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山東省臨朐縣農業農村局冶源畜牧獸醫站 262600)
農村養雞已擁有悠久的傳統習慣,如今人們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十分重視雞肉安全,怎樣才能吃得更安全、健康已成為當下人們最關注的話題。
雞絳蟲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寄生蟲疾病,散養雞由于生活在大自然中,與外界河流、土壤、花草樹木等接觸較多,因此,在野外食用田螺、昆蟲等中間宿主時,容易沾染絳蟲病。散養雞感染絳蟲病,輕微情況下不會有明顯癥狀,但在感染絳蟲病比較嚴重時,散養雞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飲食量減少,但飲水量大增,一些散養雞會出現翅膀耷拉、長期臥地不起等現象,糞便呈現出乳白色,偶爾還能看到絳蟲的片節。一些因為絳蟲病病死的散養雞在解剖之后能看到大腸中的絳蟲。而且絳蟲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雛雞抵抗力較弱,往往感染性和病死率都比較高。
雞球蟲病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寄生蟲疾病,對散養雞農戶調查發現,雞球蟲病的致死率高達50%,有的散養戶防治不及時甚至會導致全部飼養雞的死亡。這種寄生蟲病主要發生在雛雞身上,一般出生15~50 日的雞最容易感染。主要癥狀是雞四肢無力、飲食不振、消瘦、便血,在對患有球蟲病的病雞解剖后發現,病雞腸內會出現血塊、栓塞、腸內腫脹比較明顯。
隨著養雞技術的發展和消毒殺菌技術的提升,在室內飼養的雞得蛔蟲病和線蟲病的情況比較少,但散養雞由于在野外相對開放的環境中生長,接觸到的昆蟲、田螺等比較多,在對中間宿體啄食過程中往往也會感染。但這樣的疾病大多在生長不到3 個月的雞體內感染,在成年雞體內寄宿感染很少。主要癥狀是雞長得慢、反應遲鈍、消化不良等。
主要是寄生在雞羽毛下,尤其是寄生在雞雙翅下的虱子,由于虱子主要是吸血為生,導致雞羽下瘙癢,被感染的雞在瘙癢情況下回啄自身的羽毛和皮膚,導致羽毛脫落,一些雞還會出現皮膚啄爛的情況,雞生長緩慢、脫毛嚴重、產蛋率明顯下降。
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多種寄生蟲病同時感染的情況下會大量產生組織滴蟲,并且會在線蟲、蛔蟲等多個寄生蟲的卵巢中產卵,有的會產生結締組織,并隨著雞蛋排出體外。組織滴蟲病對雞的傷害很大,成雞和雛雞都有感染的可能,10%~30%的致死率。病癥也很明顯,雞行走平衡性受到影響,走路晃動幅度較大,肝臟也會出現病變,有的雞解剖后肝臟明顯變大,有的雞會出現便血、肛裂等癥狀。
寄生蟲寄生在散養雞體內,主要靠宿主也就是散養雞體內的營養維持生長發育,其大量繁殖會吸收散養雞體內的營養,導致散養雞生長緩慢,白白消耗飼料和營養。隨著寄生蟲的大量繁殖,消耗散養雞影響的同時還會影響雞的健康發育,導致產蛋率下降,甚至不產蛋。這樣的結果是養殖戶不愿意看到的,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排查[1]。
很多寄生蟲會通過體表分泌的一些毒害化學物質,如組織滴蟲病分泌的毒性在日積月累中會導致散養雞死亡。還有的很多寄生蟲會通過排泄物在雞體內產生毒素,長時間積累會導致雞消化系統出現病變,如肝臟的腫大、破裂,腸道水腫、出血、梗塞等,寄生蟲的毒素是導致散養雞在感染寄生蟲后死亡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大量寄生蟲在雞體內生長、繁殖、排泄,造成散養雞氣管出現器官性損傷。如蠕蟲病,其吸盤和大量繁殖會導致雞肺部纖維化,有的寄生蟲進入雞肝臟內,在移動進食過程中很多雞的內臟會出現器官性病變。
寄生蟲在吸取散養雞營養,導致器官損害過程中往往會引發其他病菌感染,這是因為一方面寄生蟲體內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其大量繁殖往往使得散養雞體內的病毒和毒素量超過散養雞能承受的比例,超過一定數量會引發體內菌群失衡,散養雞往往會死亡。另一方面是大量寄生蟲會交叉感染,從而引發其他細菌和病毒性疾病,多種病菌感染下,散養雞在不及時清除寄生蟲的情況下往往會死亡[2]。
散養雞雖然生活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但也不能完全放任。除了在散養過程中讓雞進行大量活動外,還要注意精心調配飼料,防治過度依賴外部昆蟲等食源,增加感染概率。散養雞的營養一般在放養階段就要少配甚至不配精飼料,這樣才能保證雞肉綠色環保。但并不是說完全都是原生態飼料,還需要在合適時間段內配備少量高錳酸鉀等飼料,及時殺除體內寄生蟲和病蟲卵。否則雞抵抗力不足,容易感染寄生蟲病。
在散養雞周邊要進行及時的勘察和分析,對周邊可能出現的寄生蟲要進行及時消滅,對河流、池塘邊上的重點區域用環保的手段進行消毒,防止過度殺菌影響生態環境。通過對重點的幾種寄生蟲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范,確保散養雞不感染寄生蟲病。在通過雞舍的必經道路上設立消毒點,讓散養雞在放養結束回雞舍的過程中及時進行消毒殺菌。定期在飼料中加入除蟲藥劑,確保散養雞不被寄生蟲感染。但除蟲劑等不能多用,否則會影響雞肉和雞蛋質量,從而對散養雞的品牌形成不利影響。
散養雞在外活動范圍廣,必須要每天進行細致觀察。觀察過程中不是僅數雞的個數,而是要細致、充分的觀察散養雞狀態、數量、飲食情況、羽毛情況、排便情況等,對精神萎靡不振的要及時隔離單獨觀察,對大便帶有血色或帶濃的要及時追蹤觀察、化學分析,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早期準備,把對寄生蟲的預防排除到位。對因飲食外界昆蟲導致生病蛋雞,要通過隔離和限制外圍活動的方法及時進行糾正治療。感染寄生蟲比較嚴重的雞要及時控制隔離,必要時要及時殺掉。采取預防和排查相結合的方法合力解決感染寄生蟲問題。因外界寄生蟲導致脫肛或細菌感染的雞要及時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與阿苯達挫(芬苯達挫)等殺菌消炎藥物處理診治[3]。
總之,散養雞常見的寄生蟲病有雞絳蟲病、蛔蟲病線蟲病、雞滴蟲病等,一些病的致死率比較高。在散養雞生長階段需要格外關注、精心照顧,及時消毒,飼養和滅菌工作一定要做到科學、用心、精心,為養殖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當雞出現生病征兆時,應盡快診治,減少損失。散養雞的市場越來越廣,相信通過科學綠色的防治和養殖,散養雞生產有利于幫助大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