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榮炳中心幼兒園 朱春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園進行了“借助信息技術做好幼兒居家學習和生活指導”的研究,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幼兒進行學習、生活、游戲、身體鍛煉等全方位的遠程居家生活指導,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健康、愉快地平安度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們開展了多媒體應用技術的學習和研討,教師的課件、視頻制作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家長們在家和幼兒一起學習、游戲,親子關系明顯改善,科學育兒的意識明顯增強。本文就疫情期間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指導幼兒進行居家學習和生活進行探討。
2020年,大家度過了一個和往常不一樣的春節。為了幫助孩子了解發生了什么事,我們將《不一樣的春節》《愛數數的口罩》《“躲”起來的媽媽》等有關繪本翻拍成照片,做成電子課件或視頻,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在家觀看。通過線上閱讀,孩子們了解到今年春節不能隨意外出,是因為有的人生病了,這種病是由一種非常可怕的病毒引起的。因為這種病毒表面長著很多凸起,就像國王頭上的王冠,所以人們稱它為冠狀病毒。人類自身的免疫力難以抵抗這個病毒,很多人就都生病了。生病的人又會把病毒傳染給他身邊的人,導致更多的人生病,所以與病人接觸過的人需要隔離觀察。
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閱讀了有關疫情的電子繪本,不僅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不安心理,而且了解到社會上的很多人都在為防控疫情而努力,體會到人們互相關心的溫情,擁有了戰勝疫情的勇氣和信心。
春節后,各級政府疫情防控指揮部接連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延遲開學,孩子們和教師都將度過史上最長寒假。居家的日子里,不能隨意外出,為了讓孩子們在家停課不停學,讓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密切親子關系,我園利用信息手段,進行學習內容推送,讓家長和孩子在家一起學習。
首先,我園利用中國移動云視訊開展了線上教學研討會,教師們一起探討了《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中的哪些活動可以作為線上推送內容,制訂了每天的推送計劃。隨后,教師們一起探討確定課件形式,以便于家長在家和幼兒一起學習。考慮到我們是農村幼兒園,許多家庭里可能沒有電腦和iPad,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把教學內容制作成視頻的格式比較合適,讓家長借助手機就能和幼兒一起學習。
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有的教師把教學內容制作成了PowerPoint,但是不清楚用什么軟件把此教學內容再錄成視頻。此時我園的信息輔導老師發揮了作用,他利用QQ群、微信群推送了一些錄屏軟件,如會聲會影、錄屏王、拍大師等,并用微信視頻的方式指導教師們如何使用,及時地解決了線上教學的技術問題。
如有的大班教師將學習內容與三八節相結合,利用三八主題活動“送給媽媽的禮物”讓孩子們尋找穿項鏈的規律,然后按規律涂色,把“媽媽”的“項鏈”涂完整。教師先用會聲會影把PowerPoint課件制作成視頻,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將操作練習紙拍照發送給家長,讓家長打印操作紙或用臨摹的方式繪畫出操作紙。在以往的常規教學中,孩子們找規律時常出錯,但是利用教師的視頻課件學習,能反復播放,反復學習,家長指導幼兒先尋找到“項鏈”的規律,說一說規律,如紅黃藍、紅紅綠綠、黃橙橙等,然后讓幼兒依據規律涂色,這樣大大提高了幼兒操作的正確率。還有的青年教師利用手機,直接把教學內容錄成視頻推送。孩子們對這些線上活動特別感興趣,家長也十分支持,他們為孩子做好了材料準備。在此過程中,家長們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通過視頻或者語音,為家長一一解答。許多家長把幼兒的作品拍成照片傳到班級群中,讓家長、教師和幼兒相互欣賞、相互點評,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幼兒獲得更強的自信。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為了讓孩子和家長都能保護好自己,平安、健康地度過特殊時期,我們請信息老師制作美篇“科學防疫,從我做起”,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告訴幼兒怎樣做好防控措施。
例如,提示幼兒及家長們注意不去人多的地方,不參加家庭聚會;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正確地戴、脫口罩;健康飲食,勤洗手;作息規律,養成打噴嚏正確遮擋的好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如有發燒,及時就醫,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家長發放了一封電子信,告知家長居家注意事項。如盡量少帶孩子出門,疫情期間推遲或取消常規的兒童體檢,盡量避免去醫院;每日定時為居室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長要勤洗手,不親吻孩子,不對著孩子呼氣,不用嘴巴吹氣的方式冷卻食物等。
此外,我們利用家長QQ群、微信群,以錄播的方式指導家長和幼兒一起居家鍛煉,如親子游戲“不倒翁”,游戲初期,家長坐在床上,兩腿張開,幼兒站立在家長兩腿中間。家長閉合雙腿,幼兒要靈敏地向上跳起,張開雙腿,雙腳站立在家長腿部外側。當家長再次張開雙腿,幼兒則再次起跳,雙腳并攏,站立在家長兩腿中間,以此循環往復。當幼兒熟練掌握這一游戲后,家長可以提高難度,用兩根竹竿代替自己的雙腿,和孩子一起在地面上玩“跳竹竿”的游戲。教師在家長群里推送少數民族——黎族同胞在傳統節日跳竹竿的圖片或視頻,請爸爸、媽媽兩個人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節奏同時分合敲擊,幼兒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者跳出。起初幼兒可能不大會玩,教師利用微信、QQ視頻通話的方式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不斷挑戰自己。諸如此類的親子小游戲我們每周都會推送,如跳房子、趕小豬、過小河、有趣的拋接等,引導家長和幼兒利用家庭里的玩具或家具,進行室內體育活動,既增強體質,又密切親子關系,豐富了孩子們的居家活動。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孩子們和老師終于等來了返園復課的機會。但是有部分幼兒家長擔心疫情會反彈,所以仍然選擇居家生活。
為了更好地指導居家幼兒生活和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我們組織教師開展了線上教學經驗分享交流活動,請教師們講一講疫情期間自己的線上教學故事,說說自己的收獲和感受。已經四十五歲的吳老師說:作為一名中年教師,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與青年教師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經過多次嘗試,發現手機是個功能強大的信息技術工具,不僅可以直接錄屏,制作美篇、相冊,還可以將一些教學內容直接錄成視頻推送。青年教師小趙說:疫情居家期間,自己玩手機刷抖音,發現抖音上的許多資源都能用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自己照著抖音中的步驟做實驗,然后拍成視頻推送在家長群里,小朋友們都十分感興趣,給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別稱——魔術老師……
疫情期間教師不僅學會了借助各種操作軟件把教學內容制作成視頻推送給家長,還腦洞大開,將網絡上的趣味資源吸收進我們的課程,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同時獲得各種知識,這也為接下來的居家幼兒教學資源推送打下了基礎。
經驗分享交流會后,教師們紛紛表示要做到老學到老:科學技術在進步,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也要不斷提高,這樣才能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兒、服務家長。讓幼兒足不出戶就能參與幼兒園的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我們教師共同的心愿。今后,我們將繼續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相互學習,大膽創新,借助網絡向家長、幼兒推送更優質的學習資源,拉近幼兒、家長和教師的距離,家園共育,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