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蓮
摘要:在現代教育理念和基礎課程改革的雙重要求下,信息技術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生物學科的教學融合已經成為了初中生物的教學必然趨勢。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要求,貫徹素質教育的實施。因此,本文聚焦于信息技術視角下初中生物教學的探究,通過對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目標落在如何切實提高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使用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探究;初中生物
一、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實際意義
在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中,生物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對于初中生的教育教學培養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但同樣,探究性的實驗也占據了重要的位罝,生物學的探究性實驗教學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入手,觀看、動手操作和課外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聚焦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以達到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真正能讓學生實際操作,在教師講授時不枯燥乏味,從而切實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初中的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師一方面要重視教材內容的講解,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積極的引導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現狀
為了解中學生物教學現狀,筆者通過對初中生物課堂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進行了調查,發現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已經趨于成熟,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幾方面。
(一)學校教學信息技術軟硬件不平衡,現有設備使用率不高
數據顯示,82%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愿意并且實際使用了信息技術設備,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順利使用教學設備完成一節課的教師只有53%。多數教師反映學校的教學設備存在老舊、落后的問題,在使用時容易出現卡頓和故障。很多教學設備過于稀少,不能完全的應用到教學中,比如在進行顯微鏡使用的教學時,由于設備數量有限,教師只能組織學生一組一組的進行觀摩和使用,同樣的知識點需要多次重復向不同的學生講解,效率實在不高。有些設備則需要專業的人員維護,不然特別容易出現損壞。
(二)一些生物老師專業素質不高,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力不強
筆者的調查顯示93%的教師會在教學當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但是68%的學生表示,很多老師的多媒體課件只不過是對教材的復現和摘錄,使用課件進行教學的效果并不明顯。很多教師受專業知識限制,不能做到一專多精,反而是除了學科以外的知識完全不了解。而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夠幫助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行很多實驗的演示和理論的推演。
(三)教師不能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教學模式趨于單一
初中生物學科是一門有著較強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學科,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有著一定的難度。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全靠教師“精湛的畫工”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細胞,什么是胚胎。學生對于生物中的各種變化全都來自于教師略微抽象的畫工和教材中的圖片。教師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比如教學視頻、微課等,就容易局限教學思路和模式,變得單一枯燥。
三、信息技術視角下初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設計進行課前導入
信息技術充分展示了聽說讀寫功能集于一體的教學優勢,因此在新課導入環節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有趣的繪畫、視頻和小游戲操作等,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調動其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其自覺學習意識。學生在視覺、聽覺收到來自多媒體技術的多元信息沖擊下,會迅速受到啟發,激發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形成豐富學習思維。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白板等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助學手段,也能夠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之中。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講解模式
初中生物的學習需要直觀的觀察和體驗才能讓學生在初次接觸生物時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課堂當中可以豐富教師對于教學所用的圖像、視頻和實驗的處理。電子設備的處理下,學生們能對于某一實驗的局部變化進行更細致的觀察,對于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多次復現重復加深記憶。這樣就可以優化教師課堂講解的模式,將單一的講授和繪畫的抽象講解變得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進行伸肘和屈肘的相關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動畫制作模型圖進行動作分解,讓學生對人體關節的發力部位有直觀的認識。對于肘關節等部位有充分的認知。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學過的關節和肌肉部位進行指認學習,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后復習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翻轉課堂、在線解答、線上提交作業有了更廣泛的運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堂以外的教學互動。這樣不僅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更能夠充分借助家庭中父母的力量督促學生學習。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課后作業的設計和布置成為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因此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全面塑造學生的學習素養。
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得以應用是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以切實提高教學水平為目的進行教學,為社會培養一批新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澤芬.新課程理念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J].生物技術世界,2013(7):1.
[2]于大澤.信息技術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3]康剛.信息技術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5(2):59-59.
[4]曹榮琴.信息技術環境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