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文園中學 劉 洋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越來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能夠進行有效的探究、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數學思維,對于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比較清晰,對于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有一定的能力。這表明年齡較大的學生心智水平比較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能夠進行一定的自主學習。而年齡較小的學生由于學習的知識不夠,身心發育不完全等一些因素導致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時,要關注學生的年齡,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來進行合理的教學,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課堂學習時多注意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數學相比較于其他科目而言,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有些學生在一開始學習數學時并沒有正確建立數學思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改變學生的固有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數學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發現數學中的一些問題,并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來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上教學時,應該給予一定的引導,讓學生對數學學習能夠有更深層次的探索。教師可以在課后給學生留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與要求對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也可以多進行一些數學知識的小競賽、小測驗,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在競爭的情況下,激發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教學實驗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關系。比如“勾股定理”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些生活中運用勾股定理的例子,讓學生發現數學能夠運用到生活當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培養、鍛煉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中,應考慮與利用初中生好奇心較強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積累豐富體驗。
比如,在開展關于“多姿多彩的圖形”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恰當引入“七巧板”的拼圖游戲,讓學生認識到“七巧板”是我國古代傳統的智力拼圖游戲,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在此背景下,教師就可以提出:七巧板中分別有什么圖形?如果給你一套七巧板,你能拼出多少個平面圖形?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帶著好奇開始實踐,以此來實現對所學知識的輕松、準確掌握,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其發現 、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提升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結合現有知識經驗來自主設計問題,然后各小組之間互換問題來分析、解決。這樣既有助于知識的鞏固、應用,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探究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總的來說,對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優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創新的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