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理治小學 黃徐軍
雖說隨遷子女跟隨父母在城市中扎下了根,但其數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習慣不佳等問題卻依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既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阻礙,他們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完成情況也并不理想,所以今后要集中力量解決好這方面的問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加強學生間的溝通交流,讓外來隨遷子女更好地融入班集體,在身邊同學的幫助下逐漸發現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實際教學中,可以按照以下思路組織班上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進而為外來隨遷子女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第一,自習,即讓學生自己觀察并分析思考問題。例如,在研究題目時,這一階段需要明確題目的已知量、所求問題、給出的條件和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之后才能夠明確討論分析重點,為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第二,討論,即將自己的想法與周圍同學進行分享、討論、交流。討論其實也是在思考,當自己的觀點與周圍同學發生沖突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而應當嘗試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驗證。第三,分享,即成果展示的過程,主要是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對外展示,接受他人的評價,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
以“確定位置”這部分知識的教學為例,教學中,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繪制路線圖的任務:讓學生分組繪制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并帶到課上集中展示。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雖說班上的幾位隨遷子女表現出了種種不適應,但他們一直在積極配合其他同學,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尤其在實地勘測路線的過程中,幾位外來隨遷子女一直在忙前忙后,事后他們也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贊揚。這類活動增強了班上同學的互動交流,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更提高了外來隨遷子女的集體榮譽感。此外,在這類活動的輔助下,外來隨遷子女在班集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外來隨遷子女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正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其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起到的積極作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制訂教學方案,進而在提高實際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幫助外來隨遷子女盡快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期間,要利用好多媒體、投影儀、電教平臺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創造出全新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其對課本知識建立起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
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部分知識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這三個不同但又相互聯系的概念,筆者在教學中開展了多媒體教學實踐:首先在大屏幕上投出了一幅圖片,然后圖片中央慢慢浮現出了一條對稱軸,最后對稱軸左右兩邊的圖片完全重合在了一起。這個動畫雖然內容簡單,但還是實現了對“軸對稱”概念的動態展示,因此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之后筆者又“如法炮制”,完成了對于平移、旋轉這兩個概念的動態展示,最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了三個概念的基本內容,并對其中的異同點進行了分析對比。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他們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帶來的愉悅感,為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簡單來說,分層教學是一種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外來隨遷子女來說,教師在設計分層教學任務時,可以先安排一些難度較低的任務,之后再循序漸進地提高對學生的要求,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步,而不是用統一化的標準打擊其學習熱情。
以“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為例,前期可以給學生出一些相對簡單的題目,等到后期再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當然,對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也可以嘗試為其量身定制題目,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
隨遷子女的教育歷來是令教師和家長頭痛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之后才能夠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更好地應對今后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