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蘭(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Z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Z集團”)是由百貨大樓改組而成,是一家以商品零售為核心的企業,同時經營物流配送、生鮮加工配送、電子商務、食品加工及房地產企業等業務。目前,Z集團擁有上千家連鎖店、營業網點,家電超市網點店和數家百貨店,豐富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品牌逐漸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公司作為國家重點培養的流通企業之一,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公信力的最有前途的上市公司”等榮譽稱號,也曾數次被評為多次躋身中國企業前500強。
本文對Z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中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得出結論,讓公司的經營者和廣大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分析正確地評價Z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并揭示企業未來的風險和報酬。
Z集團作為商品流通企業,其存貨資金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消耗也是一次性的,投資收回也是一次性的。Z集團2017年存貨凈增加392960938.50 元,增長率為21.35%,2017年存貨期末余額占2017年流動資產的51.96%,占用了大量的資金。
Z集團是以商品零售為主的企業,其中銷售人員數約占總人員數的90%。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和房屋租金等費用的飛速增長,2016年度的租金費用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12.47%,人力成本也同比增長了11.15%,從而導致了銷售費用的大幅度上升。2016年度的銷售費用已經同比增長到了22.14%,到了2017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10.64%,銷售費用的增長幅度遠遠高于了毛利潤的增長幅度。因此,Z集團需要確保銷售收入的增長的同時降低成本,減少銷售費成本。
2017年度Z集團向銀行或是非銀行金融機構舉借各種款項所收到的現金凈增額為7.77億元。Z集團向金融機構舉借債務的同時,在2017年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了約2.74億元,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約1.33億元,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的同時大額增加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投資加大了未來的財務風險。
Z集團固定資產利用率和存貨周轉率整體水平較低,總資產周轉率已經在2014到2017年有所下降。這說明了Z集團存貨管理能力不夠理想,資產的管理水平還不夠高,資產的有效使用還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間。
2017年度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164.8億元遠遠高于商品百貨行業的均值96.4億元,然而2017年的凈利潤僅為1.71億元,低于商品百貨行業的均值2.4億元,此外,由于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及整個商品零售行業的下滑,導致Z集團在新店培育期將相對延長,加大了投資成本,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公司的利潤,仙桃和古田等地原有門店其業務轉型造成Z集團的銷售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虧損。
嚴格控制存貨的采購數量,防止采購過多的存貨;同一品種的存貨在同一市場的不同時間,或同一時間的不同市場會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企業對于商品的生產基地、源頭工廠采取直接雙向的采購模式,建立產、購、銷的目錄,完善產、購、銷的經營模式,減少存貨采購的中間環節,同時加大對供應商的考核制度,對產品質量好的供應商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以保證采購性價比最高的存貨;盡可能盤算好最佳庫存數量,努力實現各種商品的“零庫存”;應及時對現有的存貨進行盤點清查,當期末企業存貨過多時,企業就可能出現銷售不暢或者進貨環節管理的問題,這時企業要及時的進行市場調查,以免存貨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而企業也因此喪失其他的投資機會。
加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進一步完善網絡銷售平臺的功能、進一步宣傳網絡銷售、減少店面租金成本、提高顧客對網絡超市的了解與體驗、認真對待顧客的需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的銷售理念、制訂科學的銷售策略、豐富網上的營銷活動和采取多種銷售機制;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經營成本不斷增加的市場條件下,Z集團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提高人力利用率、節約勞動力成本、改善營運流程;對崗位實行責權明確的管理方式,提高店面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創造出最大的個人績效。
Z集團可以采用經營性租賃的方式降低固定資產因資產價值大幅度下降或是被提前淘汰的風險,同時,由于支付固定資產所產生的租金還可以用來抵稅,這樣也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如果固定資產使用周期較長、固定資產因技術進步而導致固定資產落后或是被淘汰的可能性較小時,此時企業可以采用債務性融資: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利率會逐步升高時,能夠選擇選用固定利率貸款和發行固定利率的公司債券等方式;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利率會逐步下降時,則可以采用浮動利率借款或是進行股權融資等方式。
擁有較高信譽的企業當遇見財務壓力時,更易于投資方的信任,同時也可以通過發行股票或是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從而降低了融資的成本;企業擁有較高的銀行授信額度則意味著享有更暢通的貸款渠道;增強企業在產業鏈的相對優勢,當企業在產業鏈擁有控制權或是話語權時,其盈利能力比較有保障,必然增強了企業的償債能力。
發現成本控制的薄弱環節,落實各項預算指標,重點落實工程項目招標管理和審計跟蹤;創建新的業務特點,如加大中央廚房產品銷售、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努力實現多元化整合銷售、擴大采購面、減少采購的中間環節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等,從而提高產品的毛利率;對于省內經濟條件較好的二、三級城市,依據其自身的發展條件,采取逐級擊破的發展方式,與中心超市相呼應,不斷擴展便民超市范圍;倉儲網點實行差異化發展,超市應注重在中心城區、人口密集區域的發展,并增加市內銷售網點,以便鞏固超市在當地的優勢地位,同時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改善老舊店面的環境、加快超市的改造與升級、提升Z超市在市民心中的地位與形象,同時創新經營模式、建立自身的品牌電器、發展獨立的電器專營店及做好售后服務工作,為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公司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產品,Z集團作為湖北省知名企業,不僅要做到安全第一,還要做到質量第一。所以,要加強對質量的檢查,對于生鮮食品做到一日一查,對于那些保質期較長的食品做到一種一查,臨近最后時期時要勤加查檢。
Z集團在過去十年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幾年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和成本上升以及擴大門店的影響,一些財務指標表現不太理想。在償債能力指標方面,雖然流動比率較小,但是基于其現金比率較好的表現可以得出,Z集團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強。通過對Z集團近幾年的資產負債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數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也沒有問題。在營運能力指標分析方面,Z集團的存貨周轉率不太理想,存貨周轉速度較慢,Z集團應進一步提高存貨的周轉,特別是要針對周轉率很低的存貨盡快進行處理,以便于提高存貨周轉能力。總的來說,Z集團的營運能力還需增強,應改善資產管理現狀。在盈利能力指標方面,Z集團近幾年表現欠佳,主要原因是成本費用的大幅增加抵消了利潤的增長。Z集團應控制成本,削減費用以保持利潤的增長。另外,根據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Z集團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
基于Z集團目前的財務狀況,企業應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加大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相關成本的控制,以利于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企業在償債和盈利等各方面的能力。針對公司期間費用高、凈利潤下降的情況,Z集團應采取措施改善其經營結構,可以考慮采取多元化的業務結構,比如擴大其在百貨方面的市場占有率,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