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實驗小學 王婷婷
在小學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可以由他們自己決定在規定時間內如何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自己小組成員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學習的分工、步驟和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能在小組學習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又如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最早始于美國,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英語課堂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活動。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讓他們自主組織、策劃、監管和總結自己的英語學習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更樂于投入到自己所在小組的學習任務中,使學習活動變得更主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競爭意識、平等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等。
同時,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學習,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際功能。所以,英語教學也應該僅僅圍繞學生間的英語交際而展開。小學英語課堂上的小組學習活動,可以為學生創設用英語的情境,充分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從活動的開展步驟、方式,到活動的分工、調整,再到活動的總結,都應該由學生自己嘗試著完成。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容易形成一手包辦,如:有些教師習慣把分組、組內任務分配、組內協調、活動小結等所有事務都包攬下來,并沒有給學生機會嘗試處理,這將不利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全面習得。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明確活動的主題、目標和任務,然后根據同伴的特點,自主確定組內成員之間的分工,力求在尊重所有人的前提下,讓每一位成員都有所承擔并有所收獲。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主題和目標不明確、學習任務分配不合理、成員之間合作不團結等種種問題,容易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達不到預期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旨在讓每位成員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所有成員都發揮所長,得到同伴的認可,進而達到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共同提高。然而,小組之間成員的性格差異、能力差異和參與度差異,都會導致學習效果大不相同。英語課堂上的小組編排,大多會考慮到方便學生交流而就近按照座位分組。這種分組存在著很大的隨機性,如:有的小組成員普遍活躍,積極參與活動;有的小組成員普遍性格內向,小組互動較少;有的小組成員學習基礎較好,很快順利完成學習目標;有的小組成員學習基礎較差,無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這種組際間的差異,影響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
教師應該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只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引導,具體的活動策劃應由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完成。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旨在讓每位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給了學生說英語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只需要在少數同學面前說英語,可以減少他們的緊張感,建立起他們用英語交際的自信心。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當家作主,從確立目標、策劃方案、監管活動到生成成果,都由學生自己操作,充分鍛煉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學生在自主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可以更好地發揮各自的長處,更好地運用英語來完成任務。
小學生的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容易出現效率低下的情況。究其原因,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還沒有弄清楚“應該做什么”和“應該怎么做”,就盲目開展了小組活動。他們往往追求做的速度,從而導致不知如何繼續做的尷尬場面。
因此,教師在分配小組學習任務時,可以以醒目的板書或者PPT形式呈現活動的目標和可行的活動過程,讓學生事先充分了解活動的目標和過程,然后才開始小組活動。還可以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先做適當的示范,以這種直觀的方式提醒學生應該做什么,可以怎么做。
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尤為重要,要注意不同水平學生的合理分配,分組的形式可以多樣化,讓學生所在的小組有所變化,激起學生的活動熱情。
小組合作學習最常用的分組是就近原則,把相鄰座位的幾位學生分為一組,方便他們進行討論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不定期更換分組方式,如按照座位的橫排為一組;按照座位的縱列為一組;按照學號帶1的學生為一組、帶2的為一組,以此類推;按照座位順序1至5報數,所有報到1的學生組成一組、所有報到2的學生組成一組,以此類推。報數分組還可以運用到分享小組活動成果中,按照報到相同數字的學生一輪合作學習結束后,再按照1至5組成小組,將自己在第一輪小組中的成果在第二輪小組中進行展示,其實質是第二輪的小組活動可以獲得全班合作學習的成果。分組方式的多樣性,可以激起學生的新鮮感,讓學生感到時時有驚喜。切記小組合作學習追求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得。
英語教學中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應設置活動成果的展示環節。針對不同的英語小組活動,其成果的展示形式各不相同。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為例,讓學生分小組演一演故事,可以在課文基礎上適當增加情節和臺詞。某些平時英語學習表現并不出色的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表演中,可以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出色表現。那么,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并有所得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小組討論某個話題時,可以請各小組代表將其小組的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進行展示交流。板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晰地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還可能出現一些個性化的表達,充分鼓勵和尊重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有的小組板書時只出現了幾個關鍵詞,有的小組則可以做出完整的思維導圖。板書展示也是一種相互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后展示,展示后進一步習得。
在小組合作創作英語小報時,可以先讓各小組代表上臺做一個presentation,再將各組完成的小報展示在教室的黑板或墻壁上,然后組織全班學生欣賞同伴的作品。這種成果展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可以讓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學生的作品得到同伴的賞識,進而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為例,結合課文保持城市干凈的話題,結合生活實踐制作海報How to keep our school clean?學生分組設計并制作的海報,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想象力,不再拘泥于課文內容。海報上的插圖和文案可以體現出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社交喜好,有利于教師全方位地了解學生,以便教師調整今后的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既是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也對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組織學生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英語課堂學習的效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中優勢,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