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考試的作用不言而喻,對于前階段的學習檢測,也給后期學習指明方向,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習能力與成效??记暗膶W習也是重要的一環,考前學生“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認識是有誤區的,他對于前期的學習有破壞性,對于后續的學習也沒有建設性意義。文章主要就知識再現、考試過程的技巧、心理調整這三大方面做細化分析與指導。
關鍵詞:考前學生的誤區;有效的考試過程的技巧指導;考前心理調整指導;喚醒或激活學生
在中國,一個大學生畢業他所經歷的考試,應該不下千場,考試的作用不言而喻,對于前階段的學習檢測,也給后期學習指明方向,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習能力與成效??记暗膶W習也是重要的一環,可總會聽到部分學生喊“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何謂小考與大考呢?以高中的學習為例,小考可以包括教師的小測、周考、月考等學校沒有正規組織的考試,大考有期中考、期末考、畢業班歷次的質量檢測等學校甚至教育局統一部署的考試??记皩W生“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認識是有誤區的,他對于前期的學習有破壞性,對于后續的學習也沒有建設性意義。部分老師也存在同樣的認識誤區,對于整體教學是不利的,當然,或許學科間有差異。
考前指導,顧名思義,就是考試之前再給學生進行知識的再現,考試技巧、心理調整等方面做系統的指導,做好考前指導對于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誤,提升成績競爭力以及綜合素質是有益的?,F以高中政治如何做好考前指導進行幾點思考。
做考前指導之前,要先調查清楚學生考前可利用多少時間,并非全部時間都用于老師的點評指導,而是老師用較少的時間指導,指引學生利用后續時間充分學習,例如政治學科學生考前可支配1.5小時,老師拿20分鐘指導即可?,F在主要就知識再現、考試過程的技巧、心理調整這三大方面做細化分析與指導。
一、 知識再現指導
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考試,知識再現的范圍不同。月考的考試由于考查范圍狹小,知識再現最好細化到知識點,如只考查必修二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除了課框目再現,知識點的細化與區別要一并體現,如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和人民,權利與權力的區別等重難點可突出再現。如果是高考的考前指導,由于內容多,知識面廣,此時主要是突出主干,做好重點歸納指導與再現。知識再現,即把考查范圍內的知識再回顧,以口頭形式,以激起學生的思考與知識重現,起強化固化知識的作用,平時教師往往忽視或過于著急,總認為學生理所當然就會懂了,可事實會讓人失望一些,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需要教師不斷反復強調,尤其是高考前的政治指導,重要而又必要。學生高考考前是什么狀態呢?想放松而又會擔心與緊張,想放松不外乎是想,經歷那么長的準備就要結束了,明天下午5:00后就可以放飛自己了,想想多么愜意,還有想的是只剩一個晚上了,再讀也就那樣子了,這樣的狀態他們是讀不進去的,也不會用心讀,甚至有同學提出再準備也是徒勞的想法。這樣的備戰對于第二天會不利的,鑒于學生如此的狀態,老師做好考前針對性指導越顯得重要,那如何有效指導呢?
抓住學生可能放縱而又擔心的心理,教師可以簡單煽情但不強烈地告訴他們,“你準備3年了,今日的堅持就是勝利,為師能給你們講課的時間不多了,請再給我一次機會與平臺,好嗎?”筆者相信他們是樂意而又迫切需要的,一是真的很少有機會了,二是他們的考前狀態,需要有人給他指導與下沉,讓他們在愉悅中吸收與再現知識,這樣的聽課他們是專注的,是有效率的,也是能讓他們受啟發的,這是人的本性。這時需要老師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時間有限,二是不能浪費學生的時間,三是希望有效性而不是湊湊熱鬧罷了。
二、 以高考政治全國卷Ⅰ為例,明確整體思路操作,進行有效的考試過程的技巧指導
(一)重視選擇題,得選擇題者得天下!考查全面,解題有思路,做到有根有據,靈活性強,特別要注意符合材料的問題,通常有1-2題比較難,模棱兩可的時候要仔細對比!
