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證大小學 錢滋清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教師逐漸意識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創新,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交流討論,讓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能夠主動地探究和鉆研,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創新動機既可來源于學生的內在驅動力,也可來源于外在的動力,外在動機更加具有激勵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語言、表情等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獲取成功的樂趣,通過外部動力促進內在動力的發展,誘發學生的創造欲望,促使學生進行實踐創造活動,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一課時,教師提問:母親節快要到了,你想要送給媽媽什么禮物?請你為禮物設計一款美觀、大方、環保的包裝盒子。教師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的盒子,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開始動手操作,每位學生都設計了不同的包裝方式,教師表揚了學生的創意,并鼓勵學生按照創意來動手包裝。老師的鼓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學生設計的禮物形式豐富多彩,并在上面寫出了自己想對媽媽說的話,表達了對媽媽的愛。通過學生設計禮物,讓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的理解更加透徹。
上述案例,教師的鼓勵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的理解更加透徹,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發揮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起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想象,并以學生的想象為目標,鼓勵學生通過知識遷移等方法,運用已學知識將想象變為現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時,教師給學生講解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知識,之后讓學生在作業本上畫出1平方厘米,接著教師問:“如果用平方厘米來表示黑板的面積,你們覺得合適嗎?”這激發了學生對面積單位的探究欲望,有學生提出可以用平方分米來表示,教師又讓學生發揮想象:“一平方分米有多大?”教師組織學生開始討論、交流,探究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等面積單位,加深了學生對面積及面積單位的認識。
上述案例,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發揮想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兩項重要指標。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單純地依據理論知識很難理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實踐性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這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更能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容積》一課時,教師在講臺上擺了一個啤酒瓶、一杯水、一個刻度杯。教師讓學生計算啤酒瓶的容積,很多學生看到啤酒瓶的形狀不規則,下半部分是圓柱體,上半部分既不是圓柱體,也不是圓錐體,一時想不到如何計算容積。學生1:可以借助刻度杯來計算容積,將杯中的水倒入刻度杯,記錄容積后,再倒入啤酒瓶中,這樣就可以求出容積。學生2:先在啤酒瓶中裝入一半的水,這樣可以求出有水部分的容積,再將啤酒瓶倒立,讓水到達不規則部分,這樣就可以求出空余部分圓柱體的容積,兩部分加一起就是啤酒瓶的容積,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驗證這兩個創意,加深鞏固了容積的知識。
上述案例,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并讓學生積極實踐驗證這些想法,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感受數學課堂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總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從一點一滴做起,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彰顯數學課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