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芳
(山東省臨沭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276700)
夏季是細菌、病菌大量繁殖的季節,再加上氣候炎熱,羊非常容易發病,嚴重影響其健康生長。疾病防治一直是養羊重點,一旦發生疫病,不僅會快速傳染,而且會給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為了有效應對,要加強對夏季羊病防治方法的研究,總結實踐經驗,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疾病發生率,促進養羊業的穩定發展。
疾病是影響羊健康生長的危險因素,特別是進入到夏季后,因為氣候條件的原因,導致羊病高發。廣大養殖戶對夏季羊病防治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及時展開防治,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首先可以保證羊的正常生長。當發生羊病時會在短時間內擴大傳染范圍,出現死亡的情況。通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保證羊的健康,確保正常生長。其次,維護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羊病出現不僅需要投入時間和資金去救治,而且會出現死亡情況,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最后降低疾病發生率。羊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日常養殖過程中要善于觀察,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防止出現傳染情況。意識到夏季常見羊病防治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羊病發生率[1]。
(1)氣候因素。夏季溫度比較高,再加上很多地區羊養殖密度較大,由于散熱、通風條件比較差,高溫環境容易滋生病菌和寄生蟲,從而導致羊病,氣溫過高是羊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飼料可以為羊提供充足的養分支持,但部分養殖戶存在飼料選擇不合理的情況,使得羊營養不良,自身免疫力下降,出現疾病。夏季溫度高,飼料在這種環境下容易變質,如果繼續飼喂對羊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2)環境因素。夏季需要定期打掃、消毒羊舍,是預防疫病發生的重要手段,但部分養殖戶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羊舍缺乏管理,羊生長環境衛生條件比較差,從而出現了疫病。(3)技術因素。部分農村、山區比較落后,采用傳統養殖方式,沒有按照規范接種疫苗,夏季成為羊病高發期。通過分析發現,引發羊病的因素比較多,因此,防治要從各方面入手去做,為羊的健康生長提供可靠保障[2]。
傳染性角膜炎也就是紅眼病,是夏季一種常見羊病,引發這種疾病的原因是夏季溫度高、蚊蟲多、羊舍空氣流動差。當羊患上傳染性角膜炎時會有明顯癥狀,表現為害怕陽光、流淚、眼角會流出膿性分泌物等,當病情比較嚴重時會出現失明。
防治:發現病羊后要及時隔離,對羊舍進行清掃和消毒,消除細菌和病菌。用適宜濃度的硼酸水或者淡鹽水清洗病羊的眼部,之后再應用青霉素或者地塞米松進行點眼治療,每天治療2~3 次。在治療傳染性角膜炎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執行,可以取得良好成效。當羊發病情況比較復雜時要進行全面分析,優化防治措施,保證疾病得到徹底治療。養殖戶要加強學習,提高對傳染性角膜炎的認知水平,確保可以有效應對疾病,盡可能的減少損失[3]。
俗稱羊口瘡,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病羊口唇部皮膚和黏膜發生潰瘍,出現膿瘡和丘疹。羊傳染性膿瘡最大特點就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甚至長達數年,嚴重危害到羊的健康生長。
防治:運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對羊進行接種,一般情況下,接種時間為每年的3 月或者9 月,一年接種一次。用高錳酸鉀溶液對病羊的創傷面進行沖洗,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溶液濃度,不能過高或者過低,再用紅霉素軟膏每天涂抹2 次,治療效果比較好。
這種疾病高發于剛出生的羊羔,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的,其中有大腸桿菌、產氣梭菌、沙門氏菌等病原菌,羔羊會出現急性毒血癥,死亡率比較高。
防治: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分為兩個時間段,分別是產前30d 和20d 對懷孕母羊進行接種,在接種時要從后推雙側皮內注射,羔羊吃了母羊乳汁后自身免疫力會增強。受到疾病的影響,部分病羊會出現脫水情況,為了補充水分,要采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補充5%葡萄糖生理鹽水,控制好補液量,每次不能超過100ml,可以起到補水作用。
夏季氣溫比較高,如果羊舍散熱效果不好很有可能會引發羊中暑。羊中暑后會表現為精神萎靡、呼吸困難、食欲下降等癥狀,當情況嚴重時會引發死亡。
防治:考慮到夏季溫度比較高,為了保證羊舍很好的散熱,必須要加強通風,讓羊舍溫度降下來。已經中暑的羊要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多種維生素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減輕對健康的危害[4]。
