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強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青島 266100)
雖然我國城市化建設的腳步在不斷加快,但農村建設依舊是發展中的重要任務。我國不僅提出了建設“美麗農村”的規劃,還推出了“精準扶貧”的政策。為了更好解決三農問題,我國不斷推出各種鄉村振興策略,旨在發展鄉村經濟,提升鄉村教育水平。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應該加強農產品的銷售力度。尤其在商品進出口迅速增加、互聯網購物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應該加強農產品的包裝設計,通過富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包裝設計吸引更多消費者,促進產業發展,滿足消費者綠色、生態的需求。
地方特色農產品包裝不僅美觀,還可以保護貨物在存儲、運輸的過程中不被損壞。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鄉村特色農產品有了全新的銷售渠道,甚至形成了智能的產業鏈。但是大部分產品普遍采用擺攤銷售的模式,部分采取牛皮紙袋簡易包裝,雖然使用功能過關,但缺少產品信息和藝術美感。在精品店鋪中,普遍采用紙箱包裝,銷量相對較低。普通的批發商販甚至沒有專門的包裝,只是采用繩索捆綁的方式,顧客購買的時候會提供塑料袋。在電商銷售方面,消費者在線上觀看圖片后選擇是否購買,包裝主要起到保護作用。網購平臺終端陳列組合的方式較多,包裝貨架展示競爭力動態變化,對包裝功能的要求也不斷提升,不僅要美觀,還要綠色環保[1]。然而,在農產品包裝設計過程中,大部分設計人員都沒有認識到包裝設計創新的重要性,簡陋的包裝無法彰顯產品特色,影響了農產品銷售模式和途徑的拓展,不利于提升產品銷量。
地方特色農產品包裝設計需要專業的設計人才,但很多設計人員只是具備設計經驗,并不了解特色產品的包裝設計。一方面,設計人員的設計知識不夠豐富,創新意識不足,設計產品缺少美觀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設計人員對特色農產品本身不了解,進而無法從根本上設計出具有特色的產品包裝。目前,特色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規模較小,以民營為主,普遍比較重視生產制作,忽視了產品包裝設計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會聘請專業的設計人才。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會選擇設計公司承接包裝設計任務,但設計公司并不了解產品特色,也沒有進行確切的考察和探究,大部分公司為了提高設計效率,普遍采用模板套用的方式,無法展現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經營者對包裝設計并不了解,只能在外觀上進行簡單的判斷和選擇,不利于產品包裝設計的優化。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提升農產品的銷量可以為農民帶來更多收入,有助于解決當地的經濟問題。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可以從農產品的包裝入手,不斷對包裝進行改進和創新,從視覺上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通過觀看包裝對產品產生興趣,同時在包裝上獲取有關產品信息,從而產生購買產品的欲望。總的來看,包裝可以說是幫助消費者認識產品的主要渠道之一。良好的包裝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還能展現產品特色、品質,使消費者直觀地了解產品的特點和內涵[2]。在包裝設計過程中,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傳遞區域特色文化,彰顯特色農產品的優勢特點,從而促進產品銷量的提升。
地方特色農產品不僅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獨特的特質,包裝設計也應該不同于其他產品,這樣才能提升特色農產品占領市場的能力,使產品更具優勢。通過加強包裝設計的方式,建立具有特色的品牌文化,彰顯當地的人文內涵、歷史文化等。包裝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認識這種農產品,增加產品的品牌效應,擴大產品的銷售空間。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各地的環境條件不同,所以特色農產品各具優勢,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可以提升當地收入,帶動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從目前情況來看,需要進一步提升特色農產品的水平,不僅要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還要做好包裝設計。農產品包裝設計不僅可以增加產品的美觀性,還有助于地域特色文化的傳播,為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動力,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在地方特色農產品包裝設計過程中,應該以傳遞地方特色為主,彰顯區域文化和產品價值。目前,大部分包裝形式都比較常見,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包裝是傳遞地域特色的重要載體,應該在包裝形式上進行創新。例如根據當地文化設計富有特色的符號,使當地的形象更加具體,這樣消費者看到包裝就會將產品和產地、企業聯系在一起,促進產品信息的傳遞。以菌菇產品包裝設計來說,可以采用圓形的仿生設計,包裝的外觀為菌菇造型,這樣不僅符合產品特色,也能為消費者帶來趣味新鮮的視覺體驗,使消費者更容易對產品產生興趣。
