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實驗中學 聞楠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核心素養應是那些可教可學的、具有普遍性和關鍵性的素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主題情景教學是實現英語學科素養“可教性”的有效途徑
首先,對于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環節,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主要采用教師進行知識講授,學生被動接收的方式,由于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情境缺乏聯系,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無法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排斥及抵觸情緒。其次,即使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不少語法知識,對大量詞匯進行不斷積累,但依然對已積累的知識無法恰當使用。所以,合理運用主題情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供了高效的手段和途徑,同時有效增強學生英語信息獲取、問題分析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從而實現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提高的教學目標。
主題情景是指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圍繞一個教學主題而創設的整體情景。主題情景是教學的主線,貫穿于課堂始終。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保留現實生活的和符合學生原認知的主題情景,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情景中學習英語知識。學科素養中的語言能力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創設逼真的主題情景,可以把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創設的主題情景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在情景中感知語言,提升相關的語言能力,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心智發育仍處于初始階段,需要借助形象及直觀的形式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認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和分析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及認知特點,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利用主題情境創設的方式,合理安排和組織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使英語教學知識能夠得到更形象直觀的呈現,契合初中生的學習認知習慣及思維方式。因此教師需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營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的教學氛圍,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點的主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使學習氛圍更具活力、更輕松活躍,進一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思維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發展。以牛津初中英語教材8A第三、四單元Study Skills為例,教師充分利用主題情景教學將兩個單元的詞匯學習合并為一節課,將原本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升了教學有效性。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8A第三、四單元Study Skills 共兩課時,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形容詞后綴-ful、-less和前綴un-、in-、im-的構成形式、用法,能在口筆頭交際中熟練運用。教師創設了迪士尼旅行故事主題情景,以教師本人的真實旅行經歷為背景,展示旅行時的照片為導入,通過描述自己的旅行感受,引出wonderful、colorful、meaningful 等帶有后綴的形容詞,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初步的了解。通過真實主題情景的創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代心理學充分表明,在學習中態度積極的人更能吸收和理解知識,也會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更主動、積極地參與英語主題情景學習。另外,教師可將原本的兩課時進行合并,利用一課時的教學時間,在熟練把握和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整合和創新,最大程度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學生在本節課授課前,首先需要對一些帶有前綴和后綴的形容詞進行學習和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結合本節課主題情景——迪士尼旅行故事,對故事過程進行講述,有利于學生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Everything there was so wonderful that I wanted to go there again. The games were also cheerful and I could not stop playing them.”。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真正學生進入故事情景中,通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展開自主學習。教師繼續講述旅行,在故事中穿插新的單詞和形容詞前后綴,“Unluckily, during the visit, I lost my purse. I was not careful. 也就是說I was so carless.”,引導學生得出“-ful”和“-less”后綴的意義,再輔助更多的詞匯訓練,可以讓學生能夠根據后綴正確猜測更多單詞的含義。這種情景設計進一步強化學生關于形容詞前后綴這一語言知識的認知過程,故事的連貫性和主旨一致性也使學生把已掌握的知識和需掌握的語言知識組塊合在一起,從而獲得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等多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在下一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隨著主題故事情景的發展,增加了“un-in-im-”三個后綴,“At first, unluckily I lost my bag. Luckily, I found it.”結合三組圖片練習,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否定前綴的用法。本節課的主題情景已經有效地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和教師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他們很樂于完成教師安排的課堂任務,教師設計頭腦風暴環節,每個小組在一分鐘內盡可能多寫出帶有這幾種前后綴的形容詞,寫出最多組獲勝,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從創設情景,到進入情景,到走出情景,使本節英語詞綴教學具有合理性和統一性,激活舊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幫助學生從情景中獲得“可理解的輸入”,最終實現“可理解的輸出”,有效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巧設主題情境,充分挖掘利用鮮活的教學資源,是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果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教師選用學生感興趣、貼近生活的主題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枯燥無味的詞匯學習變得靈動活潑,學生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而且可以使用這些詞匯跟他人交流,完成語言輸出任務。教師還可以根據主題情景,設計出更多形式的語言技能練習,如鼓勵學生利用所學帶有前后綴的形容詞造句,鼓勵和表揚有創意的句子。還可以設計一個半開放式的課后活動,讓學生寫一個自己的生活小故事,故事中盡可能使用課堂中學過的詞匯。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培養思維方法與英語交際能力。
作為創新教學方法,主題情景創設能夠有效改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使主題情境教學更加豐富,為教學有效性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同時通過主題情境的有效創設,使學生能夠在不斷積累語匯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語運用能力。另外,教師需要統籌、靈活安排主題情境教學,從而切實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