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花
一、案例背景:
由于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各種教育技術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完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當代先進的電子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它的靈活性和易操作性及其所具備的多功能性,越來越受到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視。它生動靈活,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與教學內容的直接交流;它直觀仿真,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創造性,拓寬幼兒的形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它具有形象性,其畫面的可塑性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目的性,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貫穿教育,提高幼兒的審美素質。并且它還能夠增強幼兒學習的有效性,極大縮短了幼兒認知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質特征的距離。
早在1996年全美幼教協會發布的立場報告《技術與3-8歲兒童》中對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應用于學前教育給出了理論指導,并在2012年做了進一步修訂。我國雖然起步晚,但在2004年11月12日,教育部首次公布有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西南師范大學專家組歷經3年潛心研究而成的《中國幼兒信息教育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幼兒信息化教育工作已經初見成效。并且我國為引領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2018年教育部擬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助力學前教育信息化。
因此,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融合是順應時代的需求和響應時代的號召。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通過物化技術讓幼兒直接感知操作、虛擬實驗,這不僅可以直接提升教學活動效果,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認知,擴大幼兒的直接經驗。幼兒作為信息化時代的原生居民,相對于成人來說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與信息技術銜接的優勢,我們要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機結合,推動幼兒與信息化時代接軌,促進未來的信息發展。
幼兒園不是專業學校,在進行環保教育時是不能單獨設科的,更不能枯燥說課,途徑之一就是將環保教育滲透到各領域之中。本案例就以環保美工《瓶子寶寶大變身》為例,談談如何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與美工活動相結合,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
二、案例描述: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出主題。
師:今天老師把你們收集的瓶子寶寶請到了班里做客,誰能告訴我你是怎么收集到的呢?
提問1:你在哪里經常能看到這些廢棄的瓶子呢?
提問2:都有些什么瓶子?里面原來是裝什么的?這些瓶子還能再利用嗎?
評析:組織教學活動導入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導入課題,能達到以“情”入題,以“奇”入題,以“疑”入題,以“趣”入題的效果,使幼兒能很快地參與到活動中,成為活動的主體。課件內容的選擇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是處于核心地位的,它既是課件的實體,又是課件的根本。其它諸如表現形式、技術運用等均以內容為核心,服務于內容,而課件內容的選擇又必須先從教學內容的特點著手。
(二)觀看課件,了解瓶子還能用來裝飾,能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1.逐一觀看并討論:
(1)這些漂亮的花瓶是怎么做成的?
(2)它用了哪些輔助材料?這些瓶子寶寶穿上衣服后真漂亮,讓我們也給自己的瓶子寶寶打扮一下吧!
評析:我們在課件中制作了一個翻頁按鈕,并給它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即方便教師自己操作也使課件變得生動有趣。于是課件畫面既可以按順序出現,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作任意選擇、重復,組合或停頓,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有利于教師發揮課堂應變能力,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分組進行操作,教師適時指導。要求幼兒大膽想象動手創造,鼓勵能力弱的幼兒積極完成。
評析:我們為幼兒準備的是豐富多樣的材料,其中大部分是生活中廢棄的物品,在這里環保的主題就更加突顯出來了。分組操作活動中,我們提倡尊重幼兒,因此幼兒在操作前可以自由選擇組別;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把屏幕切換到主頁,目的是讓幼兒有想象空間,有自己的發揮余地,不會依葫蘆畫瓢。與此同時我們還配上了輕松歡快的音樂,創設了一個完全放松的情境,使孩子們能盡快投入到創作當中。
3.互相欣賞、分享成功的喜悅。
(1)說一說:你準備把穿好衣服的瓶子寶寶放在哪里?
(2)拍照游戲:請幼兒手拿瓶子寶寶自由結伴,老師為孩子們拍照留影紀念。
(3)播放歡快的音樂:讓我們跟著音樂,與瓶子寶寶一起跳一次歡快的舞蹈!
評析:制作結束還應當有一個完整而又印象深刻的總結活動,才更能體現活動的主題。為此,在幼兒自由發言之后,我們設計了一個拍照游戲,讓孩子們和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留影,這個環節對孩子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因為此時他們正在享受成功的喜悅。最后,我們又來一個集體舞蹈,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此時,幼兒的情緒應是極其高漲的。
三、案例反思: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形、聲、色、知、情、意相統一的產物,并運用了文本、圖形、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技術手段,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認知對象,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一個優秀的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課件遠比單調、枯燥的傳統教學更具有吸引力。這也正是其他傳統教育手段無法比擬的優點,它對優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下面就是我們幼兒園在實踐過程中對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一些看法: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實踐中的作用。
1.創設生動活潑的信息化教學環境
2.構建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互動模式
3.激發興趣,豐富幼兒認知。
(二)實施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追求信息技術的重復低效使用,教學主次顛倒
2.運用信息技術時機不恰當,適宜性缺失
3.過于注重信息技術,忽視傳統教學手段
我們期許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經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和嘗試,我們對幼兒園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和手段有了更深的理解。縱然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我們在運用它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把學習與生活脫節。因為學習的內容常來源于生活,而生活又能為學習提供大量的素材。只有把身邊最親切、最能激發幼兒情感的事物作為學習的對象才能以最佳狀態達到教學目的;也只有把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的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殊功能與魅力,才能提高幼兒素質。作為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地努力探索,使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幼兒園更好地發揮特有的功能,為我們的教育服務,為我們的幼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