地方特色農產品包裝自然要彰顯地方特色文化,為地方特色的宣傳提供幫助。在包裝設計過程中,要向品牌化、本土化的方向發展,使包裝更具標志性,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在包裝設計過程中,要實現品牌化,可以在包裝中融入地域傳統文化、民俗歷史等,使消費者有趣味創新的購物體驗,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從而達到促進銷售、宣傳文化的目的[3]。例如在谷物產品包裝設計過程中,可以在包裝上增加陽光、雨滴、綠色樹葉的標識,以此展現當地日照充足、降雨充沛、產品綠色無污染,也可以增加當地傳統民俗文化中的圖案符號,展現當地的特色文化,增加產品的文化價值。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農產品銷售逐漸向信息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產品包裝設計,應該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在包裝上印刷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獲取產品信息,使消費者對產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這種方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營銷模式,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服務。通過設計信息化的包裝內容,可以更加充分地彰顯產品特色,有利于資源的推廣,從而促進鄉村振興的腳步。
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包裝的功能性,其次考慮包裝的美觀性。目前來看,大部分農產品是采用塑料、紙等比較常規的包裝材料,環保意識相對欠缺,區域特色也沒有體現出來。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選擇具有特色且環保的材料,同時增添相應的工藝元素,結合當地的文化和產品特點,使包裝更具特色,充分展現產品的個性和差異,進而吸引更多消費者。例如在竹筍類產品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廢棄的組材料回收利用,采用脫水、壓縮等工藝技術進行材料的加工設計。竹材具有自然、環保的特點,同時設計成本較低,可以充分彰顯產品特點,在包裝設計中應用這種材料,充分滿足了創新設計、展現特色的要求。
在包裝形態的設計上,應該考慮運輸、存儲等環節的需求,不僅要保障包裝具有潮流感、設計感,還要增加包裝的使用功能,使包裝可以更好地保護產品。例如傳統的包裝普遍為長方形或正方形,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創新包裝的形態,采用當地的建筑造型或文化元素作為包裝外觀形態,提煉當地富有特色的建筑形態外觀,結合現代審美特點,設計具有特色的包裝形態,使產品包裝既可以傳遞地方特色文化,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4]。在視覺元素方面,主要分析產品包裝的傳播作用,應該彰顯產品特色,同時符合消費者審美需求。可以進行字體、圖形等方面的設計,不僅要增加設計原色的辨識度,還要彰顯農產品屬性特點。
在包裝設計過程中,塑造品牌是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尤其是全新的產品,如果要使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的成分、功效、使用方式等,就要在包裝上增添各種信息。設計師應該從版式設計、結構創新等多個方面入手,在設計過程中,明確單產品定位,然后根據具體的產品定位設計包裝內容,使包裝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例如“每日果干”設計了全新的產品包裝,深入挖掘象征產品的文化和可以展示產品特色的圖形物體,以此展現產品特點和種植方法、環境等內容,凸顯品牌形象。該包裝選用明快的色彩搭配,簡潔大氣的設計方式,包裝的下邊緣應用了各種水果圖案,體現果干的豐富多樣,左邊產品名稱下方采用了四個圖標,展示產品的種植方式、生產環境等內容,右邊是一個數字5,里面有5 種水果的圖案,傳遞產品內容。該包裝設計蘊含了很多信息,不僅具有美觀性、實用性,還可以使消費者透過產品包裝了解更多產品信息,有助于品牌的建立和文化的宣傳。此外,綠色環保也是當今消費者的主要追求,在包裝設計過程中,應該滿足綠色環保的原則,采用天然植物進行加工和使用,既可以節省成本,也可以彰顯特色。
在地方特色農產品設計過程中,應該不斷進行設計的創新和改進,充分展現產品的特色,提升包裝袋的美觀性和功能性,促進產品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消費者,不斷提升產品銷量,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