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276200)
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生豬養殖數量顯著提高,妊娠母豬的繁殖性能對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具有關鍵影響,妊娠母豬良好的健康狀況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推動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妊娠母豬采食量降低嚴重阻礙了母豬生產性能的發揮,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問題母豬體溫,結合母豬臨床癥狀排查妊娠母豬的疾病,對癥緩解母豬采食量下降的情況,還要注意母豬飼料品質,改善妊娠母豬飼養管理方式,預防疾病,治療妊娠母豬便秘情況以及減少妊娠母豬在飼養過程中應激因素,避免妊娠母豬出現采食量降低情況。下文將對妊娠母豬采食量下降的防治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妊娠母豬科學飼養及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幫助。
妊娠母豬體溫升高后通常會導致采食量下降,通常體溫升高大概率是患得了傳染性疾病。常見的病毒傳染性疾病患病豬只規模較大,疾病潛伏期度過后大批豬只出現患病,同時疾病擴散速度非常快,妊娠母豬患病時間較長,患病妊娠母豬體溫呈現稽留熱,母豬體表出現點狀或斑塊狀出血點,患病母豬的糞便呈黃色或灰色水樣糞便,pH 檢測呈酸性,患病妊娠母豬對抗生素不敏感,機體病理變化呈現為充血、出血或壞死灶。妊娠母豬細菌性感染疾病通常患病豬只數量較少,發病情況較急,發病豬只不集中,病程相對較短,患病母豬的體溫出現升高情況,呈現為弛張熱型,母豬體表出現均勻的出血點,出血點呈現為鮮紅色。細菌性感染的患病母豬糞便呈現為單一顏色的糊狀糞便,pH 檢測呈堿性,患病母豬對抗生素敏感,使用抗生素治療后患病母豬體溫下降,細菌性疾病患病母豬的機體病理變化通常呈現為膿性和炎性病變。可以通過采取患病妊娠母豬的組織樣品進行疾病確診,確定疾病類型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緩解妊娠母豬采食量下降的情況。若是病毒性感染的妊娠母豬需要及時將患病豬進行隔離飼養,同時準確鑒別致病源,對細菌性感染疾病先做好藥敏試驗,優先使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1]。
母豬妊娠階段對飼料品質要求較高,消化道對飼料中有毒有害物質較為敏感,通常若妊娠母豬在沒有出現疾病的情況下出現采食量下降現象,很有可能是由于飼料品質較低導致的。妊娠母豬需要保障營養均衡,同時嚴格把控飼料品質,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高品質脫霉劑以防霉菌毒素對妊娠母豬消化系統造成損害。妊娠母飼喂也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措施,避免頻繁或突然更換飼料,飼喂時間和飼喂量均需要把控好,避免大量的飼料在料槽中殘留,導致飼料變質。妊娠母豬采食了發霉變質的飼料后會導致消化疾病,進而造成妊娠母豬采食量下降。也需要保障妊娠母豬飲水清潔衛生,夏季添加飼料添加劑的飲水隔夜后不能使用,同時冬季要保障水溫適宜[2]。
妊娠母豬飼養過程中需要嚴格注意欄舍中是否存在尖銳的地方,如圈舍上的鐵絲或門欄上的尖角等,防止對妊娠母豬的乳房及四肢造成傷口,引起發炎潰爛情況。定期給妊娠母豬進行驅蟲,避免妊娠母豬受到寄生蟲疾病的感染。做好妊娠母豬妊娠階段的藥物保健措施,有效避免細菌性疾病的出現,藥物主要以抗菌抗炎及避免繼發性感染的原則使用。保障妊娠母豬適當運動,適量運動可以保障妊娠母豬胃腸道蠕動,調理妊娠母豬胃腸道功能,改善妊娠母豬的消化機能,進而避免采食量降低[3]。
妊娠母豬便秘是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疾病情況,便秘會導致妊娠母豬體溫升高,精神狀態沉郁,降低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同時采食量也顯著下降。及時發現妊娠母豬便秘情況并進行有效治療,首先確保給予便秘母豬充足、清潔的飲水,通常母豬在妊娠階段每天每頭豬飲水的供給量在10L 左右,炎熱季節有所提高,寒冷季節飲水有所減少,可以通過在妊娠母豬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益生菌以改善母豬的道菌群,避免便秘的出現。妊娠母豬便秘情況還可以通過增加母豬運動,提高飼料中纖維原料的比例來緩解,通過飼喂適口性較好的瓜果、蔬菜及青綠飼料等可以有效提高妊娠母豬的采食量,同時避免母豬出現便秘的情況。便秘情況較為嚴重的妊娠母豬我們可以給母豬注射調節胃腸道蠕動的藥物,以及復合維生素B 幫助母豬消化[4]。
將豬場的妊娠母豬進行詳細記錄,包括母豬配種工作,發情周期等均進行詳細記錄,這樣不但可以及時查出返情母豬,還可以加強豬場母豬的配種技術環節,降低豬場母豬返情比例,進而減少母豬出現采食量降低的情況。
妊娠母豬采食量下降會顯著降低母豬繁殖性能及胎兒的生長發育,通過上文總結疾病的預防治療措施,妊娠母豬便秘的防治及豬場母豬信息建立等,配合良好母豬飼養管理工作,減少飼養中母豬的應激情況可以有效避免母豬采食量下降的情況,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