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農業學校 張遠洋
據筆者調查,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教師依然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對普通高中學生都不可取,更何況是中職學生,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結果,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在無形中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那些非常努力但學習方法不到位的學生,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消極怠慢,數學教學實效性不高。
基于以上的現狀分析,中職數學教學的挑戰除了教師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方式之外,還需要正確認識中職學生學習的特殊性問題。中職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還要學習文化課,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學生專業特性進行教學,以及如何安排學習內容和課時,都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是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進行認真調查,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備課,備課要做到內容詳實、邏輯嚴密、由淺入深,能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備課,這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綜合實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良好的情境體驗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對于他們的數學教學可以導入與其專業相關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授“圓的方程”的課堂中,對于所學專業與橋梁有關的學生,可以導入圓拱橋的情境教學,通過設立圓拱橋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直角坐標系和圓的方程,這對學生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很有啟示。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讓學生通過調動已學的熟悉的數學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平面內兩條不重合直線的位置關系”中,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初中學習過的“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等知識,然后再進行斜率等知識的講解,這樣學生更易于接受。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習慣等及時調整教學方式。
對學生而言,學習成績固然十分重要,因為它是考核學生能夠進入更高學習階段的十分重要的標準,但是教師也要重視過程,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引導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才是良好的教學狀態。
由于數學學習抽象性的特征,很多學生的成績并不理想,學習效率也不高,很多學生一節自習課才解決一個問題甚至沒能解決問題,這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打擊無疑是沉重的。但是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學生的學習卻是十分努力的,他們只是方法不到位或者基礎較差。此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一味地以成績為導向,過分強調結果,那么很可能讓學生就此放棄數學學習,這時,教師應該肯定學生的努力,給予他們學習過程較高的評價,并對這些學生逐個點撥,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教學說到底是為了學生能夠學到知識,增強學習能力,提高判斷力,成為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是引導者,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找到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筆者根據自身的數學教學經驗和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在對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和挑戰,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提高中職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內容合理、具體詳細,緊扣專業、導入情境,新舊聯系、尊重個性,重視過程、強調結果,以學生為本,培育學生學習數學的意志。總之,教師需要切實改變教學模式,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