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成 劉永 許燁婧

摘 ?要:本文以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評估為研究方向,采用文獻研究法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梳理,指出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符合會計準則對資產的定義,具備資產化的條件,能夠進行價值評估。對其評估應采用成本法,建立成本法下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影響因素的五大指標體系。以期為我國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管理提供啟發。
關鍵詞:突發事件;重大公共危機;應急處置;檔案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檔案數據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o sort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have the conditions of capitalization and can carry out the value evaluation. The cost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its value, and the five index system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lue of the major public crisis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under the cost method should be establish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al data resources of major public crisis in China.
Keywords: Emergency; Major public crisis; Emergency disposal; Archival data assets; Value evaluation; Archival data governance
1 引言
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在危機來臨時,發揮著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比如,2020年初武漢市為應對“新冠”疫情暴發,宣布修建“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為輔助“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修建,檔案部門及時提供“小湯山”醫院的圖紙,為兩所醫院的修建提供參考。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進行評估,對其進行資產化處理,使其成為一種生產資料,參與社會生產。[1]這樣一方面可以引起領導層的重視,更好地參與決策;另一方面可以對該類檔案數據資源在日常保管、使用和流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耗進行精確的計量,實現對該類檔案數據資源更好的管理和維護。
2 文獻梳理
2.1 檔案數據化建設。數據化是對未來社會的一種構想,數據時代人類信息傳播、交流等活動中產生的一切客觀存在都會進行數據化處理,這種方法可以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推動社會發展,最終目的是使整個社會變成一個“數據庫”。[2]因此,在未來,數據會成為一種新的生產資料,引導著物質的流向,參與國民經濟的運行。在此背景下,為了使檔案工作更好地適應數據時代的利用需求,2019年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從技術、業務等角度提出:“要關注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云計算,研究其對檔案工作的影響,提出可行解決方案。”[3]為實現這一目的,首先要做的是實現檔案的數據化。早在2016年,“十三五”規劃中就指出要制定檔案數據開放計劃和數據安全制度,實現電子檔案與大數據技術融合發展。[4]檔案界對檔案數據的定義為:“數據化的檔案信息以及具有檔案屬性的數據記錄。”第一,檔案數據要有檔案的基本性質比如“原始記錄性”等。第二,檔案數據不是獨立的數據,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數據集合。第三,形式上看是能夠以數據形式記錄、保存、識別和讀取的檔案信息資源。[5]2019年,經過討論,國家檔案局發布了《DA/T75-2019檔案數據硬磁盤離線存儲管理規范》和《DA/T82-2019基于文檔型非關系型數據庫的檔案數據存儲規范》等一系列標準文件來規范檔案數據化建設。
2.2 檔案數據資產化研究現狀。我國檔案數據化建設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是實現檔案數據資產化,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進行評估的基礎,對該類檔案數據資源進行評估首先是要確定其價值的源泉。何永明在《檔案部門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思考》中指出,檔案資源對于輔助公共危機決策有重要作用,要實現對公共危機檔案資源的科學管理,第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建專業的團隊和部門。第二,要建立健全公共危機管理的應急預案體系,根據政府部門的應急預案、公共危機管理目標等內容,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工作標準。第三,重點是公共危機檔案信息共享管理系統的建設和有新媒體技術支持的公共危機檔案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6]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主要在輔助決策,其價值的發揮在于制度建設、人才建設等環節的保障。
康旗將大數據資產定義為:“自然人或法人所掌握的,能夠帶來各種形式的價值,并能夠被可靠計量的大數據信息資源及其衍生產品。”[7]在檔案界,張寧(2017)首次提出檔案數據資源是一種資產,并從會計的角度對檔案數據資產進行定義:“檔案數據資產可以為企業或組織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是由組織或企業個人掌握、符合會計準則定義的一種信息資源。” [8]檔案數據資產符合會計準則對資產的定義,這為本文進一步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產的價值評估奠定了基礎。在檔案數據資產化背景下的檔案數據治理工作的核心是對“主數據”進行管理。張寧(2019)在《主數據驅動視角下的企業檔案數據資產管理》中指出對“主數據”的管理是檔案數據資產管理的重點。是分辨檔案數據資源權屬和確定其價值的重要依據。具體包括:電子文件元數據、人事檔案數據資源、會計檔案數據資源、項目檔案數據資源等。[9]
