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我國的老齡人口數量也在急劇增強,所以針對老齡人口進行社會化管理勢在必行。該文對于近年來社會范圍內關于老齡人口進行的社會化管理實踐展開了大量的調研,闡述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狀,發現了老齡人口社會化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比較具體化的管理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老齡人口 ? 社會化管理 ? 問題 ?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c)-0062-03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Aging Population
YE Xiaofen
(MPA Graduate Student,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number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is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so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socialized management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he social scope in recent years,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found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Aging population; Socialized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時至今日,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不高,但卻已然呈現出了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為有效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我國需要及時妥善解決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在此背景下,我國面臨著來自諸多方面的巨大挑戰,在整體改革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針對老齡人口開展社會化管理迫在眉睫。
1 ?我國現如今的人口老齡化現狀
1.1 人口老齡化概述
遵照國際范圍內的通用型標準,如果一個國家內部的超過60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或是一個國家內部的超過65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那么這個國家就屬于人口老齡化國家[1-2]。我國通常將60歲以上的人群看作老年人,但隨著近些年來醫療水平的提升,我國已開始將65歲以上的人群看作老年人。
人口老齡化這一定義通常包含3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人口老齡化的界定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第二,人口老齡化是立足于對所有人口的年齡比例情況進行動態分析所出現的概念,面向的主要對象是所有人口而非某一個人;第三,人口老齡化指的是一種老齡人口比例占總人口比例逐漸升高的趨勢。
1.2 我國老齡人口特征
1.2.1 規模大
據預測,2010—204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時期,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3億,2033年突破4億,到2053年,老齡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87億,占比達到34.9%。
1.2.2 人口老齡化整體發展速度很快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齡人口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新生人口出生數,且預計至21世紀40年代,老齡人口占比將占據總人數的兩成以上[3-4]。
1.2.3 城鄉二者之間的人口結構差距明顯,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同
截至目前,我國的農村老齡化程度較之城鎮老齡化程度明顯較深,這是由于人才普遍離開農村,去往大城市尋求個人發展;在不同地區之間,人口老齡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北部城市較之南部城市老齡人口占比明顯較高,沿海城市較之內陸城市老齡人口占比明顯較高,幾大特別行政區內部由于以往長期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所以老齡化程度較深,西部一些偏遠地區老齡人口占比較之一線城市甚低。近10年、80歲及以上高齡人口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長,失能、半失能狀態老人規模增加,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呈疊加趨勢,家庭小型化(4+2+1家庭結構)又使家庭養老功能弱化[5-6]。
1.3 我國的老齡人口發展現狀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非常快,最初僅僅用了不足20年時間便走完了諸多發達國家歷經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走完的由成年型社會邁入老年型社會的發展進程。預計我國發展至21世紀中期,年齡超過80歲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將會由現如今的一成提升至兩成,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口數將會占到全球范圍內超過60歲的老年人口數的兩成。伴隨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青少年的人口數量正在不斷下降,預計至2025年,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將會超過青少年人口數量,至2050年預計將超出青少年人口數量的1倍。我國目前正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現如今的經濟并不十分發達,在同時面對老齡人口不斷增長與青少年人口不斷減少這兩大問題的同時,我國處境十分艱難,唯有把握時機采取措施,才能夠化解這一危機[7-8]。
2 ?針對老齡人口開展社會化管理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2.1 養老機構內部人力資源匱乏
養老機構內部人力資源匱乏是現如今對于老齡人口展開社會化管理的一大難題,其最突出的表現是養老機構內部的人員數量較少,人員專業性技能不完善,人員個人素質較低,這對于加快推進老齡人口的社會化管理工作開展非常不利。
目前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未來養老機構對于內部的人力資源需求會越來越大。盡管在短期之內,養老機構內部的人力資源匱乏狀況可通過返聘一些下崗工作、發動社會上的一些志愿者為養老機構進行工作,但長此以往勢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轉變這一狀況。
除了養老機構內部除去存在人員數量不足這一問題之外,養老機構內部的從業人員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個人素質普遍較低,其自身普遍缺乏正確的服務理念、良好的服務態度,導致養老機構內部整體而言服務質量不高。
2.2 養老機制不科學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養老機制已然起步,但由于起步較晚、運行時間較短,所以目前能夠享受退休補貼的老年人占比較小。此外,養老金制度是現如今城市內部最廣為應用的養老制度,其具有穩定性以及可靠性,但其受企業內部經營狀況的影響較大,且養老金的增長速度較慢、增長幅度較小,這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能有效提高,相對而言較為貧困。
