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敏
每次去飲水機處接水時,我總為過濾水槽中的各種垃圾所煩惱,這些茶渣不僅有礙觀瞻、不衛生,而且給保潔阿姨帶來了不便。我在班級多次提醒,希望學生自覺保持過濾水槽的潔凈,但收效甚微。日子一天天過去,水槽的情況時好時壞。一天,我無意間發現飲水機旁多了一個棕色的小桶,過濾水槽里的垃圾消失了。小小的茶渣桶給了那些倒茶渣的人一個“臺階”,讓他們自然而得體地改變行為。其實,在教育中,很多時候也需要一個“茶渣桶”、一個適宜的“臺階”,讓孩子自然得體地走下來。
“老師,小紀把學校的柵欄踩斷了!”值日班長過來告訴我。小紀是一個調皮好動的學生,幾乎每天屁股不挨凳子。七年級一年,他大事也犯,小事不斷,給我添了不少亂。還好,在家長和同學的幫助下,小紀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我看到了他內心向好向善的渴望,讓我相信他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今天他又犯事兒了,我不禁有些生氣,急忙跟著值日班長一起下樓。看到我來了,小紀臉紅了,低下了頭。看到他這個樣子,我的氣也消了,嘆了口氣,指著花叢中斷成幾節的柵欄,問:“這是怎么了?”
“我只是往后退了一步,不小心踩到柵欄了。”小紀解釋。
“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故意的,你沒有想到柵欄如此脆弱,你也沒有想到自己一腳的力量如此大。但現在柵欄因你而受傷,你要負責哦。”我平和地說。他點點頭。
在承擔責任這一點上,沒有商量的余地。我知道小紀的爸爸會修理,因為上次我在班級征集“擅長修理的爸爸”時,小紀爸爸就積極報名了。“你爸爸會修理,今天回家讓爸爸教你,明天早上上課前修好。”小紀點了點頭,但有點為難。
我給小紀爸爸發了一條短信:小紀爸爸,小紀可能是為自己有個擅長修理的爸爸而感到驕傲,今天不小心弄壞了學校的柵欄,但他相信爸爸肯定可以修好。請您在明天上課前來學校一趟,和小紀一起把柵欄修好。
面對犯錯的小紀,我沒有批評他,也沒有大動肝火,而是給他準備了一個“茶渣桶”,教他收拾自己的殘局,讓一切回歸原樣。小紀好動,我愿意相信他不是故意弄壞柵欄的,但柵欄確實是因為他而壞了,所以他必須去承擔這個責任。我給了他一個臺階,讓他自然地下來,主動去承擔責任。給家長發短信,一是因為小紀需要爸爸的幫助,二是希望家長在教育他時也不至于大動肝火,而是平靜地接受,并和孩子一起去承擔。
第二天,我剛到教室,小紀已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早讀了,手機上,小紀媽媽發來修好后的柵欄的圖片。她說:“小紀已經和爸爸一起把柵欄修好了,他還說,如果這個柵欄再壞了,他會繼續負責的。”看到信息,我笑了,抬頭撞見了此刻正在偷偷觀察我的小紀。他立馬收回自己的目光,大聲地讀書,臉上帶著調皮的笑。
教育中,教師需要為孩子和自己準備一個“茶渣桶”,接住孩子不小心的失誤,接住成長中的一些小麻煩,也接住自己情緒中的負能量,遠離情緒的狼藉,守住成長的恬靜。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