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養正小學 何育豪
作為學習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自我監控能力對于促進學習成功,提高學習效果,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心理發展水平相對低,自我監控能力比較差,許多學生雖然知道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不懂得如何選擇和使用這些學習方法,或者選用了方法卻無法持續地執行。本文著眼于提高小學生學習自我監控能力,闡述了教學中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自我監控又被稱為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調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自我監控是指個體主動掌握自身的心理與行為,調整自己的動機與行動,以達到所預定的模式或目標的自我實現過程。它是人格特質的一個表現方面。
良好的自控能力可以促使學生時刻關注自己的目標,包括學習目標、鍛煉目標等,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努力提升效率。如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家庭作業,如果中途有事耽擱了,憑借良好的自控能力,學生會努力提升效率,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
良好的自我監控即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做事,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復習,提前預習等,全程按照教師的學習要求調整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我監控能力是一種自律性管理,自律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包括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的良好的品質。例如,以目標為導向,在實現某個目標的過程中,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促使目標達成。又例如,做好健康控制,發現自己身形胖了,就會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鍛煉,讓自己的體重維持在某個范圍內。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諸如游戲、表演、競賽等生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并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和獲得感。教師的教學要因性施教,對層次相異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從作業布置到考核標準,都應區別設置,對進步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加以激勵,使所有學生都能喜愛學習。興趣和成就感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樂意監控自己,提高自我監控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需要傳授學生自我監控方法,引導他們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預習方面,讓學生做閱讀、思考和標注。學生自主閱讀可借助工具與參考書掃清閱讀理解障礙;思考就是結合課后題目追尋答案;標注即把內容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標出不懂的地方和問題。聽課方面,讓學生明確聽課的任務、重點與難點,勤于思考、勇于發言。復習方面,傳授給學生系統的復習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單課、單元及交叉復習,以便查缺補漏。學習中的預習、聽課、復習過程,可以提高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計劃性、執行力,以及反饋、補救與總結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學習中自我監控的過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不斷自我發問及相互提問。在自我發問時,應多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做,還有無他法、思路是否最佳等;在相互提問時,可鼓勵學生彼此間就解題過程相互提問,取長補短。這樣經常性的提問訓練,學生的自我監控意識便會得到增強,逐步提升自我監控能力。
在解答問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多種方案中尋找理想方案,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概念的理解。求解答案,還要對解題思路加以梳理,對比不同方法的優劣,進行深度反思。教師須講解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和解題策略,讓學生評價自己的解答方法,這樣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朝向靈活的方向延伸,從而深化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借此幫助形成系統性的認知結構。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計劃。在每個單元開始的時候,教師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學生,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什么,并讓學生記錄下來,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照計劃,明確在什么時間具體做什么練習或測試。長此以往,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計劃學習的習慣,有效增強學習和計劃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完內容,教師可要求學生按思路以復述的形式進行強化練習。復述學習內容是基于熟悉、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回憶、整合、解釋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化處理學習材料,再組織語言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區別于機械背誦,是一種意義記憶。經常進行復述,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
在學習的各個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不斷思考,揭示問題的根源,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激勵他們自己找到解決方案并優化方案。要讓學生明確,要使用什么方法才能學會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避免出錯、是否需要對所學知識強化訓練等問題,從而制訂和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用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以便及時地整理思維,進行反思總結,形成更加清晰的認識,逐步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學習日記的形式靈活多樣,可回顧,可質疑,可預習,不一而足,只要有利于調控思維即可。
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組織同桌學生相互說說某項學習內容,學生講述,教師監督。這種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復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為學生自我監督的發展提供了外力支持。
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角色轉換為學生提供平臺,讓他們變被動為主動,強化訓練自我監控能力。比如可讓學生設計教學過程,并以教師身份作講解,完全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來提高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自我監控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思維有路、理解有方、解題得法,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能自主地進行獨立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擅用有效的途徑,巧用適宜的方法,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監控思維和行為的習慣,讓自我調控變得有效,從而多方位提升學生自我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