2.3 針對老齡人口展開社會化管理的認知程度不足
面對現如今國內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所帶來的諸多挑戰,有關職能部門以及社會上的管理以及服務部門應當深刻認識到對于老齡人口展開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時反思,發現社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方法。第一,要著力解決養老機構收費增速過快的問題;第二,要著力改善養老機構內部的設施以及服務。
3 ?現如今針對老齡人口展開社會化管理的主要對策
3.1 構建居家型養老服務網絡
(1)應當系統化布局社區型示范養老服務中心,構建起街道養老服務型綜合體以及社區型養老服務站等多元化網狀結構,提升養老服務覆蓋率以及便利度。(2)出臺關于新建住宅小區配套的養老服務設施的整體建設辦法,要求新建的住宅小區嚴格按照建設辦法配齊相關的養老服務設施,從而有效促進規劃、建設、驗收以及交付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推進社區型養老服務相關配套設施的有效落實,確保養老服務設施配備完善。(3)有效落實國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相關建設項目,投資新一批社區型公辦養老服務機構。(4)政府統一購買服務,確保連鎖化及標準化的居家型養老服務網絡早日投入運營,以及及時為老齡人口提供多元、完善的生活服務。
3.2 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
(1)要加大養老服務方面投入力度,落實居家型養老服務網絡的構建。積極發展集中管理及運營的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日間照料中心提供養老服務,并在中心內部增設家庭型的服務功能板塊,提升中心內部服務能力,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提升養老服務能力。(2)要加大投資力度,支持綜合性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工作。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推動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化、規模化以及醫養結合化整體構建,提升照護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加強專業化人才儲備,打造出互聯網及養老二合一的新型服務模式。在提供養老服務的過程之中,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打造完整的信息網絡,構建多層次的智慧型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服務水平,此外可嘗試試點一批康復醫養服務中心,提高社區內部的醫養結合綜合服務能力。
3.3 加快完善老年服務的配套設施
擁有完善的老年服務配套設施是提供優質老年服務的重要前提。伴隨著現如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程度加深,老年人口的數量目前急劇增多,當前老年人對于醫療保健以及養老服務等方面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但現如今的老年服務配套設施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不能滿足老年人的整體需求。對此,在對老齡人口進行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之中,要加快完善老年服務的配套設施,著力構建和諧、良好、便捷、舒適的戶外環境,全面推進全國范圍內老齡人口社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4 暢通老年人的意見反饋途徑
伴隨著現如今社會福利朝著社會化趨勢發展,養老服務產業之中的關系愈發復雜,現如今養老服務產業與老齡人口之間已然不是簡單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而更多的是一種政府、服務提供者、老齡人口三方的管理。如此一來會使得信息的溝通不及時,有關管理人員無法及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管,長此以往缺乏對于服務質量的約束,必將降低老齡人口的養老體驗。為此,有關管理人員應當及時構建起暢通的溝通機制,老年人如有意見,可以向有關管理人員提出,其中最為便捷的一種方法便是建立起老齡人口的投訴機制,為老齡人口提供便捷的投訴渠道。
3.5 發動多方力量,群策群力,共同營造尊敬老人、愛護老人的社會氛圍
養老機構應當立足于對老齡人口的個人身心發展特點展開深刻的了解,及時建立并完善相應的社團組織,通過開辦老年大學以及老年比賽等形式,引導老齡人口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同時,為有效構建良好的尊敬老人、愛護老人的社會氛圍,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切實維護老齡人口的合法權益,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老年食堂等服務新模式。除此之外,各大社區需定期走訪并慰問老齡人口,使其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愛意。同時,新聞部門應當重視宣傳老齡人口日常的相關活動,設立專門性的老年刊目,激發全社會重視對于老齡人口展開社會化管理工作。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老齡人口進行社會化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僅僅依靠某一部門發揮力量難見成效,需要來自多方的力量協同參與到老齡人口的社會化管理工作過程之中。具體而言,需要發動起社會范圍內的全體力量協同發力、共同參與,共同尊重老人、呵護老人,不斷給予老齡人口的社會化管理工作支持,才能夠促進老齡人口的社會化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最終共同助力國家朝向更加繁榮富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友敬.當前老齡人口社會化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11):12-13.
[2] 馬瑤.中國老齡人口管理職能及其優化研究[D].上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4.
[3] 付萬寧.吉林省老齡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9.
[4] 瞿凌云.未來人口老齡化趨勢及其對潛在經濟增速影響的估算[J].上海金融,2021(8):27-36.
[5] 黃凱,趙月旭.浙江省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經濟和社會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2021(7):18-20.
[6] 馬駿,沈坤榮.中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及對策研究[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1(4):
72-83.
[7] 姜小靜.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我國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8.
[8] 張梅芬,高慶彥,童彥,等.人口老齡化、地區異質性與居民消費關系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9(20):
178-181.
作者簡介:葉小芬(1991—),女,MPA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公共經濟與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