作中牙椅水路系統的嚴格處理,每天開診前對診療用水出水管道沖洗3 min 以上,每位患者治療間應將牙椅手機連接管沖洗20 ~30 s;負壓吸唾管道用清水沖洗,每天使用前用沖洗不少于30 s,每位患者治療間沖洗不少于10 s,每天診療結束后進行清洗消毒;一天的治療結束后對牙椅水路系統進行清洗消毒。
1.9 針頭、探針等銳利器械放入專用耐刺防滲漏銳器盒,容量達到3/4 必須更換;其他一次性治療用物品、一次性防護用品等丟入黃色醫療垃圾袋,容量達到3/4更換。每天固定時間由醫療廢物回收人員進行掃碼收集,分類秤重并與科室做好交接登記,掃碼秤重數據直接進行網絡直傳,避免醫療廢物流失。交接后經專用醫廢轉運箱,按規定路線及時轉運至醫療廢物暫存間。醫療廢棄物(黃色)和生活垃圾(黑色)分開處置,定期進行檢查,避免混裝造成污染環境等不良后果。
定期監測 每季度對口腔科使用中的消毒劑、牙椅管路、物體表面、醫務人員的手及空氣進行環境微生物學監測。牙椅水路系統每次檢測包含三槍用水和手機出水,每臺牙椅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如監測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積極整改,牙椅水路監測不合格的絕對不能繼續使用,直至監測合格方可使用。
3.1 由于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器是目前最可靠的滅菌方法,所以口腔科耐高溫高壓的醫療器械首選壓力蒸汽滅菌。口腔科目前使用的可回收器械,大多數在消毒供應中心采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保證滅菌效果。
3.2 手機是口腔科治療中重要的治療器械之一,因是中空的精密器械,一般的消毒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在診療操作過程中高速渦綸旋轉手機在停止轉動的一瞬頭部位的空氣呈負壓狀態,易導致患者血液、唾液、微生物、切割碎屑等回吸入手機內部,病原微生物堆積引起渦輪組件阻塞會影響到滅菌效果,導致滅菌不合格。口腔科手機采用超聲清洗方法,清洗消毒后注油機進行注油養護及干燥處理,既可以減少污染物對手機內部的阻塞,也有利于手機的保養,延長使用時間,同時也是滅菌前的必要程序[5]。
3.3 科室感控員加強院感質控,口腔科診療器械采用一次性紙塑包裝袋,根據器械大小選擇合適規格的紙塑包裝袋,封口寬度≥6 mm,包裝袋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距離應≥2.5 cm,袋內放置132 ℃化學指示卡,塑封機進行封口并打印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后由消毒供應中心專人密閉運送至口腔科;手機、車針、拔髓針等在口腔科內清洗消毒滅菌的,滅菌后經檢查合格均存放在無菌物品柜內,按滅菌日期先后順序進行存放,定期檢查有無過期和破損,發現異常重新進行滅菌處理。
3.4 一次性醫療用品,科室領取一次性醫療用品后,應專柜定點存放,標識明確,使用前認真做好查對,凡包裝破損、過期失效,或對產品質量有懷疑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與采購部門、院感科聯系,不得私自退貨、換貨。
3.5 空氣消毒,每間診療室都配備動態空氣消毒機,在有人的情況下可以連續消毒除菌,解決了傳統臭氧紫外線消毒中人員不能在場的矛盾。口腔科同時配備了臭氧紫外線消毒車,用于在無人條件下的空氣消毒。每天加強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以有效減少氣溶膠微粒,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隨著各級對院感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視,更是將院感防控提到了新的政治高度。作為院感重點科室,通過對口腔科逐步制度化規范化,規范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工作、落實環境衛生學監測、加強無菌操作原則及標準預防、注重每個操作環節,有效地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因此,對口腔科的醫院感染,醫護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責任心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技能,熟悉口腔科使用的所有儀器和器械的性能,真正做到物盡其用、維護性能,最終確保醫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