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忠
摘要:漢字,作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見證者,承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漢字在中國發展史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對文化自信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漢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步入新時代,語文課程改革更是著重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寫字教學,將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本文結合日常教學實踐,就優質高效完成低年段寫字教學任務,從指導書寫知識、引導觀察感悟、督導規范練習三方面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策略
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新課標對小學低段寫字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目標,例如:掌握漢字的筆畫、偏旁部首以及按規則順序用硬筆書寫,從書寫中感受漢字的構造美,并形成良好整潔的寫字習慣和端正的寫姿。下面,我結合日常教學實踐,就優質高效完成低年段寫字教學任務,淺談三方面的體會。
一、指導書寫知識
每一個漢字都是由一筆一畫構成。所以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其構成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一個字的開始都要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的寫字教學開一個好頭。
(1)掌握偏旁結構
現在在漢字字典中,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獨有的偏旁,而且這些字的偏旁書寫都有其自身獨有的特點。掌握了這個字偏旁的書寫,就可以使用到含有這個偏旁的所有的字當中,并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在安排上更合理。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這也是現在中外喜愛漢字文學者研究項目之一。由于才接觸寫字的低年級學生的生字都會在田字格里書寫,所以,可以借助田字格要求學生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這好似告誡著每個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要:堂堂正正做中國人,方方正正寫中國字。另外,漢字的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獨體字是比較少的,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長短寬窄也要留心。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
(2)掌握文化內涵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教師要立足其藝術性、生活性和實用性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從而心領神會。
首先,在識字教學中,要讓學生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涵韻,感受漢字的形體結構美,然后培養學生喜歡漢字的興趣愛好和主動識字的愿望。
其次,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和識字工具,發展識字渠道,讓識字教學課程更加的生活化,情境化,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識字、讀字、寫字的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識字能力。另外,識字教學課程還應該關注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感悟和識字方法的探究。
最后,識字教學還應和寫字、閱讀、口語交際教學相結合,學以致用,要采用多種形式復習生字,使學生學習先認后寫,重視寫字的方法,力求做到該認的字認得牢固,該寫的字寫得正確。
二、引導觀察感悟
學生們想要在寫字上成為優勢,就必須有展示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對漢字的觀察感悟。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例字的每一筆畫在田字格所處的位置,還有整個漢字的四圍在田字格余留的空白。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屏氣凝神,專心致志。學生們要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寫字教學重在溫故而知新,對于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規則的特點,學生們隨著知識的掌握,都會有更深一層認識和見解。在有了這種實踐能力和見解能力的基礎,寫字教學就應該有所側重點,突出了漢字的重點,不用做到面面俱到。在授課的時候,語文教師進行課文教學的時,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大致瀏覽一下文章,或者是小聲默讀,這樣文中出現的生字詞,學生可以反復推敲腦中的記憶,從而帶動認識一類字,堅持以學定教,這樣有針對性的進行書寫指導,也會避免一些逐字逐筆畫的教學錯誤發生。如教學“碧”字,編成“王大媽,白大媽,同坐一塊大石頭”;“坐”字,編成“兩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等。如此一編,易學易記,還很有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識字,還能辨字、記字的能力。又如:學習“咬”,學生有的說“口”加“交”是“咬”;有的說把餃子的“餃”的“饣”旁變成“口”字旁就是“咬”,這樣既能很快記住了“咬”字,又在這個過程中復習了“餃”字。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識字和寫字中的想像力的拓展。
三、督導規范練習
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字跡大氣優美,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將寫字作為一項教學任務來完成。而且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充分,要將每個字的每一個筆畫的穿插讓位、輕重緩急等印記腦中,這樣在授課時才能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另外,除授予寫字的方法,教師在每一次寫字中,都應該盡力要求學生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比如: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字的大概結構,在腦子里刻畫一個影像,然后離開田字格安排字的基本結構,最后去書寫去臨摹。
教師教十個學生并不是十個都能書寫規范。有些學生在在書寫的時候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教師應該能立即發現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而且在點評的時候要委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發展書寫的興趣和熱情。自信是成功最基礎的條件。教師在教認字中應要常贊揚鼓勵學生,以此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激勵其書寫的自信。比如在課堂上學生在寫完后會主動的將布置的作業給教師批閱,也很期待教師對其的肯定,所以面對學生認字寫字的熱情,教師的評價應該是正面的、鼓勵的和及時的。可以給個小紅花,或者一句貼心的評語,這樣的肯定,學生內心深處的寫字愛好就會被逐漸激發出來,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寫字練習。
寫字教學是小學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教授學生寫好一個字,并不僅要指導其寫好其構成的一撇一捺,分析好每一個漢字的結構,也要對其文化涵義進行滲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紅春.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1):38.