(二)非選擇題,側重材料解讀,往往答案在材料中,跳躍性思維,打開角度,抓緊時間下筆,回歸課本,突出主干,規范書寫,大膽寫關鍵詞。每題3-4大點,每一大點分解很多小點,依據分值而定,組織答案思維過程有邏輯又遞進說明:V1+V2+V3+V4(
V1、V2、V3、V4之間有邏輯推導關系)+G1+G2+G3+G4意義|作用|好處(延伸課本語言|時政語言)(G1、G2、G3、G4之間有邏輯推導關系)?,F分模塊細化說明。
必修一:四環節(生產—分配—交換、市場—消費)
1. 經濟生活通常有兩問,每一問一般按材料順序設置,分值4-6開。
2. 答案往往在材料中,按材料順序仔細尋找關鍵詞,往課本相近或相同的詞句聯想,通常一句話、一段話或一層次是一個答案要點,同時做好中心意思的概括,也是答案要點。
3. 層次分明(主體層次|內容層次)——從主體角度追問:或者從四環節角度追問。
4. “見什么答什么”的常見情形總結。
5. 回歸經典句子思考,經常會寫到哪些詞句。
6. 最重要最直接的先寫。
7. 材料顯性解讀歸納概括之后,也要隱性解讀延伸,看分值判斷,分值=x個顯性知識點+(分值-x)個隱性知識點。
必修二:主體(國家—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黨—民主黨派—政協—主權國家)
1. 判定主體,抓主體:問自己這題涉及幾個主體?
2. 單一主體怎么辦?——細化分解知識。
3. 多主體怎么辦?——突出主干,精準挑中,關注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
4. 針對材料分析的同時建議大包抄,再怎么不懂也要回歸課本等歸納出來的術語來寫。
5. 先行假設主體是A,其他是BC。
必修三:1521
1. 除非已明確具體的知識限定,寬泛的做法側重文化生活第四單元常用句子。
2. 原因、作用、意義側重文化生活第一、三、四單元。
3. 1521的判定,縮小知識范圍,喜歡細化考查,所以必備知識也要細化準備,特別是常見詞句。
4. 很喜歡考說明類的,邏輯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必修四:原理
1. 世界觀和方法論都要寫,要是問是什么、為什么更側重世界觀;問怎么做更側重方法論。
2. 原理與材料4-6開,側重材料分析。
3. 抓原理:問自己這題涉及幾個原理?單一原理、單一知識怎么辦?——細化分解知識;多原理、多知識怎么辦?——突出主干,精準挑中。
4. 哲學組織答案技巧,最理想的辦法,針對性,做法:單一原理先原理整段話寫,再原理匹配材料,側重材料來寫;多原理一句原理一句材料來寫。
三、 考前心理調整指導
(一)輕微焦慮或對考試有益,但要警惕過度情緒
高考是人生的大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高考生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同樣可能產生擔心、彌散性的焦慮、失眠等癥狀。當然,也可能會有同學產生“興奮感”,想到“這一天終于來了,我的舞臺終于拉開帷幕了”等。這些情緒反應不見得都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適度的焦慮是更有利于潛能發揮的,說不定還能考一個更好的成績,關鍵是要適度。如果過于焦慮緊張,可能會吃不好、睡不好,無法用一種更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二)“三下”法助考生疏導情緒家長要在細節上“取勝”
情緒本身都是有功能的,不論消極或積極,可能都有“好心好意”包含其中。對于消極情緒,重要的是不要排斥、消滅它們,而是更好地覺察、利用它們。
對于如何覺察和疏導情緒,建議考生嘗試“三下”的方法:
一是“感受一下”,理性認識自己存在的真實狀態,例如,“我現在好像很緊張”“我現在肚子有點兒不舒服”等。
二是“思考一下”,緊張的狀態傳遞了什么信號?“我給自己壓力太大了?還是我總想這個事,所以陷進去了?”
三是“行動一下”,當下可以做點什么讓感覺更好些?可能是散步十分鐘,可能是聽首歌,可能是拖拖地,可能是簡單地深呼吸。只要動起來,就可能有效果。
(三)從“心”入手輕裝上陣能量滿滿迎接考試
進入沖刺備考階段,一是要順其自然,隨“心”所欲。這兩天如果有學習狀態,可以再翻翻書、看看習題,也可適度放松一下,讓大腦處于愉悅、舒適的狀態最重要;二是發揮想象,賞“心”悅目。如果對考場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有擔心,可以找個相對比較安靜放松的時間,在腦海中想象預演高考當天可能發生的情況;三是積極暗示,“心”想事成??蛇x擇一個相對安靜、放松的時間,寫一寫、說一說,或者畫一畫(當然也可唱一唱)你的十個優點,或者令你感到驕傲的五件小事等,這些能幫助賦能充電,讓考生在考試時能量滿滿。
指導是為了喚醒或激活學生平時不留意的死角,而非套題、猜題,能做到“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效果,如若每次考試都有收獲,日積月累想必不進步都難。
參考文獻:
[1]陳曉清.“生本教育”理念下構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7(34).
[2]周小愛.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亞太教育,2015(27).
[3]費莉鋒.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J].華夏教師,2019(27).
[4]顧蘇城.高中政治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思考探究[J].福建茶葉,2019(11).
作者簡介:汪耀明,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