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學金 荊忠平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同和動物衛生與產品質量監督站 266700)
后備母豬的繁殖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對后代仔豬機體健康和成活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后備母豬良好的機體狀況對仔豬胚胎期和哺乳期生長發育均有良好的積極作用,而后代仔豬的養殖關系到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及生豬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做好規模化生豬養殖場中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具有重大意義。下文將對規模化生豬養殖中后備母豬養殖的科學飼養管理措施及疾病防治和藥物保健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后備母豬科學飼養,生豬養殖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規模化生豬養殖中,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需遵循分群飼養原則,通過將不同大小和機體狀況的后備母豬進行分欄飼養。實際養殖生產中將大欄飼養的后備母豬每周進行1~2 次的體重及機體狀況分群管理,通常建議同欄養殖后備母豬的體重差異不能超過2.5~4.0kg,以避免欄舍中出現弱豬引起采食受到抑制,或者豬只之間打架的情況。通常開始時每欄后備母豬養殖頭數控制在4~6 頭,隨著養殖日齡的不斷增加,逐漸降低每欄后備母豬的養殖頭數,以保障每頭后備母豬獲得充足的空間,為后備母豬養殖中飼料采食、躺臥及排泄等活動得到一個寬敞舒適的空間,進而改善后備母豬的生產性能[1]。
后備母豬養殖欄舍的清潔衛生是保障后備母豬良好繁殖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欄舍中需要保持清潔干燥的環境,合理控制舍中溫濕度,通常后備母豬養殖的適宜環境溫度在18℃左右,適宜濕度在60%~75%,嚴格避免后備母豬豬舍潮濕、擁擠,防止出現腹瀉或皮膚性疾病。夏季做好后備母豬欄舍中的防暑降溫工作,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后備母豬出現應激情況。做好欄舍中的通風工作,避免后備母豬舍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超標而導致呼吸道疾病的出現。后備母豬養殖還需要保障豬只獲得充足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
后備母豬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后備母豬機體骨骼和肌肉組織的生長發育,同時可以避免后備母豬出現機體過肥或肢蹄軟弱的情況,提高后備母豬機體體質,改善后備母豬性活動能力。實際養殖生產中可以將后備母豬定時驅趕運動,有條件的養殖場建設專門的室外運動場地,保障后備母豬每周可以獲得2 次以上的運動,同時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1~2h。夏季養殖中注意控制后備母豬的運動時間,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等氣溫涼爽的時間進行,寒冷季節選擇在中午進行[2]。
后備母豬養殖中充足的營養供給及飼喂時間的科學安排對保障后備母豬的機體狀況和繁殖性能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飼養管理人員通過觀察后備母豬的機體膘情狀況及后續配種計劃制定合理的優化飼喂措施,對過肥的后備母豬進行合理限飼,保障在飼養一段時間內后備母豬的體成熟和性成熟均衡發育,保障后續后備母豬正常的發情配種,使后備母豬獲得最長的使用年限及優質的繁殖性能。有條件的生豬養殖場可以對后備母豬定期稱重,通過后備母豬的體重來調整飼料營養物質配比和飼喂方式。在后備母豬生長期保障母豬機體獲得良好的生長發育,通常采取自由采食的飼養模式,在后備母豬培育期需要在飼料中合理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青綠飼料的飼喂量,限制能量攝入,避免后備母豬出現機體過肥情況。在后備母豬養殖誘情期需要使用后備母豬料,同樣采取限飼的措施避免出現機體過肥情況。在后備母豬養殖適配期需要進行短期優飼處理,適當增加飼料和營養物質的供給,以增加后備母豬的背膘厚度,提高后備母豬排卵量。
后備母豬養殖中的誘情處理可以促進后備母豬繁殖性能的發揮,在后備母豬養殖5 月齡后通過每天接觸公豬誘情,每天上午1 次,下午1 次即可,保障后備母豬和公豬有足夠長的接觸時間,出現發情情況的后備母豬及時分欄按照周次集中飼養。誘情使用的公豬需要保障良好的繁殖性能,性欲良好同時多頭公豬輪換使用,保障成功的誘導發情,提高后備母豬利用率。誘情公豬通常進行單欄飼養,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以保障性欲。后備母豬通常在第1 次發情時不進行配種工作,在進行10~14d 短期優飼處理后出現第2 次或第3 次發情時配種。
后備母豬養殖需要做好免疫防治措施,豬只在引進入場后的1 周左右需要結合當地生豬養殖常見疾病種類和疫病流行情況進行疫苗接種。在后備母豬進行疫苗接種前需要進行限飼處理,同時在疫苗接種前3d 在飼料中添加使用亞硒酸鈉維生素E或在疫苗注射前1d 添加VC,以提高后備母豬的機體抗應激能力,避免免疫應激的出現。定期對后備母豬進行偽狂犬疾病、藍耳病及圓環病毒病等常見免疫抑制疾病的檢測,發現患病個體后及時進行隔離處理。飼養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后備母豬日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障免疫疫苗的連續性。后備母豬養殖中的驅蟲工作也需要受到重視,通常在后備母豬養殖期間進行2 次驅蟲保健,首次在后備母豬進場后的第2 周進行,第2 次驅蟲通常在后備母豬配種前1 個月進行,選用廣譜驅蟲藥即可。驅蟲期間同時在后備母豬養殖欄舍中使用1%~3%的敵百蟲水溶液進行欄舍后備母豬體表驅蟲。
后備母豬養殖中合理的藥物保健可以有效提高后備母豬機體的免疫能力。實際養殖生產中通過分階段使用中藥和西藥進行保健,凈化后備母豬機體內病原體,提高后備母豬的抗病力,控制后備母豬養殖中支原體肺炎、放線桿菌胸膜肺炎及鏈球菌感染等疾病,同時有效避免繼發性感染和病原菌通過垂直傳遞到下一代。后備母豬藥物保健過程中需要選取安全、毒性小的藥物,避免保健藥物本身對后備母豬機體的損傷。
后備母豬良好的機體狀況和繁殖性能對改善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措施及科學的疾病防治和藥物保健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后備母豬的機體狀況,進而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