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田鎮學區義和小學 俎士軍
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方案,重視每一個教學環節,通過新穎有效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很容易形成思維慣性,在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之后,就不愿意進行改變。當今社會,各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涌現,新技術的應用也日漸普遍,因循守舊只會落后于時代的腳步,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進行學習,大膽嘗試新方法,對原有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和改進。
例如,在課程導入環節,很多教師通常采用語言描述結合板書的形式進行,通過介紹新課文的背景知識或相關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這種課程導入形式很難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活潑好動,經歷過課間休息之后,神經往往處于興奮的狀態,在上課剛開始的階段,難以集中精神。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和課程內容有關的視頻,利用豐富的視聽手段,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快速投入學習,減少課堂有效時間的浪費,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講授《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關于自然保護的視頻,展示水污染、空氣污染、海洋污染等各種污染的驚人畫面,通過具體形象的動態影像,使學生對地球自然環境遭到的嚴重破壞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能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性,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會更加專注,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聽課效果顯著提升。除了課程導入環節,其他教學環節也需要教師不斷進行優化,要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眾多專家學者精挑細選的名家名作,難度也適合不同年級的學生,然而教材中的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比如學生想要提高閱讀能力,就需要不斷進行閱讀擴展,積累自己的閱讀量。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程,需要教師不斷豐富教學素材,不能僅僅停留于教材內容,要積極進行拓展,增加學生的學習趣味,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教師可以從課文內容出發,為學生推薦更多學習素材,使課內外閱讀得到有效結合。閱讀在啟蒙教育中極為重要,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教師持續給學生推薦經典的閱讀素材,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閱讀一篇美文或一本好書,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繁星》一文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其他語言優美的散文,如冰心的《我們把春天吵醒了》等作品,也可以推薦汪曾祺、豐子愷等作家的散文,語言不夠華麗但清新自然,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風格。在講解《出塞》這首古詩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其他邊塞詩,如陳陶的《隴西行》,學生閱讀后,能體會到同樣主題的作品的表現感情可以有很大的區別,王昌齡的詩歌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氣象,而陳陶的詩歌中已經有了很強的厭戰情緒,表現了晚唐國力的衰微。
除了依托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延伸,為學生推薦更多優秀的文章和書籍,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云盤、微信群等平臺,分享形式豐富的學習素材,如音頻、視頻等資料。多媒體形式的教學素材趣味性更強,共享到網絡平臺之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和學習,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還需要教師不斷革新教學手段,營造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課堂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手段比較單一。首先,師生互動嚴重不足,主要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學生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主動性顯著不足。其次,沒有充分利用新技術和新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等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手段。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視頻中突出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觀看微課視頻,學生能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快速跳過,對于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加深印象。通過有效的課后學習,教師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用來進行師生互動,增加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該更多地在課堂上應用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直觀體驗理解知識。比如,在講授《威尼斯的小艇》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或視頻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更直接地感受威尼斯的自然風光,觀看小艇行駛在水城之中的場景。通過這種情境體驗,學生對于課文的內容理解起來更加清晰。另外,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創設情境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因為古詩詞語言精練,意象豐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通過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詩歌想要表達的意境。比如,在講授《迢迢牽牛星》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展示牽牛星、織女星以及銀河的位置圖,介紹七夕節的來歷,學生充分了解這些內容,對于詩歌的內容體會將更加深刻。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需要教師不斷擴展教學內容,釋放教學活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語文學習需要日積月累,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滲透相關知識,開展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進步,提高自己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舉行古詩詞朗誦比賽,誦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古詩詞充滿音樂性,韻律和諧,朗朗上口,很適合進行誦讀。教師舉辦朗誦比賽,可以鼓勵學生閱讀更多古詩詞,還可以滲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另外,讀寫結合也是對傳統教學內容的有效擴展,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閱讀經典書籍后,都要寫作讀后感。教師盡量不要限定字數或題目,讓學生自由發揮,實現閱讀和寫作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熱情也得以提升。除了開展多種實踐活動,教師也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展,比如在講授《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等課文后,進一步選擇四大名著中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章節,作為學生選讀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在擴展教學內容時,教師應該注意謹慎選擇,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選擇,比如四大名著的原文是古白話文,《水滸傳》等作品中還有大量血腥暴力的內容,并不適合學生閱讀,教師一定要仔細篩選,選取適合學生的章節。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案,激發學習動力;豐富教學素材,增加學習趣味;革新教學手段,煥發課堂生機;擴展教學內容,釋放教學活力,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