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壽光市侯鎮東岔河小學 王保文
數學這門學科在小學階段主要是以趣味性為主,重在培養學生的靈活和發散思維。而教育游戲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靈活多變的數學知識,如果在教育中加入“玩”的元素,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用正確的思想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知不覺間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效率。
學生學習需要建立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之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學生的年齡特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游戲時貫徹教育優先的原則,不能只是讓學生玩游戲,而沒有學到本節課要學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在開課前設計知識問答的游戲環節,比如詢問學生是否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動物是什么,有的學生回答鯨魚,也有學生回答非洲象。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當我們測量比較重的物體時,一般采用“噸”這個計量單位。由此引入新課教學。一個簡單的課前問答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噸”的概念,還能舉一反三,用其他物體描述出“噸”的大小。
小學生的注意力并不能高度集中在課堂之上,他們很容易被突然出現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看準時機,在學生注意力明顯下降的時候設計一些靈活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回歸到課堂之上。例如,在教授《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以在講授完具體知識后,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臥室是怎么布置的,鼓勵學生盡可能使用方位詞來描述臥室里的物品擺放,接著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自己的房間草圖,并進行講解,其他學生也可以提問。這樣能夠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對方位的概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年齡特征,選取適合小學生能力的知識,在設計游戲環節時也應該如此。游戲內容應該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水平,游戲難度要適中。若游戲太難,可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若游戲太易,則激發不起學生的好勝心。例如,在教學《1~5的認識》時,教師可組織模擬商店購物的游戲,提前準備好數量為1~5的學習用具,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兩個組,讓第一組的學生當營業員,第二組的學生當顧客,購買數量不同的商品。通過游戲,教師能明顯地感受到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扎實,數學課堂也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充滿了活力,也增強了小學生的生活經驗。
很多教師總是用一種游戲去輔助很多課堂,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非常有趣,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再感興趣,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引進一些新穎的課外游戲,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也能進行數學學習,間接地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平均數》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統計一下自己家近半年的用水量、每個月的平均水費是多少。這樣的游戲盡管簡單,但是它的意義卻是非常大的,它能讓學生掌握平均數的使用和計算,也能讓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去,還能讓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基礎。課堂教學和課外游戲的結合,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所提高,并且也能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
總之,在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下,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熟練掌握好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課堂上的創新,讓學生能夠饒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在教育游戲中快樂成長。盡管教育游戲的理念已經提出了許多年,但是具體應用策略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析,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樂、更健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