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芬
江蘇省江陰市澄江中心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科研興校是學校的辦學宗旨?;仡檶W??蒲泄ぷ鞯陌l展軌跡,一路走來頗多驚喜?!笆濉敝痢笆濉逼陂g,三項課題成果均獲江蘇省二等獎?!笆濉逼陂g,“兒童創想學習活動的開發研究”成功申報為省重點資助課題并成為省精品課題培育對象。從“十五”到“十三五”,學校的課題研究一脈相承,在情趣課堂中耕耘不懈。學校有一群熱愛科研工作的教師,教師有一股執著科研的力量。
從“十五”起,學校時敏校長就確立了“科研興?!钡霓k學宗旨。當時,科研于廣大教師而言很陌生,時校長敏銳地意識到教育科研對學校發展、師生發展的重要作用,于是設立學校教科室,指定專人專部門負責科研這條線。因為學校起步比一般學校早,重視度高,所以“十五”課題申報告捷,獲批江蘇省重點資助課題。良好的開端鼓舞了教師的熱情,在鮮花與掌聲中開啟了學校的教育科研之路。
讓教師走近并走進科研需要環境氛圍,大力傳播科研文化可以讓廣大教師耳濡目染。學校注重巧妙“借力”,每學期都聘請省內外的知名專家來校做講座,圍繞課題給教師傳送相關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師如何做研究、如何撰寫研究論文等。學校注重現場宣講,“澄翰·遠航”新校啟動典禮、“共筑教育夢”慶典活動、江蘇省“教海領航·情趣課堂”教學觀摩研討等一系列活動在學校得以舉行。
科研專著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達載體,從“十五”到“十三五”,在時敏校長的主持下,學校已出版了三本科研專著。教師能提供大量教學實例卻少有理論的提煉,能表達自己零散的想法卻少有整體的思考,能總結新鮮的創意卻少有精辟的闡述。因而,時敏校長帶領學校教科研團隊擔起了整理科研專著的重任。
專業化閱讀是提高教師理論儲備的有效路徑。學校每學期都會采購一批教育圖書,鼓勵教師閱讀、摘錄,寫讀后感,進行讀書交流分享。30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課標解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人手一份,鼓勵他們精讀、結合實踐去讀透。還要求教師每人至少訂閱1份教育雜志,了解最新的教育動態,對教育前沿信息保持敏感度。每學年,根據教師的讀書經歷、讀書感悟等指標,評選出“書香教師”。近年來,在廣大教師中開展“共讀一本書、共寫一篇文”活動。學校圍繞《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一書積極開展了系列活動,線上分享會上得到李政濤博士、唐江澎校長、成尚榮先生等名家的引領,這在廣大教師中掀起了空前的學習熱潮?!肮矊懸黄摹笔亲x書活動的延續,在共寫《我身邊的智慧教師》活動中,教師們欣然動筆,言之有物?!肮沧x一本書、共寫一篇文”,此活動有效促進了教師的閱讀、思考與寫作,是提高廣大教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
小學教育科研工作一定要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和日常課堂相結合,方能煥發出科研的活力,體現出科研的價值。學校申報的每一個課題都緊密聯系課堂教學,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課堂是每個教師每日需接觸的教學陣地,圍繞課題,以研究精神來上課,就自然地把教育科研融入進去。為了推動課題研究,學校設計了數學節、語文節、英語節、藝術節、科學節,在相應的節日活動時段里,課題研究更聚焦、科研成果更豐富。在今年的數學節上,全體數學教師圍繞課題“兒童創想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每一位數學教師開發并演繹了精彩的數學創想課,如“A4紙大變身”“奇妙的七巧板”等。同時,低年級開展七巧板創意拼搭,中年級自創數學學具,高年級設計數學節節徽、錄制數學實驗小視頻等。數學節為期一個月,師生圍繞“創想數學”開展活動,改變了數學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讓學生感悟數學的魅力。
寫作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表達方式,但是教師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因理論基礎不扎實、經驗整合的意識薄弱、寫作能力不強等因素而導致科研成果得不到高質量表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高教師的成果表達能力,學校多次聘請專家來校做科研論文的寫作講座,并實行點對點的輔導。在撰寫“十二五”課題專著《課堂上的桂花雨》時,學校先聘請專家和課題組成員一起醞釀書稿框架,待框架搭建后按教師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分工,認領寫作任務。為了排除教師因學校工作瑣事、家庭事務的干擾,學校安排了兩次封閉式寫作活動,離開學校,住進賓館,讓教師能安心、靜心地投入思考與寫作。封閉式集中寫作活動非常高效,原先文字的毛糙漸變精細,邏輯表達的序列更加科學。初稿出來后,為了進一步潤色,增強可讀性,學校組織課題組的教師進行頭腦風暴,在一次次的反復推敲中,書稿逐漸成熟。教師經歷了專著的孕育過程,思想水平和寫作能力都向前邁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