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秋菊
(廣西八步區畜牧飼料與草地監理站 542899)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雞業的快速發展,肉雞腹水綜合征是肉雞養殖生產中最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該病發生的機會也增加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需要加以重視,減輕對生產的影響。
(1)具備季節性,肉雞腹水綜合征主要在冬季12 月與次年4 月發病,其中1~2 月的發病率較高,每年5~9 月的發病率較低。(2)品種與性別方面,不同品種的肉雞發生腹水綜合征的概率不同,其中科寶、羅斯等品種的肉雞更易發病,而其他品種的肉雞則發病率較低。除此之外,相較母雞,公雞的發病率更高。(3)發病日齡,21~56 日齡的肉雞發病率較高,尤其是28~48 日齡的肉仔雞發病率最高。(4)病程較短,肉雞發病后持續5~7d 即可死亡,個別耐受性肉雞很可能會變為僵雞,治療康復的可能性較低。(5)地域性,肉雞腹水綜合征屬于高海拔癥,在高海拔與高鈉鹽地區發病率較高。(6)肉雞腹水綜合征與飼養條件存在較大關系,飼養環境差時發病率較高。通風不良、飼養密度大及氨氣濃度大等均可導致肉雞發病。
發病初期病雞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且排出白色稀糞,腹部下垂呈企鵝狀,無法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腹部肉眼可見膨大,觸診呈青紫色或暗紅色,手指按壓腹部出現痕跡,且病雞呼吸急促、縮頭嗜睡,個別病雞還會出現腹瀉癥狀,病情較快的病雞在出現腹瀉癥狀后1~3d 死亡。
首先是遺傳因素,肉雞體內的紅細胞體積較大,無法在毛細血管內順暢運行,機體內的氣體循環無法正常進行,以致減弱了肺動脈高壓與右心功能。當病雞右心功能衰竭時,全身血液回流受阻,腹部器官存在大量血液,并隨著血壓的升高在血管壁滲出,積存于腹腔中,出現腹水癥狀。其次是飼養環境不良,較差的飼養環境會導致雞群缺氧,尤其當飼養人員沒有定期通風時,雞舍內會存在較多有害氣體,當夏季炎熱時便會出現缺氧問題。最后是飼料質量較差,營養失調。養殖人員在飼養期間若不分時間與需求的增大雞飼料攝入量,會加大雞群對氧氣的需求,增大右心房強度,導致心力衰竭,引發雞腹水綜合征。同時,雞飼料中存在較高比例的鈉鹽,也會升高血液與細胞的滲透壓,從而影響體液順利調節。除此之外,黃色曲霉素會損傷雞肝,飼喂黃色曲霉素感染的飼料會導致雞群極易患上腹水病癥[1]。
一方面,養殖人員應做好肉雞飼養工作,在滿足肉雞生長需求的基礎上盡量減少飼料中的脂肪含量,且根據雞齡進行投喂,在2~3 周時適當減少飼料投喂量。通過限制飼喂可以明顯降低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發病率,且不會影響肉雞正常生長。另一方面,應做好雞舍管理工作,根據季節變化隨時調整雞舍溫度,定期通風,保證恒溫恒濕。同時,飼養期間養殖人員還應結合肉雞日齡與季節變化情況調整飼養密度,定期消毒,保證飼養環境的衛生清潔。冬季還應做好保暖工作,采用恰當的保暖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應盡量采用負壓通風與恒溫恒濕系統,避免使用煤爐。在恒溫恒濕的基礎上還應保證合適的光照時間,及時清理糞便,提高肉雞免疫力。通過間歇光照可以降低腹水綜合征的發病概率,對此,養殖人員在肉雞2 周齡開始時晚間便采用間歇光照措施,光照1h、黑暗3h,交替進行;4~5 周齡時,光照1h、黑暗2h,交替進行;6 周齡以上時光照2h、黑暗1h,交替進行。
養殖人員應結合自身養殖條件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及時清掃并消毒雞舍,降低疾病發生概率。且還應保證水源與飼料清潔,加入適當防疫藥品或抗生素,增強肉雞免疫力。
肉雞腹水綜合征與遺傳存在較大關系,為了在根本上控制腹水綜合征的發病概率,養殖人員應根據遺傳特點大力開展育種選擇工作,選擇出對缺氧、抗冷應激及腹水三者均具備抵抗力的新品種,保證養殖效果。
肉雞受應激刺激也會加大腹水綜合征的發病概率,對此,養殖期間應盡量減少晝夜溫差大、長途運輸、驚嚇等應激因素,或者將黃金維他、VC、電解金維-21 等抗應激藥物添加至肉雞飲水與飼料中,以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保證肉雞正常生長。
肉雞腹水綜合征預防期間應盡量減少用藥量,適當控制用藥時間,不得長期連續用藥,且不得使用毒性較大的藥物,為了增強肉雞對疾病的抵抗力,養殖人員應在肉雞飲水與飼料中適當增加添加劑,包括VC與VE,降低腹水綜合征的發病率。其中VC可以改善肉雞血液的攜氧能力,降低內臟器官的需氧量,保證血管的脆性與通透性,避免血液成分的滲出,從而有效避免腹水綜合征的發生。或者也可以在飼料中增加適量的VE,VE具備抗氧化作用,可以在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基礎上保證生物膜的完整性,降低因低透氣量引起的腹水綜合征問題。為了降低肉雞肺動脈壓,還可以在飲水與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以中和酸中毒,降低肺動脈壓。且添加適量的碳酸氫鈉還可以提高正負離子比例,保證飼料中電解質的平衡。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中藥預防方法,在日糧中增加脈酶抑制劑,以降低肉雞大腸與小腸內脈酶活性與氨濃度,保證腸黏膜的更新率,在降低氧需量的基礎上降低腹水綜合征的發病概率。
(1)采用硒生長素治療,劑量為500g/100kg,并增加適量的VE粉。病雞癥狀嚴重時還可以皮下注射亞硒酸鈉,持續1~2d。(2)病情嚴重的雞群可以將100mg 氫氯噻嗪片利用125g葡萄糖溶液稀釋,每日兩次自飲,連續服用3d,以有效排除腹水。(3)為了及時清除病雞胃腸道內容物,應及時為病雞使用大量蘇打片,20 日齡雛雞每天飼喂1 片,其他日齡雞群酌情增加或減少。為了充分發揮藥效,還應根據劑量聯合使用VC、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等。(4)利用硫酸鈉消除正心力衰竭問題,加速排除腹水。必要時還可以為病雞肌肉毛花丙甙,劑量為0.04~0.08mg/kg,隔日一次,連續使用2~3d,以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2]。
利用去腹水散進行治療,取白術、大腹皮、茯苓、桑皮、茵陳、龍膽草、澤瀉各30g,白芍、姜皮、甘草各25g,陳皮、厚樸各20g,煎汁加入適量清水,患雞飲用。也可以將澤瀉、木通、二丑等各500g,竹葉250g 研磨成粉,每次為病雞飼喂1次,連續飼喂3d。
肉雞腹水綜合征屬于條件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影響了養殖者的經濟效益。此病更注重預防,養殖人員應定期做好雞舍通風與保溫工作,及時清掃糞便,保證干燥衛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應激因素,為雞群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