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崢嶸,南京市江寧區教學研究室道德與法治教研員,高級教師,南京市道德與法治學科帶頭人,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授課教師。參編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及多套地方教材。主持并完成多項課題研究,參與研究魯潔教授主持的課題“兒童道德生活的建構——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該課題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曾獲國家、省、市級教學競賽一等獎,多篇論文發表于省級以上刊物并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潤物無聲”的教育力量之源是與兒童“共在”。
——方崢嶸
她深入踐行魯潔教授提出的“生活德育”理論,基于兒童立場,積極建構小學道德與法治“潛潤課堂”。
“潛潤課堂”追尋自主育德的“有我之境”。她認為學生是道德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情境中看見“我”的生活,明晰“我”的需要,才可能觸動心靈,喚醒內在自覺,從而在發現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中,實現道德素養的自我構建與提升。
“潛潤課堂”引領向陽而生的“自然生長”。她主張教師應蹲下身來,從兒童的視角觀察生活,發現兒童成長與發展的真實需要,在與兒童心靈的碰撞、對話中,共同開啟探尋意義世界的生命之旅。她通過真實的生活與沉浸式體驗,引領學生經歷、實踐、體驗、成長。她致力于引導學生在欣賞中尚新,思辨中更新,探索中創新,主動探尋生活、生命的意義,學會善良地做人,智慧地處世,溫暖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