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區呂墅小學 湯晨曉
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應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知識學習,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素質,力求提高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在傳統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師生把教與學的重點放在學習考試成績上,而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中,不再唯成績論,而是強調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在課程設計里面貫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關注核心素養與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課程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體現核心素養對課堂教學起到的引領和規范的作用。
課堂評價指標體系包含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教師通過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認真學習,并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反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與傳統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相比較,在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上,增加了對學生人文情懷、審美意識的培養,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在處理社會、國家、國際等問題的過程中堅持正確價值觀,重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課堂評價對小學課堂教學實施起到規范和督促作用,對教學策略的設計也具有指向性作用。與傳統教學目標比較,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體系對教師提出更多的關于學生人文素養、創新實踐、勇于探究等方面的教學目標要求,這就決定了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手段運用中,教師需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勇于批判質疑、敢于獨立判斷并大膽探索的精神。在教學方法運用中,教師通過深刻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將教學內容建立在教材基礎上,同時又進行適當拓展,有效達成單元重點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營造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促使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單元整體教學是以應對某一主題的單元為基本單位整合學科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課程應該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并以此整合學習內容,引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展。”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備課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興趣,以單元整體分析為基礎,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將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作為主線,貫穿整個單元的主題的理解、拓展、學習設計。
以節日教學單元為例。學生學習了節日相關話題和相關詞匯,了解了不同節日特色及節日活動的知識點。存在的問題是,課本上相應知識并不是按照這一主題按順序集中在一起進行學習的,知識結構顯得比較松散,學過時間過長的單詞還容易遺忘。在此基礎之上,教師總結并拓展各課的單詞和內容,將節日相關詞匯制作成與圖片相對應的表格,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同時拓展學習范圍,找出課外的單詞量,為學生補充適當的閱讀資料作為輔修學習,有效激發學生英語語言運用積極性。比如 Christmas tree,Christmas gift,make a card,colorful balls,gift,go to the park,open the gift等。教師結合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指標,通過使用微課等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情境設計,為學生提供能圍繞節日這一主題進行自主交流的平臺。在這一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與他人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對話,接受并參與社會學習。學生可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嘗試進行自主學習,查找課外英語資料,有趣的主題內容有效促進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實施對話交流的過程幫助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價值、語言的作用,在對話中學生雙方的互動過程實質是學生自覺獲取、評估信息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總結經驗,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單詞運用和語言表達。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促使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由獨立的課時和板塊組成,教師應建立全局觀念,尋找各知識點之間的顯性或隱形的相互關系,發揮教師內在的能力素質,有效融合各知識點,提煉升華單元主題,使課堂教學既建立在課本知識基礎之上,又能在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將知識點進一步融合、完善、創新,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自主學習,適應“互聯網+”等時代特點,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最終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正確理解教材文本,明確單元主題,為學生學習提供收“收放自如”的學習環境。所謂收,是指把教材讀薄,提煉核心知識點,明確核心價值觀,靈活體現出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應達到的基本程度。所謂放,是指把教材讀厚,教師課前預告單元主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建立一個動態的師生閉環,發動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主動查找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帶著問題去聽課,養成復盤習慣,并在課后及時總結和歸納。教師在這一循環中作為設計者、組織者和服務員,起到助攻作用。這一動態過程能有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尊重客觀事實,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科學地認識事物,學習多角度看待問題,辯證地理解問題,解決問題。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中,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更加重視對學生素質能力培養,更加重視學生心理品質的影響,也更加重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這些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能像背單詞學語法那樣直接表現在考試成績中,但是對于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課堂教學革新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學生英文核心素養也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改變了傳統的英語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打造了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學習的課堂教育平臺,為培養人格健全的未來人才奠定牢固基礎。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評價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具有推動作用,教師在課程設計中更加關注核心素養的養成,在課程實施中更加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以德樹人的理念,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