2.3 檔案數據資源價值評估。黃世忠(2020)在《信息資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確認與計量》中提出了信息資源的價值計量可以采用歷史成本法、現行價值和超越概念框架等多種手段進行計量,在價值披露方面,應采取表外披露和表內披露結合的方法。[10]這為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評估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上的參考。2020年出臺的《資產評估專家指引第99號——數據資產評估》提出了使用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三種方法對數據資產價值進行評估。這為本文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評估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導。Berkman認為收益法是進行數據資產評估最有效的方法,因為數據資源的價值在未來會發生巨大的升值或貶值情況,但是并未給出具體的技術手段和模型。[11]張詠梅和穆文娟與之相反,兩人認為在現階段,使用收益法難以對未來的數據資產價值進行可靠的確認,因此,收益法不適用于數據資產價值的計量工作。[12]
綜上所述,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評估方法可以從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三個角度進行分析,重點研究成本法在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評估中的應用。
3 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產化研究
3.1 從數字資產到數據資產。隨著世界經濟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經濟界,一些大型企業明確將信息定為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在管理界,經濟的發展的核心因素逐步從物流和資金轉變為信息。數字經濟指的是儲存在各種數字終端上的“二進制”形式的資源,數字資源和數字資產的區別是數字資源具備更強的可視化效果,更能被普通人所應用。數據資產指的是對數據的價值進行發掘并且確立個人或者組織對數據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等權利,數據資產化就是發掘數據價值并且確立這些權屬的過程。數字資源就是對大規模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加工,供大眾進行利用這么一個過程。經過加工處理后的數據,可以供人利用,進行社會生產,實現價值的增值,這就成了一種資源。
3.2 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產化。檔案數據資源滿足資產的確認條件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張寧和宮曉東在《企業檔案數據資產概念的辨析與確立》一文中從《企業會計準則》的角度將企業檔案數據資產定義為:歸企業個體所有,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并可以被企業長期控制,能夠為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提供參考價值,為企業創造效益的一種資源。[13]檔案數據資源作為一種加工后的產品,其附加價值的所有權應當歸屬于擁有檔案數據的組織和個人,這種附加價值對檔案數據擁有著的經濟效益,也應當被檔案數據資源的擁有者掌握。因此,這一觀點可以在任何檔案數據擁有的組織和個人中鋪展開,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符合資產化的條件。
4 經濟價值評估指標構建
4.1 評估對象的確定。“主數據”是組織產生的數據資源中最基本的要素,規定了數據的基本結構、內容形式、數據的屬性等因素。分散在組織眾多前端和后端、彼此隔離的系統之中,通常貫穿該業務對象的整個生命周期甚至更長,不會頻繁變化。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來源于危機發生始末多個活動單元的前端業務系統,是活動單位核心數據的匯集。這些活動單元的業務活動及其所形成文檔的關鍵性信息主要是由元數據來記錄。由此定義可以看出,通過捕捉元數據可以提取出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主數據”。
因此,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進行價值評估的核心是對“主數據”的價值進行評估。具體的評估對象有數據集的名稱、來源和規模,數據維護與更新的成本,數據的應用范圍、生效時間、表現的載體和形式以及數據的類型等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進行評估,可以準確定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核心內容,縮減評估工作的任務量。
4.2 使用成本法進行評估的思路。采用成本法進行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評估重點是對在危機中所生成的檔案數據資源的成本進行評估。具體操作就是對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的重置成本扣減各項貶值確定。其基本計算公式為:評估值=重置成本×(1-貶值率)或者評估值=重置成本-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根據檔案的“全宗原則”,不同活動單元形成的檔案數據資源要根據其形成者在此次公共危機中扮演的角色進行獨立評估,理清該公共危機事件中的各個單位的核心責任和扮演的角色,根據危機中各個活動單元形成的檔案數據資產的全部投入,分析檔案數據資產價值與成本的相關程度。
4.2.1 重置成本的確認。重置成本的評估工作受檔案數據資源類型的影響,危機中不同活動單位所產生的檔案數據資源在類型上有所不同,比如項目檔案、工程檔案和會計檔案等。不同類型檔案數據資源的獲得成本也不相同,因此若采用成本法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進行價值評估,對重置成本的選擇應選用更新重置成本,即在評估基準日獲取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的成本。
