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中學 牛梅花
化學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物質觀、生命觀以及自然觀,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注重對細節要素的分析及解讀,將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策略創新、手段創新相結合,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大膽創新。高中化學教師需要主動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束縛,找準勞動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真正實現勞動教育與高中化學教學之間的緊密整合。確保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意識到化學學習的樂趣以及精髓,主動利用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指導個人的勞動實踐,全面發展個人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水平。
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開始根據目前的教育教學困境,通過對新課程教學大綱的分析及研究,積極融入不同的勞動元素,真正實現勞動教育與高中化學教學之間的有效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肯定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中讓整個高中化學課堂大放異彩。
教材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現課堂教學的持續性以及一致性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需要將教材作為重要的線索,不斷調整教育教學思路,理順教學順序,堅持由內而外、由淺入深,采取循序漸進的教育教學模式,逐步挖掘教材中的勞動元素,為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但是有的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課程中過于注重對簡單理論知識的說教,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主動在教材中挖掘不同的勞動元素。直接按照教材大綱中的教育教學重點以及難點來進行分析,導致學生認為高中化學學習索然無味,難以意識到化學學習中的勞動性元素以及實踐價值,個人的能動性大打折扣。很少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停滯不前,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對化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能動性。
化學課堂是學科教學的主陣地,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教師需要注重對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的靈活應用。以學生的勞動指導為依據,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大膽想象,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打造高效課堂和精彩課堂。但是有的高中化學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沒有結合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真實表現來給予學生相應的勞動指導,直接跳過了這一環節,導致學生比較被動及消極,很少有學生能夠在化學學習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的分析以及研究。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同時也難以實現勞動教育與高中化學教育之間的有效整合,一部分教育資源被浪費。
在完成課堂主體教學環節后,教師在需要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指導,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確保學生實現查漏補缺,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但是有的教師沒有意識到課后鞏固和指導的重要價值,直接按照學生最終的化學學習成績來進行分析。很少有教師會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著眼于課后復習鞏固環節中學生的真實表現來給予學生課后指導。最終導致學生消極應對,出現了很多的負面情緒,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夠理想。
化學教師需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了解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要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確保學生能夠產生由內至外的學習興趣。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關注不同教育環節之間的聯系以及互動,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這不僅能促進勞動教育的有效落實,還可以豐富高中化學教學的內容及手段,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和生動。
教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線索,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教材為根本。為了盡量避免教學偏差和教學遺漏,教師需要注重對教材的深入剖析以及研究,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確保學生能夠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在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深入剖析不同的教材大綱,提煉出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主動挖掘其中的勞動元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及形式,肯定學生的不同意見和做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高中化學有一個全新的感覺,進而產生更多的學習主動性。
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實踐的機會,教師需要主動利用課堂教學的有效契機,積極滲透勞動教育的內容及形式,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實踐、自主創新。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教師簡單理論知識的講解,無視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生的勞動教育無從談起,這一點導致素質教育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很少有教師能夠擺脫傳統育人模式的束縛。為了避免這一不足,高中化學教師需要以勞動教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意見,給予學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引。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安排個人的學習和實踐,主動引導學生參與不同的勞動創造活動,將化學實驗的機會交給學生,確保學生自主合理設計自己的實驗流程以及實驗步驟,主動搜集實驗器材。這一點對豐富學生的勞動經驗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化學教師需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確保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和自覺性。
為了確保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需要積極利用課后鞏固的教育教學環節,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真實表現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這一點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有非常關鍵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及成長軌跡,主動挖掘其中的勞動性元素,確保學生在課后鞏固的過程中參與不同的勞動實踐活動。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改革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因人而異的教育原則,注重層次化的引導以及循序漸進的分析,確保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時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非常顯著。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整合非常有必要。化學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思路的有效調整,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關注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動,確保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高效和富有吸引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真正實現不同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化學學習成績和學習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注:本文為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勞動教育專項課題“推進高中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ZX08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