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春花
言語表達力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南京市拉薩路小學以兒童經驗的完整性為邏輯起點和價值歸宿,充分規劃,靈活運用學校多樣平臺,建構融通言語經驗的語文學習生態圏,實現學校語文學科“立言即立人”的教學追求。
國家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在充分把握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基礎上實施的大單元教學,是提升學生言語表達力的主體性言語實踐平臺。
其一,口頭言語表達力。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口語交際”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前提,強調營造真實的交際語境,提供恰當的、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其縱向序列的專項編排為兒童口頭言語表達力的訓練和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為不同學段、不同能力起點的兒童提供了言語進階路徑。
其二,書面言語表達力。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螺旋上升的習作序列安排為學生習作能力的進階找到了標準;具有創新意義的習作特色單元則著眼整體,聚合目標,充分發揮教材的范例價值;閱讀教學之中的隨文練筆,實現了讀中學寫的特定目標。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以寬泛的人文主題組織單元課文,將語文訓練的基本要素作為主線、明線,融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切的學習方法或策略、學習習慣等于一體。學校站在大單元教學的角度,用融通的理念進行教學內容的重組與整合,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轉化為言語交流的素材,同時提供了方法和練習平臺。
大單元教學提倡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對其現實生活產生實際意義。真實的學習情境打通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讓學生感受到學的知識是有用的、有意義的。這種開放的融通理念在很大程度上為創新言語實踐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激起學生參與的興趣,主動投入言語表達的訓練與展示,激活了學生的內在學習旨趣。
大單元教學所提倡的真實情境,實質就是真實任務,具有活動性、指向性、挑戰性、進階性。在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生認知水平、現場表達水平往往存在差異性,這恰恰呈現了每個兒童真實的學習原點。課堂自然形成的“學習群”,實現了從一個人的認知到一個小組的共識、從一群人的現場思維碰撞到每個人更新各自認知的轉變,更高階、更完善的思維也因此得以培養。
學程周對接國家教材的學習要素,打通課內外教學內容,以項目化的組織方式,引導兒童走進知識發生的現場,親歷知識發生和應用的過程,并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力、智慧,加工信息、解決問題、建構意義、升華情感,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融通性。每學期集中利用一周時間,圍繞一個活動主題,開展探究型學習,為兒童言語表達力提供綜合性實踐平臺。
在學程周里,學生會經歷“星空下的想象”故事講述、“春風里”與大自然對話、“十歲成長禮”的人物訪談、“讀城”中充滿自豪的城市解說、關于“工業4.0”的激情辯論以及“大夢想家”中挑戰自我的競職演講。學生圍繞一個主題,結合復雜而生動的真實情境,進行跨學科的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最終建構起知識的框架。豐富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的表達能力“無斷鏈”,提升了現場應對的言語智慧。
五子樹下俱樂部以組織變革為起點,用融通、有趣的方式給予兒童廣闊的平臺,為兒童言語賦能。
“我與大家讀書會”依托學校“書香校園”的建設,以“珍視每一個孩子的閱讀經歷”為基本理念,精選兒童喜愛的作家的作品,用“共讀系列作品、分享閱讀經歷”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飽讀詩書的重要意義,為學生言語表達力的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每日讀詩計劃”進行課程設置、主題活動探究,弘揚傳統文化,學生在誦讀理解中走進傳統文化,讓言語有了根與魂,文化自信隨之增強。
“五子樹下故事會”是學校重要的展示平臺。愛閱讀、愛分享的兒童,有校園生活故事的兒童,關注社會、有觀點的兒童都可以登上這個平臺,用自信與智慧展現自我風采。
“百步坡上好聲音”依托學校的智慧校園公眾號,拓展“現場表達力”的實踐空間,設置“小小演說家”“年度辯論賽”等欄目,展示優秀表達作品,分享養成卓越表達力的好方法。
“百步小當家”融合校園資源,巧設“表達能力崗”,給予學生真實的表達情境。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獲得即時性反饋,使表達具有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