羊腸毒血癥是急性毒血癥,發病原因是羊腸道中D 型魏氏梭菌繁殖,時間一長會積累大量毒素,導致了疾病的發生。羊腸毒血癥高發于2 歲以下的羊群,相比較于山羊,綿陽更容易發生感染。出現疾病后,病羊會表現出臥地不起、抽搐等癥狀,由于病情比較嚴重,所以在發病1~2h 會死亡。
防治:采用皮下注射疫苗的方式可以起到防治作用。要嚴格控制羊的采食量,保證羊每天有充足的活動量,特別是圈養羊,可以采用驅趕的方式進行活動。病情比較輕的羊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環丙沙星注射液的方式,但要控制好劑量。
羊痘屬于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山羊和綿羊,羔羊死亡率較高。羊剛開始染上疾病時會表現得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等,并伴有心跳、呼吸加快。在病羊嘴唇、鼻子等部位可以看到小紅點,形成丘疹。一周后丘疹會逐漸增大,形成水皰,隨著病羊體溫升高,膿包變得干固,少數病羊還會出現咳嗽、腹瀉等癥狀。
防治:為了預防羊痘,要按照規定接種疫苗,用高錳酸鉀溶液擦洗病羊患部。
通過上文介紹得知,羊病發生原因較多,防治要從不同方面入手,下面介紹羊病的防治措施。
在夏季,當羊舍衛生條件較差時,非常容易滋生細菌或者病菌,導致羊病的發生,所以加強衛生管理很有必要。為了保證羊舍干凈衛生,每天要進行打掃,避免排泄物堆積,創建出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定期消毒羊舍可以有效消除病菌。日常要注意觀察羊群,一旦發現病羊要及時隔離,避免擴大傳染范圍,導致出現更多病羊[5]。養殖戶要增強衛生意識,保證羊舍干凈,可以防止疫病發生。
通過調查發現,很多養殖戶都缺乏對羊舍通風的認識,導致羊舍內空氣污濁,
給病菌滋生創造了良好條件。因此在建設羊舍時要綜合考慮,通過合理布置保證可以實現有效通風,是預防羊病發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根據天氣變化,對羊舍進行通風,將濕度、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保證空氣清新、干燥。通風是羊舍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所以要提高重視程度,保持空氣流通,為羊生長創建出良好環境。
很多羊患病是因為自身免疫力地下,這和飼料有很大關系。部分養殖戶對飼料選擇缺乏合理性,在長期飼養過程中,由于羊沒有補充養分,導致出現營養不良,再加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非常容易感染疫病,對健康生長產生危害。所以要重視飼料選擇,并且要合理搭配,保證羊營養均衡,有助于增強抵抗力,從而降低疫病發生率。夏季溫度較高,飼料儲存時間長容易變質,養殖戶要注意到這一點,對飼料進行妥善管理。同時要選擇合理的飼養方式,嚴格控制喂養量,不能過多或過少。不同生長時期的羊要采用不同的飼養方式,這對健康生長非常重要。
細菌容易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如果羊舍用水不控制,很可能會導致環境潮濕,使得疾病發生。所以要合理設置飲水槽,確保羊可以充足飲水,另外在打掃羊舍時要避免用水沖洗。當天氣晴朗時可以讓陽光照射羊舍,能起到殺菌作用,保證羊舍干燥衛生。
很多羊病發現時已存在大范圍傳染情況,主要原因是沒有及時發現,再加上具有傳染性,使得短時間內病羊數量持續增加,造成巨大損失。夏季是羊病高發期,養殖戶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觀察,一旦發現羊出現發病癥狀要及時處理,采取隔離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消除羊舍中誘發疫病的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羊舍環境,為羊的生長創建出良好條件[6]。
養殖戶作為羊群管理者,其自身素質直接關系到羊的健康生長,所以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偏遠山區、農村的養殖戶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較低,養羊都是采用傳統方式,導致疫病發生。在發生疫病時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存在處理不及時的情況,使得傳染范圍擴大。當地畜牧獸醫部門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下鄉活動,給養殖戶傳授養羊方法和技巧,運用先進技術實行管理,不斷提升養殖水平。養殖戶發現疫情時要當機立斷,及時上報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并進行有效處理,保證養羊業的健康發展,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上文對夏季常見羊病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加深了對羊病的認識,對于實際養殖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疫病是影響羊健康生長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加強防控,除了做好羊舍管理工作外,還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保證羊群健康。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防治體系,保證羊群健康生長,實現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