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會寧縣第七幼兒園 安韶亞
幼兒園晨間鍛煉是體育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增強幼兒的體質。晨間鍛煉并不只是一套徒手操,主要是通過隊列隊形,基本動作以及體能等鍛煉幼兒的身體,形成良好的身體姿勢,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在晨間鍛煉過程中,活動量的安排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師有效把握活動量和強度,運動量過大將會影響幼兒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運動量過小則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狀態。所以幼兒教師應高度重視晨間鍛煉運動量的安排,在安排過程中還要注重安全性的合理設計。
幼兒在晨間鍛煉活動過程中,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結合幼兒實際情況,設置良好的教育目標,有效投放晨間鍛煉活動器材。在投放過程中,要深入思考幼兒哪方面體能應該得到強化,還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創設良好的活動場景,引領幼兒有效運用活動器材增強體質。教師的眼光應該放長遠些,將幼兒課間鍛煉與實際生活聯合起來,將幼兒園周圍存在的樹木草坪等自然資源有效利用到晨間鍛煉過程中。通過實際生活存在的各種自然材料,充分鍛煉幼兒鉆、走、跳等動作,進而使幼兒平衡能力得到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將方形門作為山洞,草坪作為小河,石條作為小橋,為幼兒構建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景要求幼兒在整個過程中進行晨間鍛煉,有效安排活動量,保證安全性能,同時提高幼兒的身體機能。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有效結合幼兒的興趣,要求幼兒自主選擇運動器材,充分發揮鍛煉熱情。只有在晨間鍛煉過程中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確保幼兒的身體得以充分鍛煉,同時增強晨間鍛煉的質量。合理開展幼兒晨間鍛煉活動能夠增強幼兒體能,確保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展,還可以凸顯出幼兒園良好的精神面貌。
傳統時期,幼兒園開展晨間鍛煉活動大部分游戲都是教師在開展活動前預想出來的。教師將游戲玩法和條件灌輸給幼兒,幼兒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活動,整個過程中幼兒缺少自主性,并不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幼兒的參與興趣嚴重缺失,無法滿足幼兒的身心需求,甚至與身心發展水平嚴重脫離,也不利于幼兒身心狀況發展。新時期下,教師應結合新課改要求,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和思想。在晨間鍛煉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確保幼兒主動參與運動,重點講解游戲規則,給予幼兒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并能夠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和內心需求,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時間,確保幼兒可以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身體技能得以鍛煉,肢體更加協調,滿足內心需求的同時感受到鍛煉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晨間鍛煉活動的質量。
幼兒教師要注重選擇輕松愉快的音樂,有效感染幼兒的情緒。只有在晨間運動鍛煉過程中加以輕松的音樂作為輔助,才能夠營造良好氛圍,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沉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選擇不同的音樂,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沉淀效果。在熱身階段,可以使用歡快的音樂喚起幼兒的運動興趣;在正式運動過程中,使用律感較強的音樂,保證幼兒的身體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在放松階段,則需要運用舒緩的音樂,確保幼兒身心得以完全放松。
在晨間鍛煉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運動常規,確保活動有序開展。由于晨間運動存在循環流動性特征,并且使用的器材比較多,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常規。如果在晨間運動過程中出現擁擠,玩具器械不到位等問題,就會導致幼兒出現安全事故。完整的運動常規不但能保證晨間鍛煉活動的順利開展,還能增強幼兒的責任感,使幼兒自覺遵守各項規則,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幼兒運動常規的培養。
在鍛煉前期,教師可以指定運動范圍,要求幼兒自覺排好隊,進入活動范圍內做準備;在鍛煉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幼兒有序地開展運動,注意與其他同伴之間拉開一定的距離,在整個過程中,同伴之間不能擁擠,不能爭搶運動器材;在鍛煉結束后,幼兒要自覺拾起玩具放到原來的位置,為保證幼兒能夠養成良好習慣,此時教師可以提前說明,借助音樂提示音,讓幼兒意識到應該將玩具歸位到原本位置。
在晨間鍛煉活動中不同年齡的幼兒對于運動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各方面能力和素養存在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投放器械時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投放多種類、多功能的器械。在滿足器械運動層次的基礎上,在各個游戲區域提供不同的游戲器材,確保幼兒能夠根據自身愛好、運動能力等選擇不同程度的器械完成晨間鍛煉運動。例如,在平衡類運動項目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木板樓梯,并且注重設置不同高度的平衡過道,滿足小班、中班、大班幼兒的不同平衡需求。幼兒在完成低難度的平衡任務后,會繼續挑戰高難度的平衡任務。另外,在開展晨間鍛煉活動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各種器材的多種玩法,并在整個過程中加入游戲,激發幼兒興趣,確保幼兒積極參與其中,進而有效豐富晨間鍛煉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題材的投射,要滿足幼兒的需求,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狀態,運動量要適度,避免幼兒運動過多影響后續學習和生活狀態。在各運動項目設計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安全性,可以在晨間鍛煉區域范圍內的地面上鋪設草坪,在周圍設置防護網等,保障幼兒的安全,避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由于奔跑、摔倒等造成安全事故。
參與晨間鍛煉活動的幼兒人數比較多,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堅決不能只將目光投射在一個幼兒身上。而是要時刻關注,避免整個過程出現安全隱患。為更好地避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安全事故,在開展活動前期,教師應有效排除運動現場的一切潛在不安全因素,減少不必要傷害。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教師要定期對各種運動器材進行檢查,排除不安全因素。同時,在材料投放時,教師應先試玩,確保整個路線過程和材料的安全性。在運動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指導幼兒掌握游戲規則,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多派幾名教師在不同的游戲點輪流執勤,明確自身職責,時刻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情況,確保整個運動過程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強化幼兒的安全教育,可以通過安全知識講解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總而言之,晨間鍛煉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存在一定價值,教師要結合時代需求,滿足幼兒發展需求,做好運動量設計工作。并且注重晨間鍛煉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安全性設計,避免幼兒在活動中受到傷害,使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展,身體素質得以增強,肢體更加協調,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