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河南省汝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71200)
引起豬群免疫失敗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疫苗質量較差、疫苗之間相互干擾、免疫程序不合理、應激因素和飼養管理不當等。為此需要根據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確保免疫接種效果。
有的養豬戶選用的疫苗或稀釋劑質量不過關,或者在疫苗運輸或保存過程中存在失誤,有的稀釋疫苗程序不對,有的免疫接種途徑不當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疫苗免疫接種后效價降低,甚至沒有任何效果。因為疫苗質量存在問題直接降低疫苗抗原含量和免疫后抗體滴度。運輸或保存疫苗的溫度不合適會促使抗原失去作用,進一步影響免疫效果。同時接種部位或時間不對也不能促使機體產生較高的抗體,從而降低免疫效果。
隨著養豬規模化發展,豬場飼養數量逐漸擴大,為了減少工人勞動強度,大多管理者在給豬群接種時會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疫苗同時免疫。因為不同疫苗之間的抗原不同,一起接種后會在體內相互干擾,不僅起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還會給豬群帶來更大的應激反應。如給豬群同時接種豬瘟疫苗和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疫苗后,這兩種疫苗會相互產生干擾,免疫后檢測抗體不太理想,不能對豬群產生保護作用[1]。
一些小型養豬場好多年都是按照一種免疫程序來操作,沒有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和本場豬群實際狀況隨時調整免疫程序,甚至選擇的疫苗毒株不對型、接種疫苗不完善或不全面,這樣都會致使免疫接種失敗,無法更好的保護豬群健康。
動物的體液、神經和內分泌調節直接影響機體免疫機能。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豬群新陳代謝旺盛,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外界條件突然變化會給豬只機體產生應激反應,促使機體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抑制淋巴細胞的生成,阻礙巨噬細胞的生長,這樣在應激狀況下對豬群進行免疫接種勢必會降低免疫效果。
剛出生的仔豬通過吸吮母乳或胎盤這兩種途徑從母豬處獲取母源抗體。通常母豬在分娩前會進行免疫接種,仔豬母源抗體較高,如果對仔豬進行首免時間過早,母源抗體會與疫苗抗原產生中和反應,降低疫苗免疫接種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敗。如果在母源抗體水平下降后再對仔豬進行首免,也會形成免疫空白期,仔豬極易感染病毒爆發疾病。
如果飼料中營養水平較低,或某種營養成分缺乏,不僅影響豬只正常生長發育,還會降低體質和免疫力,這時給豬群免疫接種,免疫功能較差,也會引起免疫失敗。如果給豬群飼喂發霉變質飼料,或者料槽中長期剩余很多飼料,這樣飼料營養容易分解失效,或者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均會對豬只產生很大損害,進而影響免疫力的產生和疫苗免疫效果[2]。
有的養殖場環境衛生條件較差,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清洗和消毒程序,豬群生活環境中病原微生物大量存在,增加豬群感染病原體發病機會,即使接種疫苗,這些病原微生物也會干擾疫苗抗原,直接降低疫苗免疫接種效果。同時在免疫時,沒有將所用器具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通過接種還會促進病原體傳播、擴散,誘發疾病流行。
在豬群飼養過程中,為了防治一些疾病常常使用藥物,而有的藥物能明顯抑制巨噬細胞的生成和損傷T 淋巴細胞,如卡那霉素、多西環素、氯霉素等藥物均會抑制B 淋巴細胞的增殖,從而影響疫苗病毒的復制和免疫接種效果。尤其在免疫接種弱毒活疫苗時,藥物產生的毒害作用更加明顯。
首先選擇正規生物制品場生產的合格疫苗,根據本地豬病流行情況購買與當地病毒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在運輸和保存疫苗過程中需要按照疫苗儲存溫度,使用專門的運輸車輛和冰箱、冰柜來運輸、保存,確保疫苗效價不受任何影響。根據本場豬群實際情況和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由專門的獸醫人員在免疫接種前認真檢查疫苗生產日期、有效期,再檢查疫苗形狀是否松散、分層或變質,如果發現有不符合規定的疫苗堅決不能使用。按說明書要求稀釋和配制疫苗,選擇正確的免疫接種途徑,保障疫苗抗原不受影響,提高疫苗接種效果[2]。
為了提高疫苗保護力,需要免疫接種兩種疫苗時,間隔至少1 周以上的時間,這樣才能保證疫苗產生較高的抗體,避免疫苗之間發生相互干擾。如果疫苗廠家通過大量實踐證明將兩種疫苗一起免疫不會產生干擾作用,這時才可以一起使用。
規模化養殖場應根據當地豬病流行情況和本場豬群發病史,結合仔豬母源抗體水平、豬群品種和年齡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日常生產中根據疾病情況和季節在豬群免疫接種前后進行抗體檢測,結合檢測結果,隨時調整免疫程序或進行緊急接種,確保免疫效果,增強豬群健康狀況。
每一種疫苗的接種劑量和途徑都是特定的,所以在使用疫苗接種前需要按照說明書來嚴格操作,正確稀釋疫苗,在規定時間內按照正確途徑操作完成。如活苗飲水免疫時需要提前控制豬群飲水量,要求必須在1~2h 內免疫結束。滅活苗肌肉注射時需要反復校正注射器劑量,注射后發現漏豬要及時補免,確保免疫效果達標。
在免疫接種前后1 周,盡量不要對豬群轉移圈舍或突然更換飼料,保持圈舍溫濕度適宜和空氣質量良好,避免冷熱應激給豬群帶來的傷害和免疫失敗。同時免疫接種過程中需要動作輕緩、不能呵斥或鞭打豬只,減少豬群恐懼感和緊張情緒,避免激素分泌、體液或神經系統發生異常而引起免疫抑制。還可以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類抗應激劑來減緩應激因素給豬群帶來的不良影響。有條件的應在飼料中添加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藥,如黃芪多糖類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進而提高疫苗免疫效果[3]。
根據豬群不同生長階段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保證營養均衡,有利于促使豬只各組織、器官充分發育,提高體質和免疫力,進而確保免疫接種效果。制定科學的飼喂程序,定時定量飼喂豬群,保證豬群體況合理,避免料槽中剩余過多飼料發生霉爛變質或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同時制定衛生消毒制度,及時殺滅環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降低豬群發病風險。每次接種免疫后將所用的疫苗器具進行消毒處理,切忌隨意亂放亂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