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茹玉(江蘇: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給教育事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使其逐漸呈現出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在小學階段,為保證語文課教學充滿活力并更加高效,老師需要善于發掘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功能,加強該體系的構建與運用,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下面,主要就信息技術在語文課上的教學運用進行合理分析。
新時期的教育事業逐漸向著現代化、信息化的方向有效改革與深入發展,同時也給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新要求。老師需要樹立良好的信息意識,加強先進育人載體的運用,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課程探索和學習,也能夠保證所開展的語文課教學活動更加高效、優質。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網絡在信息整合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功能。在教學中,老師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的前提條件是,整合豐富的文化素材,讓課堂上所包含的知識更加豐富,讓學生在課上能夠受文化吸引,對所學內容產生好奇心,并積極探索文化內涵,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底蘊,并對今后的課程學習產生較強的動力。
比如說,《清明》是教材中重要的古詩詞,在教學之前,需要先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規劃。搜集和整理與清明有關的文化習俗和典故,讓學生對清明節的來歷及其所具有的節日底蘊進行深入理解,同時也可以搜集其他與清明有關的古詩詞,讓學生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感受詩詞的意境,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并提高對詩詞深入賞析的能力。
多媒體是信息技術環境下一種比較重要的育人載體,在當前的授課環境中所具有的功能和地位是比較突出的。在授課的過程中加強多媒體的運用,不僅能夠改善整體的授課環境,也能夠讓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有所創新,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其能夠在視覺體驗的有效支撐下,產生對課程內容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其始終在課堂上保持活力。
例如,《金色的草地》是語文教材中的重要閱讀素材,為了讓學生對課程閱讀產生興趣,可以設置情境,營造良好的意境和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聯想的過程中參與到閱讀當中去,體會文章句子的描寫特色以及所呈現的情景特征,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基礎文化內容。因此,在教學中,老師需要合理設計多媒體課件,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創設趣味的朗讀情境,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有感情地參與到朗讀活動當中去。例如,在《題西林壁》授課時,可以播放動畫和音樂情境,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規范處理自己的朗讀情緒,調整朗讀節奏,從而保證學生的朗讀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為順應信息化的教學改革趨勢,老師需要對微課這一先進的技術產物加強重視,并將其規范應用到語文課堂上,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型課堂,讓學生能夠在微課的助力下規范參與到課程探究當中去。在微課的助力下,合理構建翻轉課堂,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對課程的理解。
例如,在圍繞《美麗的小興安嶺》進行授課時,可以合理設置微課視頻,搜集真實的小興安嶺景觀素材,對課程內容的框架和學習目標進行整理,然后鼓勵學生先進行風景觀賞,然后進行欣賞與探索,讓學生通過組內探討的方式,對具體的學習思路進行整理,然后在小組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將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在閱讀賞析中所總結的經驗進行分享。這樣能夠讓班級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學習能力獲得均衡發展和提升。
在語文教學領域,教學助手也是比較先進的育人載體,在拓展教學空間、實現智能化深化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在教學時,可以就教學助手進行合理發掘,在此基礎上構建智能化的教學空間和平臺,從而為實現遠程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載體。首先,利用教學助手,對與教材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復習鞏固提供良好的素材基礎。其次,重點加強釘釘、騰訊課堂等載體的應用,在此基礎上構建開放型的教學環境,與學生在先進的載體支撐下進行有效互動和交流,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探索中去。不僅如此,也可以鼓勵學生借助教學載體自主搜集課外的學習材料,發掘豐富的文化資源,拓展知識儲備,積累學習經驗,也能夠讓其在拓展與延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支撐其更好地參與到文學鑒賞和自主創作等各項學習活動當中去。還可以借助教學助手在線布置作業,并進行遠程指導和評價。
依前所述,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關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加強信息技術的有效開發,并在此基礎上營造全新的課堂氛圍。將網絡的信息整合功能、多媒體的情境創設功能以及微課的助學功能等進行有效發掘,并加強教學助手的合理利用,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廣泛的學習空間,進行自主探索,從而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提升整體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