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蓉(江蘇: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小學生連續保持注意力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有的甚至更短。大部分學生在上課一段時間后,注意力就會分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還有少部分“學困生”,只要學習就走神,大腦始終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對教師上課所講知識難以理解。
要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有良好的聽講習慣。在教師授業、解惑時,學生如果注意力分散,對關鍵知識點的理解就會出現問題,更不要說掌握了。其次,在做作業時,教師大都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認真、仔細、高質量地完成,然而在現實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這一要求。
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不認真思考,不認真做作業,非常容易走神、思想開小差,想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是課堂上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學生成績不好、教師授課效率差的主要原因。但這種注意力分散、不集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能感到,學生注意力分散與其學習興趣減弱有很大關系。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了興趣,完全靠外在的壓力,是難以學好的。學習興趣的缺失影響了課堂學習的注意力。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特別是男孩的天性。課堂表現活潑本是我們提倡的快樂學習的一部分,但少部分學生的活潑好動超出了課堂紀律的范疇。這種情況雖是少數,但其既影響了學生自己的注意力,又影響了他人的注意力。
我校是城鄉結合學校。現在的學生父母大多工作忙,把學生從小丟在家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撫養,加上現在離婚家庭偏多,有的孩子或被寄養在親屬家中,家長無暇顧及。還有的家長要么過分溺愛孩子,要么只關心孩子的分數。對其行為習慣方面很少真正關心。
現在小學生入學年齡是六歲,但很多家長把不到入學年齡的孩子提前送入小學接受教育。學生由于年齡小,不能跟上教育節奏,從而影響了其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家長上班時間較早,很多學生在早晨五點鐘左右就被叫醒,睡眠嚴重不足,也是影響注意力集中的因素。
課堂注意力是小學生在課堂40 分鐘內產生和發展心理活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學生的注意力能否長久,與他們的注意對象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注重他們的心理反應,及時調整其學習心態,要做到以下幾點。
學生上學后接觸最多的是教師。教師是學生最直觀、最重要、最活生生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性格習慣、品行修養等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與其夸夸其談,生硬說教,不如以身作則,以身示范。教師在要求學生保持課堂注意力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平時教學中,有的教師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講課時東扯西拉,不著邊際,給學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因此,在上課時,教師也要注意力集中,盡量做到講課字正腔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無窮魅力,從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笈,是產生求知欲望的基礎。小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往往與其對學習的興趣有很大關系。而課本知識是呆板的、枯燥的,如果照本宣科,很難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努力創新,用新方法激發學生自覺集中注意力,產生興趣。比如在學習古詩時,可以給學習的古詩配上惟妙惟肖的活動場景,再配上輕松、快樂的音樂。這種新方法的使用,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享受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來到學校學習,一時也改不了這種依賴別人的不良習慣。加上部分教師也喜歡“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一節課中自己不停地講,不給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教師只要大膽放手,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給他們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更多的獨立思考機會,就會取得成效。
據研究,小學生的睡眠時間為全天十小時以上為好。充足的睡眠能使學生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應對繁重的學習,也能讓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教育部門也規定,學生夏天不得早于七點到校,冬季不得早于八點到校。如今,鄉鎮學校的走讀學生大多在清晨五點睡意正濃的時候就被叫醒了。大多數學生晚上九點以后上床睡覺,早上五點起床,睡眠不足八個小時,有的更短。睡眠不足的學生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保證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提高其課堂注意力,非常有必要。雖然小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但在課堂上,我們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方法,因人而異地引導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使學生能深入地、細致地觀察和思考,激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其在獲取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健康、快樂的學習,體會滿滿的成就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