4.2.2 功能性貶值的確認。功能性貶值的評估工作可以采用“層次分析法”,核心思想是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的因素進行分解,前文已提到,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源泉是真實性、可靠性和憑證性。因此,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因素就是影響其真實性、可靠性和憑證性的因素。影響檔案數據資源真實性、可靠性和憑證性的重要因素有安全性(使用該類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不會對使用者的決策帶來潛在性風險)、有效性(也可稱適合性,即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符合使用者當時時間、地點等環境下的需求)、真實性(即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內容應是真實的,未加修改的)、完整性(即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結構和內容應是完整的),最后就是互操作性(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保障使用者可以便捷地使用這些數據資源)。[14]將這五種影響因素設定為“A1,A2,A3,A4,A5”,對這5個指標進行量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功能性貶值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由表1的二級指標計算一級指標(“A1,A2,A3,A4,A5”)的比例分值,然后構造判斷矩陣計算出不同因素在價值構成中的權重,經過計算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指數,以此為依據,再由資產評估專業人員根據權重指數判斷五大指標的貶值率“D1,D2,D3,D4,D5”, 利用公式D=(D1+D2+D3+D4+ D5)/100計算評估日當天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功能性貶值率。
4.2.3 經濟型貶值的確認。經濟型貶值的評估工作主要是指評估基準日當天的某些外部因素對該類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的影響,比如,對于一些涉密檔案,在將來某天解密,那么該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就會增加。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經濟型貶值的評估具有偶然性,要結合評估日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采用成本計算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要保證歸檔工作的完整,可以通過建立專題數據庫,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方便使用者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使用的完整。并且要通過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等手段,對檔案數據資源進行加工處理使其方便利用,但是處理過程不能影響其真實性和完整性。通過多種手段,提高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
5 結語與展望
對突發事件,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治理,是構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環節。對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價值進行評估,將其納入我國數字經濟的一部分。通過引導數據資源的流動引導社會生產資料流動,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15]依托現實世界,對虛擬世界進行開拓,構建檔案數據資本,提高我國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是2020年度河南省檔案科技項目計劃“面向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應急處置決策需求的檔案數據能力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0-X-10;2020年度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創新基金“應急處置類檔案數據資源價值計量與評估”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CX15。
參考文獻:
[1]吳靜,張鳳,孫翊,朱永彬,劉昌新.抗疫情助推我國數字化轉型:機遇與挑戰[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35(03):306-311.
[2]韓晗.“數據化”的社會與“大數據”的未來[J].中國圖書評論,2014(05):26-32.
[3]李明華.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EB/OL].[2020-02-28].http://www.saac.gov.cn/daj/yaow/201904/2d342fff80f845709782fd023b9 25536.shtml.
[4]國家檔案局.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J].中國檔案,2016(05):14-17.
[5]金波,添志鵬.檔案數據內涵與特征探析[J].檔案學通訊,2020(03):4-11.
[6]何永明.檔案部門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思考[J].中國檔案,2017(06):34-35.
[7]康旗,韓勇,陳文靜,劉亞琪.大數據資產化[J].信息通信技術,2015,9(06):29-35.
[8][13]張寧,宮曉東.企業檔案數據資產概念的辨析與確立[J].檔案學研究,2017(06):57-60.
[9]張寧.主數據驅動視角下的企業檔案數據資產管理[J].檔案學研究,2019(06):47-52.
[10]黃世忠.信息資源的七大定律及其確認與計量[J].財會月刊,2020(04):3-9.
[11]BERKMAN M.Valu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for licensing transactions[J].Licensing Journal,2002,22(4):16-23.
[12]張詠梅,穆文娟.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數據資產的特征及價值分析[J].財會研究,2015(08):78-80.
[14]林飛騰.基于成本法的大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0(10):59-60.
[15]魯俊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03):44.
(作者單位:朱富成,劉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許燁婧,中原工學院 來稿日期: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