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民族藝術系,湖南 吉首 416000)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創意服裝設計。開展“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既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也滿足消費者對于新穎、獨特服裝樣式的需求。在具體的“創意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打破傳統思維的拘束。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收集、組合材料、設計結構、創新工藝等方式,完成從設計到制作出成品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要對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不斷進行思考和實踐,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創意服裝設計能力。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仍沒有創意服裝設計的教學理念,且對于教學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較薄弱。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地對服裝設計專業進行改革和創新,促進“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中,教師對于創意教學仍不夠重視。在服裝設計專業中,創意就是靈魂,也是決定服裝好壞的關鍵。但是,創意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高的學習要求,并不是通過努力就能獲得的,還需要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靈感和創新意識[1]。在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有效地開展創意教學,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仍采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創新實踐,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運用和實踐的機會不多。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升,設計的服裝也都缺乏創意。
目前,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對學生的考核只是通過學生上交的創意服裝設計作品來進行衡量,教師通過對這些服裝設計作品進行評價和考核,對學生的服裝設計水準給出明確的分數評價。在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下,學生的服裝設計效果在其設計的作品中就能表現出來。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對于創意服裝設計的學習效果,也缺少合理性和科學性[2]。
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服裝設計專業中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最難培養和提升的能力。在實際的“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關注學生個人風格的提煉,使學生的創意服裝設計更加新穎、獨特,更符合“創意服裝設計”教學需求[3]。在傳統的服裝設計中,由于學生受到想象空間和思維空間的限制,學生往往局限于眼前的設計要素,在原有服裝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設計,以體現新的服裝特色;而創新思維則打破了原有的想象空間和思維空間的限制,使設計出的服裝作品更加富有創意和特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滿足了人們對于新式服裝的需求。
在“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設計方法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設計方法的教學,就是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服裝設計的基礎要素,充分把握服裝設計的理念,積極創新設計形式,合理使用設計色彩,科學選用服裝材料等。因此,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意服裝設計能力,在掌握服裝基本設計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意服裝設計,以達到良好的服裝設計效果。在服裝設計理念上,教師也要讓學生了解服裝設計的受眾群體以及什么風格的服裝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等。同時,針對消費者的服裝需求來明確服裝設計理念,并設計出受眾面廣的服裝作品,使設計出的服裝作品能夠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在設計形式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形式上的創意設計,無論是從服裝的形式、做工、裁剪,還是設計休閑裝、宅男裝、職業裝、淑女裝等,都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在服裝顏色選擇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市場受眾面廣的服裝顏色,保證創意服裝設計顏色的獨特和美觀,以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以上要素都是“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需要把握的重難點。
在高職院校的“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重視創新教學。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意服裝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設計活動和設計訓練,加強服裝設計教學的組織領導能力,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保障良好的“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機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服裝設計的學習興趣,并對在課外實踐設計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獎勵,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4]。同時,教師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課外的創意服裝設計作品競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校和社會組織的服裝設計活動,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來提升學生的創意服裝設計水平,使學生設計出更加新穎、獨特、滿足大眾需求的服裝作品。
在“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要想使服裝設計教學得到創新,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民族傳統文化,開展特色民族“創意服裝設計”教學。高職院校要積極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把握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充分挖掘地區民族服裝特點,開設民族服裝創意設計的相關課程。教師要主動整合民族資源,使創意服裝設計能夠體現出本地區民族文化特點,促進地區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挖掘、弘揚和發展。同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創意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展示地區民族傳統服飾的珍貴性、多樣性和藝術性,開發其市場價值。這不僅能推動當地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強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還能促進我國各民族之間共同進步、繁榮發展。通過對“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創新,既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意服裝設計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又能不斷豐富服裝設計相關教學內容,推動“創意服裝設計”課程的創新與發展。
開展校企合作是高校“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有效開展校企合作,能夠不斷提升創意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有效、更真實的服裝設計實踐機會。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校企雙方也能夠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地區的服裝產業布局,促進時尚服裝產業的發展。通過校企之間的深度、全面合作,能夠全方位地打造創意服裝設計人才培養平臺、服裝品牌運營平臺和時尚服裝產業庫等,實現企業組織變革、企業轉型升級等多層面的校企深度合作、深挖潛力、深度對接,使校企合作達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高校可通過與服裝設計展覽會、服裝設計公司等企業的深度合作,真正為學生提供設計平臺和實踐機會,讓學生的創意服裝設計作品得到展現,這對于促進“創意服裝設計”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對服裝設計專業的“創意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仍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就需要高校教師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重視創新教學、結合民族傳統文化、有效開展校企合作等創新策略來優化“創意服裝設計”的教學結構,為學生提供更多服裝設計實踐機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滿足服裝市場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