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新區幼兒園 賀紅霞 王 輝
凡事總要有“度”,給孩子的愛也一樣。愛給多了,那是溺愛;愛給少了,那是寡愛。那究竟什么樣的愛才是“適宜”的呢?繪本《安的種子》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隆冬時節,寺院里的老師父分給三個徒弟本、靜、安每人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并告訴他們這顆種子非常珍貴,要把它種出來。拿到種子后,三個徒弟各有主張。徒弟本總想著要讓種子第一個發芽,徒弟靜想怎樣才能讓種子發芽,徒弟安卻把種子掛在胸前的小布袋里。于是,本跑去找鋤頭,直接把種子埋在雪地里;靜查找種植書籍,為種子挑選優越的種植環境;而安卻在大家忙于種蓮花時坦然地做著日常工作,靜靜地等待著……最終,本的種子沒有發芽;靜的種子發芽了,但沒過幾天就枯死了;安的種子在春天種在了池塘的一角,慢慢生根發芽,并在一個盛夏的清晨輕輕地綻放了。
在家長和教師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都希望“種子”能夠幸福地生根發芽,開出最美的花朵。
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教導孩子凡事都要力爭“第一”,孩子很可能就會成為本。萬物皆有時,選擇了錯誤的時節播種,種子自然不能發芽。對種子呵護備至,種子就不能經歷風雨。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都有獨特的生長節奏,我們應尊重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季節性、多樣性與可能性。希望我們都能做像安一樣的教師和家長,給予孩子適度的關愛和保護,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環境,使每個孩子自由地伸展天性,自由呼吸,自主生長,擁有蓬勃發展的無限可能,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像千年蓮花一般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