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經濟開發區春暉幼兒園 左黎黎
城鎮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對孩子的教育影響非常大,農村幼兒園與城鎮幼兒園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師資力量不匹配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需要關注幼兒教育的專業發展,鞏固教育中的薄弱環節。
管理層是幼兒園發展和提升的中堅力量,其中包括園長、教研組長、教師骨干等,作為幼兒園的管理層,需要具有更多的實踐力和專業能力,因此需要保證管理層的能力在不斷更新和提升。由于農村的教學條件和教育資源相對落后,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首先應該安排管理層人員外出培訓,借助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東風,在較發達地區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意在開闊管理層的教育視野,同時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鼓勵管理層探索自主發展的路徑,將自身多年經驗與實際發達地區的教學理念相結合,為本地幼兒教育發展貢獻力量。管理層對于幼兒園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責任性,需要認清自己的責任范圍,通過外出培訓提高管理和教研的實操能力,為農村幼兒園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不愿意回到農村任教,考慮留在城市中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因此造成農村地區幼兒園內教師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自從2015 年開始教師資格證書實行全國統一安排,并由國家教委統一制定考試標準和合格標準,改革后的考試難度不斷增加,提高了門檻,因此建議幼兒園在招聘過程中也適時調整入園門檻,針對教師的學歷、專業能力、教育態度以及結業課程分數等進行多方面考察,從入職環節開始加強管理。另外幼兒園也要從物資方面做到吸引人才,為幼兒園教師推行最低工資制度,并為教師繳納正規的社會保險,保證其應有的社會福利和工資待遇,為留住人才做好準備。同時幼兒園要注重新教師帶來的教育新理念,由于很多教師都是在外地求學歸來建設家鄉的,因此新教師的理念要超前于當地現有的教學理念,但是年輕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才能為自身積累經驗,通過實踐教學不斷豐富農村地區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因此,要幫助年輕教師樹立職業自豪感,提升農村地區幼兒教師的發展意愿。
農村地區教師外出培訓的機會并不多,大部分還需要留給管理層,以此達到以點帶面的全面提升,但是農村地區教師對于自我能力的提升不能放松,倡導注重本園研修過程,可以通過管理層的專業化帶動,引領其他教師提升技能。同時農村地區的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對于本地區幼兒的教育上更了解幼兒的特點,因此可以從中選拔出表現優異者作為園本教研的先鋒,多與其他教師進行經驗分享,提升全體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技能。建議幼兒園建立相應的管理和考核機制,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園本研修,注重教師的專業轉化效率,并在業余時間制定具有特色的園本課程,充分開發農村天然資源,例如大自然、田野、小動物等,多方面為幼兒收集資料,讓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另外要讓管理者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帶入農村幼兒園,一線教師將教學實踐分享給大家,教師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培訓,針對先進的教學理念一同研討。
現在的幼兒正處于多元化的社會當中,他們從小接觸的事物更加現代化,因此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不能墨守成規,而應該在實踐中尋找教學課題,這也是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反思和優化現有教學體系的一種教學手段。首先一線教師需要將現實中的問題進行匯總和整理,并與行業內的資深人士以及幼教專家進行探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針對現階段的教育手段進行分析,然后正視問題出現的原因和根源,并制定出應對措施。其次是一線教師要將調整后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過程中觀察孩子的表現和反饋,每一次調整過程都要進行記錄,為今后的教學留下寶貴經驗。最后是總結優化調整策略,這種方式強調實踐教學體驗,教師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不脫離問題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國自2010年始,開始加大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研究與落實力度,數字化成為新時期改變傳統教學弊端、提高教學質量與幼兒素質的高效手段。數字化不僅僅帶來教育手段的改變,更是讓教育環境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更為貼近,同時,數字化可有效轉變傳統教育資源的配置模式,并進一步在教學評價標準層面做出更多的優化與改變。在農村幼兒教育中,教育數字化與學前教育階段的高效融合,不僅僅是教育改革工作的機遇,更是實現教育創新與高素質教育工作全面推進的重要基礎。農村學前教育數字化教學,需要鼓勵幼兒養成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品德與素養,同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幼兒優秀的學習習慣,并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興趣特長,進而提高幼兒的實際學習質量。在這一背景下,幼兒園需要從自身教學環境入手,為幼兒打造更為優秀的數字化教學過程與情景模式,完善數字化教學的基礎設施,豐富資源內容,并同步聘請具備較高信息技術素養的學前教師,壯大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水平。
在農村幼兒教育體系中,留守兒童是重要的受教育人群,教師要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強化心理教育能力。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也應該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專門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并建立相關的檔案,針對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加強與幼兒父母的聯系溝通,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引導與教育。其次,針對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幼兒園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地建立幫扶隊伍,安排教師和同學加強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和互動,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的感覺。另外,再通過幼兒園與父母溝通,讓父母意識到孩子心理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加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和陪伴,逐漸喚醒孩子的認知和對于生活的希望。問題特別嚴重的幼兒,幼兒園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對幼兒進行心理上的治療和輔導,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要忽視幼兒園和家庭對幼兒的關愛和引導,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心理治療。最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定期對幼兒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困難并與幼兒父母進行有效溝通,及時掌握幼兒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城市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對于農村地區的幼兒園發展提出了更大挑戰,但也是全面教育改革的一種契機。首先要注重教師能力的培養,從外送培訓開始,以點帶面地提升管理層能力,其次要注重園本教研開發,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際問題面前不斷調整和反思,在總結和優化的過程中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